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永定河之戰(第1/2頁)

作品:《三國之爭霸天下

曹操站在易水邊,眺望著河對岸的廣陽郡,心中豪情萬丈。

易水,南拒馬河的支流。該水的源頭十分多,西南源於河北省易縣西部的山區,上源多條支流匯於安格莊水庫,然後向東流。

易水是戰國時燕下都所在地,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如燕昭王招賢納士、樂毅破齊七十餘城、荊軻刺秦王等故事,都生在此。其支流北易水上游有荊軻塔、清西陵。

廣陽郡,又稱廣陽國、燕國,是秦朝至西晉期間,幽州刺史部下的一個郡國。

這時,郭嘉、荀攸領著一名身著便服,像是漁夫的中年漢子,來到了曹操的身後。

郭嘉抱拳道“主公,探子回來了。”

曹操轉過身,看向那名中年漢子。

那名中年漢子立刻抱拳道“小人拜見主公。小人奉命沿河查探,覺商船漁船雖然可以往來,但兩側河岸卻都密佈著烽火臺,想要掩人耳目,穿過這片河面,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曹操看向郭嘉,道“奉孝,真的像你所說的那樣!”

郭嘉道“看來,只能執行第二套方案了!”

荀攸擔憂道“如此做法,是不是太過冒險了?”

郭嘉擺了擺手,道“不會的。如今羅昂率領大軍,去攻打西川和荊襄,幽州必然空虛。如果不趁此機會攻擊,那一切全都完了。”

曹操聽了郭嘉的話,點了點頭,道“傳令下去,大軍按第二套方案,今晚行動。”

郭嘉和荀攸應諾一聲,然後下去傳令了。

晚上,曹軍渡過易水,然後向安次進。

曹操看向夏侯惇,道“元讓,你率領一萬兵馬,為我大軍開路。”

夏侯惇應諾一聲,然後領著一萬兵馬,向前面行進。

于禁問道“主公,您讓夏侯將軍去,真的能行嗎?”

于禁,字文則,泰山郡鉅平縣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他先屬鮑信,後屬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敢於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稱讚。

關羽圍攻襄樊時,他親率七軍前往救援,最終全軍覆沒,被收押在南郡。

黃初二年,他輾轉返還魏國,最終官拜安遠將軍。

最終,他被曹丕羞辱,慚恚而死,諡號為厲。

虞翻是這麼評價他的禁敗數萬眾,身為降虜,又不能死。北習軍政,得禁必不如所規。還之雖無所損,猶為放盜,不如斬以令三軍,示為人臣有二心者。

曹操點了點頭,道“放心好了,我相信元讓的實力。”

夏侯惇率領一萬人馬,向永定河進行。

身旁的副將擔憂道“將軍,我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夏侯惇冷哼一聲,道“這是你的自我感覺。在我看來,他們不過是一群被待宰的羔羊。”

話音剛落。

這時,張遼率領三千兵馬,從前方殺來了。

夏侯惇見狀,直接笑了起來。

身邊的副將問道“將軍何故笑?”

夏侯惇道“我笑羅昂帳下無人,竟然帶著這麼少的兵馬與我對敵,豈不是如驅犬羊與虎豹鬥?”

說著,他騎著戰馬,來到兩軍陣面。

夏侯惇罵道“汝等跟隨羅昂,如同孤魂隨鬼!”

張遼大怒,直接縱馬來戰。

夏侯惇見狀,立刻縱馬相迎。

幾個回合後,張遼詐敗而走。

夏侯惇見狀,立刻追趕上去。

張遼走了十餘里,然後回馬再戰。

幾個回合後,他再次詐敗而走。

這時,副將騎著戰馬,來到夏侯惇旁邊,然後向夏侯惇抱拳道“將軍莫追,恐有埋伏。”

夏侯惇道“雖十面埋伏,我何懼哉!”

說著,他騎著戰馬,向永定河趕去。

這時,廖化領著三千士兵,來到夏侯惇面前。

然後,他與夏侯惇交戰了。

幾個回合後,他詐敗而走。

夏侯惇看見眼前的情景,笑著對身邊的副將道“此即埋伏之兵也!我今晚不到安次,誓不罷兵!”

說著,他率領大軍,向永定河進。

不久,天色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