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作品:《造紙紀

連蔚之所以這樣重視天賦測試,就是因為這是大多數在校學生的第一次寫造。因為寫造雖然容易,但是從起筆開始,到造生結束,中間需要消耗的各種造紙用品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夠多次負擔的。而且造紙條例早就明文規定嚴禁私造紙人,除非你得到了特批的造紙許可證。

“選擇自己初窺之賞的角色很重要。你必須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估測,最好選擇高出你目前文字操控力二成左右的角色來嘗試。不要害怕失敗!雖然很多學校的寫造專業對初窺之賞的等級很看重,但是過於保守的選擇導致錯失初窺之賞的給你帶來的機會,是得不償失。當然過高的預定目標也是不理智,所以你需要好好思考。”

不得不說老人的提點給了簡墨很大的幫助,之前他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一點。

“第二點,認真對待你的造紙。”梅絡直視著簡墨的眼睛,“我知道現在社會對於紙人的看法十分低下。造紙師喜歡把自己放在造物者的角度,用看貨品、寵物甚至奴隸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造紙,因此對於紙人天賦的規劃過於隨意甚至沒有。”

“眾所周知,嬰孩的寫造是最簡單的,但是社會對於紙人嬰孩的包容度卻是最低的,因為他們在產生社會價值之前還需要消耗大量價值用於生存,甚至教育、醫療等等。而選擇嬰兒作為自己的造紙規劃的造紙師,成功率固然很高。但那多是因為對自己極度不自信,只求穩妥地透過天賦測試,為自己贏得一個最簡單的造紙師。可他們多數只是十幾歲的孩子,根本無法負擔也不願意負擔一個紙人嬰孩成長到成年之前的生存開銷。這些嬰孩的命運……不提也罷。”

簡墨垂下眼簾,抿緊了嘴:呵呵,他自己不就是這麼一個隨意寫出來的產物麼?若不是幸運地被爸媽撿了回來,下場指不定多慘呢。

“所以,阿首,你在規劃你的造紙時一定要想清楚。你現在確實還無力負擔你的造紙的未來,但是至少你要給你的造紙能夠負擔起他未來的能力。紙人三大天賦屬性應該該如何挑選對於一個初誕生的紙人是最合適的,你必須考慮到。”

“第三,關於忠心暗示。其實這點對於你的天賦測試並沒有太大針對性,不過我認為你也很有必要知道。造紙師在寫造的時候,不論是打算寫造什麼角色,不管意識沒意識到,都會主觀認為造出來的紙人是忠誠於自己的,至少是絕對不會傷害自己。這種心態雖然不一定會被寫入誕生紙,但是實際上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也就導致一個很微妙的現象:寫造出來的紙人,不論是什麼性格,不論從理智上對自己的造紙師是喜是厭惡,都會從內心對其產生很微妙的信賴感和忠誠度。這種現象,被稱做忠心暗示。一般情況下,紙人不會傷害或背叛自己的造紙師。當然對這種傷害和背叛的具體認知範圍,就因個體而異的。”

“——所以,你在製造紙人的時候,可以考慮賦予紙人的天賦對你將來的生活、學習乃至前途是否有幫助的。因為每個造紙的誕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道路上,你多了一個可以絕對放心的人去依賴。”

“這是我對你的三點建議,希望你能夠在這段時間認真的考慮。”梅絡對簡墨認真地囑咐。

老人的熱心讓簡墨有些不敢直視,他感激地點頭應承下來。看著老人離去的背影,心頭的愧疚感覺又重了些:他考慮的又有什麼用呢?被人期待的太多,原來也是一種負擔。

簡墨來圖書光的原意是想查詢傳統派的寫造原文,與現代派做對比後,找出兩者的共通之處,從而發掘出寫造真正的原理,至少是能夠更靠近原理的一些規則。

如今連蔚收繳了本來借給他的圖書證,他又不好意思再向老人借證,不得不在閱覽室外徘徊了好一陣,直到被圖書館副館長看到,問他為什麼不進去?

連蔚只好道忘記帶借書證了。

副館長居然十分和藹地說沒關係,然後帶他去辦了一張臨時借書證,親自寫上“謝首”兩個字,交給他:“每次用別人的借書證也不方便。哪天你記得帶證件和一張登記照來了,我再給你辦一張正式的借書證。”

簡墨拿著臨時借書證,鄭重向副館長道了謝。心想難道自己離開六街就開始轉運了?一開始是連蔚的收留和照顧,歐陽和齊眉兩個朋友也不算討厭,在圖書館借書能遇到梅絡這樣對小說痴迷有精通造紙的長輩……圖書館的副館長居然是個這麼好說話人。

他不知道的是,副館長無事獻殷情不過是因為他曾經借用過的兩張看起來普通,實際上代表重要意義的借書證。

他們說你是紙人

將有限的幾本傳統派寫造原文看完後,簡墨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

傳統派的寫造原文與人物傳記體的小說看起來似乎並沒有明顯區別。如果硬要說有區別,寫造更重視角色形象的塑造,由角色引導情節發展,多用限制性第三人稱,視角轉換到主角以外的篇幅雖然不是沒有,但是極少。

這一點簡墨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作為以創作紙人為目的的寫造文,重點刻畫主要人物角色形象是首要的,文學欣賞性則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可是同現代派對比起來,除了“明示”和“暗示”的不同外,似乎也沒有其他區別。

簡墨琢磨了半天,突然想到一個辦法:既然從成功的身上發掘不出經驗,不如從失敗的上面找教訓。

他又在電子目錄上檢索了“現代派寫造原文案例”,這次跳出了一萬多冊。

簡墨隨意找了一本有失敗案例的分析書冊,只見其中一段評語寫:“辭藻華麗,過於堆砌,導致人物性格不分明,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目下無塵’與‘平易近人’怎麼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除非此人是雙重性格,又或者是在特定的場景或時段,但文中並未見此類說明……”

又有一段評語是這樣寫的:“此人身高一米九,精通多項運動沒有問題。但是‘健美教練的身材’顯然是不適合去玩‘柔道’的。合理性有待考究。”

“……‘精通七國語言’可以,但是還同時要求有‘生命科學、資訊工程、新能源材料’三料博士文憑,並且擅長‘汽車、飛機、跳山、登山、潛水、珠寶鑑定、外科手術、針灸、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檯球、高爾夫’……這樣一個人才年僅十五歲。孩子,你確定不是想得太多了嗎?”

“合理性和一致性上沒有問題。但是關於原創音樂天賦的描述上缺乏專業度。造紙師顯然對音樂並不瞭解或者瞭解不深。”

上百條評論看完,簡墨總算有了些收穫,他在腦子裡總結了一下幾條最重要的規則。

現代派寫造首重一致性。如果在對於角色各類描述詞語存在自相矛盾之處,造紙在進行到孕生階段就無法繼續了。因為賦生階段就是考驗寫造的語言嚴謹性,如果這些語言之間自己都互相矛盾,造紙原理自然不知到底該按照哪個詞句所描述的內容進行天賦屬性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