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暫時退去(第1/2頁)

作品:《三國之爭霸天下

夏侯惇抱拳道“主公,我遭敵軍詭計,用火攻破我軍。”

曹操道“這不怪你,只怪敵軍狡詐。”

夏侯惇感激道“多謝主公不責之恩。”

曹操看向郭嘉,問道“奉孝,你怎麼看?”

郭嘉道“沒想到羅昂麾下會有如此神人,竟然識破我的妙計。”

曹操問道“那現在該怎麼辦?”

郭嘉道“為今之計,只能暫時撤退了。”

眾人聞言,全都露出驚訝的表情。

樂進問道“為什麼要撤退?”

郭嘉道“如果我們攻下安次,也會死傷慘重。如果羅昂率軍返回,那我軍危矣!與其在這兒浪費兵力,不如率領大軍,返回渤海郡。等到一定時候,我們聯合公孫康,一起向幽州奪下。”

荀攸抱拳道“主公,奉孝所言是也。”

曹操點了點頭,道“也只能這樣。”

說著,他看向曹仁,道“子孝,傳令下去,讓大軍返回渤海郡!”

曹仁應諾一聲,然後就下去了。

曹仁,字子孝,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陳穆侯曹熾之子,魏武帝曹操從弟。

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後來成為大將,奉法守令。他跟隨曹操多年,屢立功勳,破袁術、攻陶謙、擒呂布、敗劉備,參加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後,曹仁又鎮守江陵,抵禦周瑜進攻。他敗馬於渭南之戰,敗反將蘇伯、田銀於冀州,敗侯音於宛城,拜徵南將軍。

襄樊之戰時,曹仁擋住了關羽的進攻,後來被曹丕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諸州軍事,進封陳侯。

黃初二年,曹仁被封為大將軍、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於合肥。

濡須口之戰,曹仁不聽蔣濟勸諫,慘敗於朱桓。

黃初四年三月丁未日,曹仁病逝,時年五十六歲,諡號忠侯。

青龍元年,曹仁配享魏武帝曹操的太廟。

郝經是這麼評價他的心為氣城,兵為城城,心固則氣固,兵固則城固。靜密專安,內外如一,無隙無瑕,以主待客,雖畫地守之可也。況於城乎!又必兵械備具,薪糧足餘。進有郭圍,退有停障。遠有救援,邇有間侯。嗇力多暇,明慎罰賞,申飭教戒,禁絕訛妄。血視肉薄,示之必死。曹仁之守樊,郝昭之守陳倉,張特之守新城,皆是也。

不久,曹操率領大軍,離開了廣陽郡,退回了渤海郡。

薊縣。

龐統道“如今曹軍撤退,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襄陽。太守府。

這時,一名斥候跑了進來,然後向孫堅稟報道“啟稟主公,羅昂軍正在搭建浮橋,準備渡河。”

眾人聞言,露出喜悅的笑容。

孫堅看向周瑜,興奮地說道“公瑾,我們可以行動了!”

周瑜思忖道“羅昂乃百戰名將,難道他就不會料到我軍的意圖嗎?”

眾人聞言,相互看了一眼。

孫堅問道“公瑾,此言何意啊?難道羅昂的撤退是假的?”

周瑜點了點頭,道“沒錯。我估計,他想要引蛇出洞。雖然他現在搭建浮橋,準備撤退,但他的主力卻在浮橋附近埋伏,好等候我軍出擊,然後一舉挫敗我們,好消除我們這一路的威脅。”

孫堅問道“那該怎麼辦?”

周瑜道“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急躁。在下以為,應該多派些斥候,加大偵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