第125章 千里躍進太行山(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呂飛燕離開揚州之後,帶著補充的物資回到了淮北。

在淮北的5ooo多太行縱隊計程車兵已經整裝待。淮北地方上的產業全部移交給了淮海公司。這裡將會成為徐州的側翼緩衝地帶。

呂飛燕將士兵帶到了微山湖畔約定好的地方,這裡已經有一支大型船隊在此等候。

按照總參的意見,他們將會乘船到達直隸。運河之上基本上都是淮海軍的眼線,同時透過夜間運輸的話,不容易被清廷現,而且運河經過的山東地區也算是半個淮海軍的地盤。

這次奔赴太行山區的全部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稍微差一些的都被留在了淮北的農場中。

轉移之前太行縱隊也做足了工作了,再三強調了轉移過程中的紀律。

船隻晝伏夜行,在兩天之後到達滄州泊頭鎮以南,這裡就是此次船運的終點,再往北去就會被圍攻太平天國北伐軍的清軍察覺。太行縱隊在此下船,連夜馬不停蹄西進,一路繞開重要城鎮。

在安平縣兵分兩路,一路殺向阜平縣、一路前往平山縣,終於在清廷反應過來之前,到達目的地。

阜平和平山二縣並不像淶源縣和井陘縣那樣位於連線太行山東西兩側的要道上。這兩個縣先相對閉塞、貧窮,同樣的,清軍的力量也非常薄弱。

現在清軍的主力都在天津周邊。直隸的西部只在一些重要的位置有兵力把手。一些小的地方更是隻有少部分的地方團練守護。

天色漆黑如墨,山道兩旁的大山彷彿是蹲守道旁的天神一般,形狀各異。山道上卻雪白一片,到處都是未融化的積雪。

太行縱隊的1oo多名特戰隊員穿著厚厚的鴨絨棉襖,身上披著雪白的披風,在滿是積雪的的山道上快的移動,站在遠處根本就看不到這一隊人。

阜平縣是一個小縣,地處山區,又不在交通要道上,商貿十分落後,縣城之內只有1ooo多的人口,整個縣城的守衛力量就是3oo團練,這還是從各個鄉鎮抽調拼湊出來的。

縣城依山而建倒是易守難攻,不過畢竟是小城城牆只有四米多高。

因為直隸在鬧匪,所以城牆上倒是有駐守的團練,但是現在正值冬季,守夜的團練全都躲在碉樓中烤火。

也不能怪這些團練,他們都是為了一口飯被地方士紳招募的山民,根本就是沒有一件厚實的棉衣。

負責今天守夜的領頭的叫方九元,是阜平張家的家丁頭目,此人以前也是滄州城的數得上號的高手,現在掛了縣城團練百總名號。只有他身上穿著一件皮裘,偶爾還會到城牆上轉上一圈。

方九元還是比較盡責的,半夜的時候,還能到城牆上轉轉。

為了取暖,方九元夜裡喝了太多的熱茶,這會兒突然感覺尿急。於是方九元就取出鳥對著城垛外面放起了水。

他不知道此時的牆根處蹲著1o名包裹在白披風裡的特戰隊員。

方九元放出的水柱正好越過潛伏的特戰隊員,落在了牆根外面的雪地上。

城牆跟,錢楓作為這個小隊的小隊長,帶領著九名隊員負責解決碉樓裡的敵人,為後續第二波人上城牆掃清障礙。

錢楓的耳朵貼近城牆,注意著城牆上那人的一舉一動。

剛才那人在城牆上停了下來,著實讓錢楓的手心捏了一把汗。

他們每人的手中都有一把用特種鋼打造的手弩。這是兵工廠專門為特種作戰打造的。

現在還沒有消聲器一說,特種作戰要想做到悄無聲息,還是要使用冷兵器。因此董書恆專門讓兵工廠用特種鋼鐵打造一批反曲手弩,這種手弩臂短,方便隱藏,而且威力是普通手弩的幾倍。

“艹,老子在心裡緊張了半天,原來就是一泡尿。”錢楓在心中吐槽道。

腳步聲再次響起,方九元往碉樓方向走了回去,即使穿著皮裘,在外面也差點要把他給凍透了。山風中夾雜著一些雪沫子,打在人臉上就跟刀片子一般。

剛才方九元在撒尿的時候,不知為何心中有一種悸動。他隱隱聞到空氣中有一些味道。行走江湖多年,老方也是有幾分看家本領的。

不過他的鼻子今天凍僵了,不然老方僅憑著那點味道就能夠分辨出周圍有沒有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在心中有些懷疑。

回到碉樓之後,他沒有馬上睡覺,而是留心聽著外面的動靜。

錢楓那邊又等了一陣子,才下令讓手下活動一下身體,在牆根趴得久了,即使他們穿著鴨絨服都無法避免身體被凍得僵硬。

方九元在火堆旁想了好久,剛才那究竟是什麼味道呢?他回想起自己經歷中聞到的各種味道。

“對了,好像是鴨子味,阜平縣中有一條沙河流經而過,河邊就有農戶養鴨子,那鴨子可不就是這個味道嗎?可是城牆邊上為什麼會有鴨子的味道呢?”方九元百思不得其解。

方九元突然心中一緊,把耳朵貼在了牆壁之上,耳中傳來了腳步聲,這種腳步只有高手才能走的出來,走的時候是用腳掌著力,一般人根本就聽不到。

也就是方九元多年行走江湖,知道這些小伎倆,曉得分辨的方法,對方有大概有十人,而且都是練家子,自己這邊能打的就自己一人,看著旁邊那些睡得呼哈的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