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這年頭天花致死率極高,福臨若真的中了標,能不能活下來還未可,國不可一日無君,總得把太子之位給定下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孝莊心頭一陣發苦,她本來最為疼愛三阿哥玄燁,覺得這孩子早慧聰穎,思維敏捷,身份也合適,正是下一任皇帝的最佳人選。

不過她也只是想一想,皇上春秋鼎盛,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皇子皇女,現在就急於定下太子也沒有必要。孝莊只是有意識地讓人悉心照顧玄燁,別被其他妃嬪給暗害了。

沒想到一轉眼,兒子病了,看好的孫子也病了,福臨的長子早殤,孝莊又看不上四阿哥的出身,唯一的選擇就只有五歲不到的福全了。

孝莊詢問地看向這兩個人,濟度微微一沉吟,就聽到旁邊的博果爾道:“一切但憑皇額娘做主!”

濟度本來還有幾分疑慮,聽到他這樣痛快地答應了,便也跟著道:“臣等謹遵太后娘娘吩咐。”

孝莊對他二人的反應還算滿意,點點頭讓他們下去了:“幾位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柱樑,早些回府休息吧,別再熬壞了身子。”

這是給他們解了禁,容許他們出宮了,二人退下後,蘇麻喇姑見孝莊怔怔然目視前方,勸道:“娘娘還請寬心,太醫院那邊還沒有確切的訊息傳來……未必是……”

本來福臨是天花的可能性也不算很大,可三阿哥都出痘了,這種疾病極具傳染性,福臨的症狀又那麼相近……孝莊閉了閉眼睛,她此時幾乎已經不抱希望了。

蘇麻喇姑看她這幅模樣暗自著急,要是太后再倒了,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忙道:“娘娘不必如此,起碼二位王爺對皇上還是忠心耿耿的。”

孝莊之所以別人不叫,單把他們兩個叫過來,就是擔心這兩個人趁機作亂。濟度在宗親中有威望,博果爾威望和身份都有,他們是最容易出岔子的。

孝莊想著濟度那一瞬間的遲疑,低聲道:“哀家是生怕睿親王之禍重演啊……”一樣是叔叔權重,一樣是皇帝年幼,早年是她籠絡住了多爾袞,可現在她心中是一點底都沒有。

兄終弟繼是滿人再正常不過的傳承方式了,哪怕博果爾不想反,也得想想多爾袞在福臨成人後是什麼下場,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他的心思說不定就活絡了。

孝莊說完後,讓蘇麻喇姑下發一批賞賜給各位王爺,務必要把他們給籠絡住了才行。

她看著蘇麻喇姑下去,自己站起身來,長長吐了一口氣,面露悲哀之色。

那邊一群宗親們出了皇宮,常阿岱罵罵咧咧走在最前面,幾位親王郡王卻不動聲色地在交換著眼神,時不時看看跟濟度墜在最後面的博果爾。

濟度低聲道:“二阿哥年紀尚小,日後如何或未可知,按照咱們滿清的規矩,怎麼可以聽太后一言定太子呢?”

從來都是八旗旗主推舉大汗,太后雖然尊貴,可在這種級別的國事上卻沒有話語權。就算立了二阿哥為太子,日後登基為帝,肯定會有皇權旁落的危機,在濟度看來,若是博果爾登位,名正言順不說,日後大清也多一位聖明君主。

他跟博果爾關係好是一方面,就算退一步,由八旗旗主推選,皇上手中也不過佔據了三旗,其餘五旗旗主都是他們這邊的,只要謹慎周旋,成事不成問題。

博果爾很滿意他的說辭,他在濟度身上費了這麼多功夫,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不過這事兒急不來,他若是現在搶奪皇位,就失了大義。

再者說了,福臨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是得了天花,是陳廷敬下的藥起了作用也未可知,現在不是跳起來出頭的最佳時機。

博果爾微微一笑,對著濟度道:“太后如何說,是太后的意思,你有鑲藍旗,我有鑲紅旗,萬一事情真到了那一步,難道還憑一個女人的意思決定皇儲嗎?”

這麼大好的機會,他當然要爭,卻不是現在就跳腳,博果爾把這個意思傳達出去,見濟度放鬆下來,便一路沉默著向前走。

————————————————————————————————————————

次日正午時分,福臨身上的紅色斑疹消退了,也不再一個勁兒地打寒戰了。太醫終於敢有了準信,說這應該是飲食不潔,跟皇上龍體相沖,不是天花。

福臨昨天一天也是嚇得惴惴不輕,只感覺自己從鬼門關上轉了一圈,等他暈暈乎乎地從半隔離狀態的小宮殿出來,得知了三阿哥因為出痘被送去京郊修養的訊息。

他的面色一時難看到了極點,心道怪不得昨日剛出疹子時,那群太醫還信誓旦旦告訴他沒事兒,過了約莫一個時辰,一個個臉色就都難看的像是天塌了下來——他們這都是覺得他一定被三阿哥傳染了!

想想當時的情況還真是驚險,福臨就算本來對不受寵的兒子有憐惜之情呢,被這麼一攪合,心中對差一點連累了自己的三阿哥也沒了好感。

他自覺大難不死,自然要去溫柔鄉尋求慰藉——董鄂氏在跟他面對面抱頭哭泣了很久後,“不經意”地說漏了嘴,說他前腳被隔離起來,後腳太后就找了襄親王和簡親王議事,又把二阿哥和寧愨妃帶入慈寧宮密切保護了起來。

這番話一說出來,福臨整個人都懵了,他不可遏制地渾身顫抖著,眼淚流得更加洶湧了,猛地站起身來,破天荒地衝著董鄂氏嘶吼道:“她連朕究竟是不是天花都不知道,竟然就已經想要推舉新帝了?她恨不能朕立時去死對不對?!”

他剛從生死關走了一遭,對這方面的問題極為敏感,更何況孝莊的舉動無疑過了界,跟以往的小打小鬧不同,徹底惹火了福臨。

☆、孝莊病發

他甚至都顧不上跟董鄂氏繼續打情罵俏了,福臨臉色前所未有難看地直直衝向了慈寧宮。

孝莊早就料到他會來了,但沒想到他的反應會這麼大,見福臨當著闔宮上下的面,氣喘如牛地對著自己怒目而視,不覺皺了一下眉頭。

雖然兒子態度不好,可好歹兒子是撿了一條命,大清朝的局勢也能穩定下來,孝莊見了他,仍然很高興地模樣,真心實意笑道:“皇上感覺如何了?”

福臨卻一點都沒有領情的樣子,冷聲道:“朕如今安然無恙,讓皇額娘傷心失望了,都是朕不孝。”

他都不自稱“兒臣”,而是稱“朕”了,且話語中極具敵意,孝莊臉上的笑意僵在嘴角,一個眼色使下去,蘇麻喇姑心領神會,就要帶著伺候的人出去。

沒想到福臨猛然間扭過頭來,指著最靠近門的嬤嬤吼道:“你們敢,都給朕留在這裡,誰敢邁出去半步,朕砍了你們的腦袋!”

他脾氣雖然不好,但是自喻明君,有火大部分時候都是衝著親近的人發。更何況漢人重孝道,福臨想當天下的表率,就算有時對孝莊態度不好,可還從來沒有拿慈寧宮的下人們撒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