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氏抱著這段回憶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她也只剩下回憶了。她一直奢望著博果爾能秉承著勝利者的姿態再去冷宮一趟,哪怕是說一番冷嘲熱諷的話也好,讓她再見他一面,可惜直到她死,博果爾再也沒有露面。

要是換了十幾年前,博果爾要是知道董鄂氏最終愛上或者她自以為愛上的那個人是自己,並且到死了都沒有看開,說不定還會小爽一下。

可現在他早就已經放下了,董鄂氏離世的訊息根本沒有激起他心中的半點波瀾。博果爾看完密摺,隨手就將其放到了一邊,抬眼看著下方站著的兩個兒子,微微笑了一下。

下面一左一右站著的是大阿哥德瑟勒克和二阿哥阿克墩,德瑟勒克長得像赫舍里氏,身量像他,俊美非常,蜂腰猿臂。阿克墩面相上就差了一些,但是比他的大哥更加壯實。

他們二人的距離站得不遠也不近,隱隱顯出疏遠之意來,聽到上方的博果爾道:“你們二妹妹在草原上住得還慣嗎?”

二格格寧楚格是這一朝唯一的固倫公主,赫舍里氏最小的孩子,也是博果爾最為疼愛的女兒。

博果爾把她嫁入了自己這幾年扶持的蒙古最古老的部落乞顏部,為乞顏部加重砝碼,算是徹底穩固了蒙古三方勢力爭權奪勢的局面。

德瑟勒克笑道:“回皇阿瑪,乞顏部上上下下對能得到我大清嫡公主下嫁都歡欣鼓舞,公主府兒臣也去看過了,根據二妹妹的喜好,另讓人改了好多地方。”

他雖然是嫡長子,在漢臣心中非常值錢,可德瑟勒克並不覺得他在他皇阿瑪心中有多麼特殊,比起他來,阿瑪似乎更器重阿克墩一些。

像這次,阿克墩帶領海軍去東洋征戰歷練,他就只撈到了一個去蒙古草原給妹妹備嫁的邊角差事,甚至連成嬪馬爾丹氏生的三阿哥都比他受寵,更別說那些十歲不到的小的了,皇阿瑪走到哪裡都要帶著他們,寵愛得不得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皇阿瑪鐵腕強權,威嚴不容許絲毫不敬,德瑟勒克對此不敢抱怨什麼,他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謹慎地辦差,一步都不能走錯。

見自己說完後,博果爾滿意地點了頭,德瑟勒克才微微放鬆下來,站得更加筆直了。旁邊的阿克墩斜著眼睛看了他一眼,嘴角極小幅度地微微一撇。

博果爾道:“你去坤寧宮跟你皇額娘說說這一路上的見聞,免得她再掛念寧楚格,犯了頭疼的毛病。”

他特意說到赫舍里氏,讓德瑟勒克和阿克墩都心頭微微一動,兩兄弟這才對了一個眼神。

德瑟勒克連忙應下了,阿克墩笑道:“皇阿瑪,兒臣上次跟皇額娘炫耀說您要把您在潛邸時用的弓賜給兒臣,皇額娘還不信呢,說那把弓您愛得不得了,才不會給兒臣呢。”

博果爾笑罵道:“快滾吧,朕不過偶然提了一句,倒讓你給惦記上了。”

他也知道兒子這麼說是想請他一塊去看赫舍里氏,博果爾在心頭嘆了一聲,起身道:“你皇額娘這是知道你小子見了好的就要往兜裡揣的臭德行,你什麼時候能有你哥哥一半懂事,朕也就放心了。”

他要是跟他哥似的,那才壞事兒了。阿克墩哈哈笑了兩聲,見皇阿瑪果然要去坤寧宮,自己落後三步在後面跟著,同時對著德瑟勒克得意地一挑眉。

德瑟勒克都不稀罕搭理他,二愣子一個懂個屁。他又不是不知道這個法子管用,可這話只能由阿克墩說才行,他說就變味了,皇阿瑪也肯定不是這個反應。

博果爾猜也能猜得到他倆在後面的機鋒,他冷落德瑟勒克,器重阿克墩甚至讓他執掌一小部分兵權,在兩人同樣都是嫡子且年齡極為相近的情況下,就加重了阿克墩的籌碼,進一步削弱德瑟勒克這個嫡長子的地位。

本來滿人傳承就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的說法,更何況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博果爾一人手中,連漢臣都分成了支援德瑟勒克和阿克墩的兩大陣營,更別說還有其他的庶皇子在其中攪混水。

也因著如此,他幾個兒子過了二十歲,在他面前仍然服服帖帖的,雖有黨派之爭,卻也不成氣候。等再過十年左右,才是博果爾放手讓兒子們各憑本事奪嫡的時機,他現在屬意的人是德瑟勒克不假,可要是德瑟勒克本事不及幾個弟弟被拉下了水,那他就換一個。

博果爾會有意控制著不讓鬥爭白熱化,絕不能夠到達上輩子康熙朝末期你死我活、魚死網破的程度,誰要是敢最先瘋魔到不擇手段,他就先摁死誰。

良性的競爭可以為這個疆域比上輩子廣闊得多的大清朝選擇出最合適的繼承人,博果爾在剛繼位時,比較冷落赫舍里氏,提拔了很多出身高貴的妃子,生下來的幾個兒子也地位很高,基本上各自都有一族在背後支援,都是他準備來給德瑟勒克練手的。

現在他則更寵愛地位低微的小答應小常在,排行靠後的皇子們沒有絲毫的競爭力,等他們長起來,根本無力插手哥哥們之間的鬥爭。等博果爾離世,新君繼位,這些跟兒子似的弟弟們就能成為他現成的幫手。

博果爾非常滿意自己的這番謀劃,為了在自己死後給大清留下一個最穩固的局面,他把妻妾兒女都全面算計在內,對其他人還好,覺得最對不住的就是赫舍里氏。

博果爾給了她一個皇后的體面,敬重她將近二十年,卻再也回不到當初在貝勒府腳碰著腳說話的時候了,他多少會有些遺憾,卻並不覺得後悔。

德九早早就命人去坤寧宮稟報了,所以博果爾帶著兩個兒子到了坤寧宮,遠遠就看到赫舍里氏守在門口笑靨如花地相迎。

博果爾跟她對了一個眼神,見她頗有些驚喜的模樣——今天畢竟不是初一或者十五,博果爾在其餘平常的日子,時不時喜歡給她賜宴贈物,基本上沒有親自來看過她。

赫舍里氏見了兒子很高興,見了他更高興,隨著他們一併進了殿,聽德瑟勒克說了女兒在草原上一切安好,駙馬爺也英磊威武,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她三個兒女,德瑟勒克和阿克墩好賴都是養在身邊,能時不時見見面,哪怕現在兩個兒子鬥得烏眼雞似的,她也不如何擔心,都是她肚子裡爬出來的,對別人也許不會心慈手軟,對親兄弟難道還敢下死手?

赫舍里氏相信兒子們的人品道德,更相信博果爾絕不會放任孩子們自相殘殺,他們皇阿瑪在頭上看著呢,誰敢耍橫逞兇,先得被博果爾削成白板。

赫舍里氏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兒了,她是知道在先帝時,大清嫁到蒙古去的女孩兒基本上都不得善終。博果爾當政後這種情況大為改觀,可終究是不保險,哪怕蒙古人不是有心謀害的,自家嬌生慣養的女孩兒去草原上吃沙子,也未必能夠適應。

幸而滿大清人都知道固倫公主受寵,寧楚格本身也是個小子脾性,博果爾去景山打獵都要帶上她,騎射不遜色於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