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士紳的反撲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第二天,董書恆就接到了訊息,現在他反而安心了不少。他把密件遞給旁邊的劉青南:“南哥,你怎麼看?”

“哼,一幫土雞瓦狗而已,我覺得不需要調野戰部隊過去,一個守備團足夠吃掉他們。”劉青南不屑地說道。

“這樣吧,穩妥起見,讓去海州的2o2團先不要繼續前進,趕到徐州東邊的固臺集,在運河東面隱蔽待命,2o1團乘水師戰船沿運河前進,大張旗鼓地走,不然我擔心這幫土老帽找不到我們,哈哈哈。”這次董書恆準備親自走一趟,徐州在他的計劃中比較重要,這裡是江北地區的門戶。還是未來的重工業基地,他想親自去看看。

而且,現在揚州之戰還在準備當中,各種物資需要時間儲備,反正他跟琦善約定的時間還有半個多月。

華爾與其他教官已經開始培訓講武堂第二期的軍官,這些軍官大部分是從全軍選出,少部分是各大家族推薦的優秀青年。董書恆透過華爾又聘請了一些在上海討生活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洋人。而且透過第一期的實踐,軍官的培訓教材也基本定下來。因此,現在軍校也不需要董書恆自己天天盯著。

公司也基本上走上正軌。現在整個淮海集團,最空閒的反而要屬董書恆了。他估算著這次去徐州有個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回來,不會影響到揚州這邊的進展。

去徐州的2o1團已經在路上,水師派了淮安號帶著5艘老式戰船,負責運輸2o1團。淮安號上,2o1團團長蔡樹森站在船頭,意氣風,運河兩岸的風景盡收眼底。有人說他是總統近臣,加上救過總統,才混上了一個團長,這讓他很不服氣。雖然從連長一下子成了團長,但是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帶好這個團。

他跟士兵們同吃同睡,才幾天時間就能叫出大部分士兵的名字。他經常找士兵們聊天,瞭解士兵的思想動態。有些士兵沒出過遠門,對去徐州感到一片迷茫。他就跟士兵們講徐州的歷史,大家知道原來徐州是古代的天下九州之一,對於能夠去徐州駐守都倍感自豪。

蔡樹森之所以能跟士兵們講這麼多,不是他多有學問,而是他在出之前託人找了很多徐州的資料。他記得總統說過,不要做沒準備的事兒,不要打沒準備的仗。打仗不是拼運氣,而是拼準備。

正在這個時候,水師的副司令,淮安號的艦長張強走了過來。

“蔡團長,總統讓人帶來訊息,徐州計程車紳組織了五千民團還有一千巡防營,準備在運河伏擊我們。總統讓我們在駱馬湖稍作修整,等總統到來再一起出。”

“一群地主民團而已,正好能讓弟兄們練練手,總統親自出馬也算是看得起他們。”蔡樹森說道。他這麼說,顯然忘記了他們兩個月前也只是地方團練。

第二天的中午,董書恆追上了2o1團,他帶著警衛連,都是騎兵,度要比坐船快多了。

“蘇霆,你帶著警衛連的弟兄沿著運河騎馬前進,不需要快,跟上船隊就行,注意保持馬力。讓李存訓帶著一個班下馬,跟我上船。”他對身邊新任警衛連長蘇霆說道。李存訓是新的副連長,他是高郵李家的子弟,讀過書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為人機靈,被董書恆收在身邊鍛鍊。

淮安號上的指揮室內,張強、蔡樹森向董書恆行了軍禮,眾人來到了行軍地圖之前。

“樹森,我這次來可不是搶你的功勞。”董書恆微笑地說道,“具體的作戰指揮還是由你來,張副司令的船隊配合你。我的警衛連也調給指揮。我這次主要是考察一下徐州的礦產資源情況,而不是來打仗的。”

“是,總統,保證完成任務。”蔡樹森立正敬禮。他心裡清楚,董書恆一直信任提攜自己。為了報答總統的信任,自己一定要打好這一仗,絕不能辜負總統的信任。

“總統,根據我們現在手上力量,我覺得可以這樣2o1團負責正面吸引迎擊敵人,我們儘量把敵人吸引到河邊決戰,這樣水師的艦炮可以揮作用。2o2團從上游繞到敵人後方,進行迂迴包抄。敵人潰敗後,由警衛連的弟兄騎馬殺出,向2o2團方向,追擊驅趕敵人。爭取把這些敵人在運河邊上全部殲滅……”蔡樹森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全部道來。

他的計劃考慮到了己方的所有優勢條件,董書恆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可以補充的了:“我只補充一點,這次儘量抓俘虜,不要趕盡殺絕,這些人大多是老百姓,他們基本上也是被半強迫地拉進民團的。”

徐州城西,從沛縣徵募的民團在這裡集結,一共有5個家族參加了張家組織的民團,畢竟張家在徐州積威已久,而那個淮海軍名不見經傳的。而且對這些家族,張家許諾了許多好處。

看著城外人山人海的民團,徐州知府桂中行躲在衙門裡面根本就不敢出聲,徐州官軍大多調到北大營,他現在一個光桿司令哪邊都不敢得罪。

“伯父,我們得到訊息,淮海軍這次到徐州一共一千人,他們坐船沿運河而來。我們最好到運河邊上埋伏,等他們一上岸就上去殺他們個措手不及。”張勐對張玉林說道。張玉林這次親自帶人過來,總指揮肯定是張玉林擔任,他只能一旁建議。

“嗯,你說的有道理。現在大軍都在,去把銀子搬上來。我們去鼓舞一下士氣。對了,你聯絡的那五百山東響馬什麼時候到?”

“伯父放心,這林大當家在道上的名聲很好,為人打仗都靠譜,既然收了咱們的錢,就不會爽約的。時間地點我都已經告訴他們了,他們會自己選擇時間機會出戰的。”

“哈哈,好,到時候給這幫淮海軍一個大大的驚喜。這幫子南方來的人,怕是都沒見過騎兵,老子的兩萬兩白銀沒白花。”張玉林囂張地笑道。

將近六千人混亂地紮成一堆,就跟趕大集似的。他們按照家族分成了六個陣營。場面非常嘈雜。張玉林喊了半天,才讓這幫泥腿子安靜下來。

是的,他們就是一群泥腿子,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團基本上都是這些地主家的莊戶,地主老財說了這次跟著出來的人每人能分到二兩銀子,比以前村子之間械鬥好的多了,那時每人頂多分2鬥米。徐州地區本就民風彪悍,各村之間,家族之間生械鬥是常有的事,而且幾千人的規模也很常見,大家見怪不怪。

接著,幾個大箱子被人搬了上來。箱子開啟後白花花的銀子在陽光下反射出銀白色的光芒。

來自閆集鎮的胡三和一幫村裡的同伴蹲在一起,他的手中是一把鐵矛,這件兵器在他家傳了幾代,每次械鬥的時候他都能衝鋒在前,就是靠著這把鐵矛。這次張家還為沒兵器的人準備了兵器,畢竟他們家是鍊鐵的。但是胡三還是堅持用自己的鐵槍。

“張家老爺說了,這次是揚州人想來搶我們徐州,俺們徐州人要同仇敵愾。俺胡三這次定要這幫揚州人看看俺徐州人的厲害。”看著那堆銀子,胡三在心中暗暗想到。

銀子看好了,張老爺說了,殺一個淮海軍賞銀五兩,這得在礦上扛多少活才能賺到啊,五兩銀子拿到淮北鐵都能買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媳婦兒了。還別說這幫地主士紳的招還真好用,頓時整個隊伍氣勢大振,原本懶洋洋的動作也都變麻利了。

接下來,各家家丁過來分早飯。早飯每人一大碗羊湯,一張大餅。徐州人愛喝羊湯,但是這些莊戶平時哪裡能喝的得起呀!羊湯雖然沒啥肉,但是上面漂滿了油花呢!胡椒、鹽巴也放的足,讓人喝了渾身舒坦,大餅有鍋蓋那麼大,咬上去雖然有些硬,但是喝上一口羊湯一泡就軟和了。

吃飽喝足,隊伍被各家的頭目帶領著向東而去。整個隊伍的度快了很多,團丁們暢想著拿了賞錢該乾點什麼呢?去隔壁淮北買個安徽媳婦兒,有媳婦兒的看看能不能給家裡買兩畝地,或者買個驢子回來。

得益於早上的羊湯大餅,下午太陽還在西南方向的時候,民團的大部隊就趕到了運河固集段。為什麼民團要選擇這一段伏擊呢?因為這段運河離徐州最近,而且有現成的碼頭。淮海軍要去徐州也必然會選擇這一段登6。

一個前出偵查的巡防營兵丁跑到了張玉林和張勐面前說道“報告張老爺、張統領,運河邊上現了六艘船,五艘是大沙船,還有一艘非常大的船,樣子很奇怪,上面有個大煙囪,呼呼地往外冒著黑煙。”

“他們一共有多少兵?”張玉林問道。

“應該就千把人吧,畢竟一共就六艘船。我看到他們正在下船。”那兵丁報告道。

“兵法有云,出奇制勝,讓大軍壓上去,我們把他們推到運河裡喂王八。”張玉林對身邊的張勐說道,他現在整個人就是一副儒將的做派,就差手上拿個雞毛扇子了。

張勐本來想張嘴勸上幾句,看著大伯正在興頭上沒敢開口。你這不看清形勢就全軍壓上,到時候出了事情,那就是全軍潰敗啊!這大伯看著年紀不小,打仗竟還沒自己穩重。顯然,他這是把宗族械鬥那一套拿過來了。

喜歡回到清朝做鹽商請大家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