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作品:《造紙紀

歐陽眼睛精神一振:“簡老師直說沒有關係!”

簡要依舊笑得很輕柔:“兩敗俱傷,漁翁得利。如果歐陽同學和歐陽同學父親同意的話,不若由我來假扮這個漁翁。”

簡要的陰謀簡墨沒有聽到完整版,因為後來連蔚來了,立刻將其他人都請了出去。畢竟此時此刻在明面上,連蔚才是簡墨最親密的“監護人”。

簡墨也確實需要休息。這一次他的肋骨斷了兩根,險險貼著肺葉,差點就扎進去了。外面看著不顯,傷的卻是裡子。連蔚硬是讓他在醫院躺足了一百天才讓他回家,算是用軟棒子教訓了他一頓,讓以後不敢再隨便逞能。對於連蔚的強硬,簡要心底是舉雙手贊成。少爺這種生物最是欠教訓了。

好在這段時間,歐陽和齊眉還經常來醫院看他,讓他不至於無聊死。

簡墨出院不久,簡要就從學校辭職了。

對於簡要的舉動,簡墨並不打算過問。簡要的智商至少翻他三倍,總不會做讓自己吃虧的事情。

一定操死你們

因為這一場綁架,歐陽的身份也不得不曝光在眾人眼中,尤其是學校的學生當中,激起了相當大的反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諂媚的有,鄙棄的也有。不過好在歐陽身邊的那些學生雖然有些心理上的變化,但在對待歐陽的態度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畢竟在此之前歐陽在班上就是很受歡迎的一個男生。

歐陽的父母也特地親自登門向簡墨感謝了一翻。簡墨知道歐陽是兩人養子,然而這對父母真摯的感激之意也讓他察覺出他們對於歐陽是真當成了親子看待。明白了這一點後,對於自己這個好朋友的未來,簡墨也算是放了心。在他看來,只要歐陽父母真的將歐陽放在心上,其實歐氏由誰繼承並不重要。畢竟感情歸感情,生意歸生意。如果歐陽撐不起歐氏,鬥不過他叔叔,那麼還是趁早退出這場豪門之爭更乾脆。只不過,歐陽的天賦就在商場之上,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反而是那個不成器的歐陽叔叔野心不死。

至於歐陽本人,如果說之前交好簡墨的心思中想要招攬人才的目的帶了大半,經過這一場同生共死的際遇後,他已經徹底打消了這種主意。一個不帶任何利益交換的朋友對於他這種家庭出來的人來說一輩子可遇而不可求,現在竟然讓他幸運地擁有了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不會為了淺薄的眼前利益錯過真正的知己。以後為了利益而接近的“朋友”,他還會有很多,而簡墨這樣的很難有第二個了。

簡墨現在的課業壓力可以說是很輕鬆了。即便他所有學科都不及格,將來想找一份好工作也不難。既然現在他透過了天賦測試,那麼未來自然要重新規劃了,因此簡墨專門向連蔚問了寫造師一般受教育的過程是怎樣的。

連蔚告訴他,天賦測試前一般高中都不存在特別教育之分。很簡單,如果一個寫造師如果搞不清楚物理和化學的區別,不明白中文和英文表達有那些不同,想要他寫出一個精通外語的物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出來,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一個寫造師自身具備的知識面越廣越深,那麼他能夠寫造出來的紙人的天賦範圍也越高越廣。

但是天賦測試之後,擁有寫造天賦的人就被篩選出來了。這一部分人最次也能夠在造紙師聯盟裡找到一個助理之類的工作——哪怕他們高中考試全部不及格。但如果他們要求更進一步的話,就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寫造水平了。高中畢業後,天賦者可以考入綜合大學的寫造系,也可以進專門的造紙學院。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可以進入某個集團工作,也可以選擇受聘為某個人的私人造紙師,或者聯合幾個人開一個工作室接活,甚至可以不為任何人工作,只將自己寫造出來的紙人掛在造紙聯盟裡待價而沽。

不過,如果天賦者已經取得了相當耀眼的成績,還可以申請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和研究。但是研究所並不容易進的,越是好的研究所門檻越高,而且申請的條件往往千奇百怪。

不過並非所有的天賦者都走上了造紙師的道路。聰慧的學生在透過天賦測試後到畢業之前這段時間,經過一時間的鍛鍊後,發現自己的天賦並不是那麼驚人,會提前轉向寫造的其他的領域,比如寫造用具設計和製造。因為比起完全沒有天賦的人來說,能夠體驗到寫造產品對作品影響高低的人顯然在這方面擁有更多的優勢。

基於對這類學生的考慮,從高二開始起,簡墨、齊眉除了寫造課外,還多了一門造紙課。畢竟寫造雖然是影響造紙結果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對其他環節一無所知也是行不通的:寫造不等於造紙,除了造紙師外,魂筆、點睛、誕生紙,孕生水四樣從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最終的造紙等級。造紙師就算不知道這個些工具的製造過程,至少要了解挑選和使用它們的方法。如果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好工具的特點,使得自己的寫造水平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豈不是太可惜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高二所有的天賦者還不足十個的原因,簡墨這一批學生被安排與與高三年級的學生一起上造紙課的。本來簡墨接到通知的時候還有些皺眉頭,不過看到空蕩蕩的教室裡坐上高三生也不過二十七個人的時候,就沒有異議了:統共就這幾個學生,當然沒有必要分開上了。

等到開課的時候,簡墨越發感覺到沒有必要。因為與其說這是教授他們如何使用造紙用具,瞭解他們的特性,不如說這就是間接的產品推銷會或者新品測試會。

每堂課造紙課的老師只上臺講解十分鐘,接下來就是各個牌子的產品推銷員上臺介紹自己的產品特性,接著拿出東西來給他們試用,然後記下使用感受,最後留下自己的名片,讓他們以後有需要打電話。

雖然這課上得有點不像話,但是簡墨並不是很反感。畢竟他就是做魂筆出身的,對於這種技術交流還是很有興趣的。只是為了不暴露自己過去的經歷,他的交流僅僅停留在自己問,對方答的基礎上。開始這些推銷員還十分興奮,以為這個學生對自己產品有興趣,最後發現他似乎對所有的產品都有興趣,但興趣點僅限於這些產品的製造技術上,推銷員們對於和他交流就缺乏熱情了。

只是凡事都有例外。其中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在發現簡墨興趣點不在購買而在技術上時,並沒有疏遠起他來,反而很認真地與他探討改造用具的各種構想和實施的可行性。簡墨後來才發現,這個推銷員原本就是由技術人員轉崗過來的。

“謝首,如果你以後……咳咳,我是說如果你在造紙師這條路上走的不是很理想的話,就來我們公司工作吧。”王臨有些不自然的說,一個造紙師比一個技術員的前途更光明先,但這些時日見識過簡墨在魂筆的設計上各種奇思妙想的他還是忍不住說出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