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答

宮中宴向來無聊,所有人都得關注著上首太后的一舉一動,人家笑了就得跟著笑,人家嘆一聲她們就得抿眉垂首。

赫舍里氏嫁與博果爾三年有餘,參加大大小小的宮宴也有近百,早就駕輕就熟了,但這次她罕見地頗為緊張,卻又努力不表現出來,若無其事地同旁邊的命婦們交談說笑。

一直等到宮宴進入尾聲,席間熱菜都撤掉換上了點心瓜果,吳良輔稟皇上之命來問太后娘娘可還另有囑咐。

孝莊這幾日對福臨稱得上是百依百順,無一事橫加阻撓,哪怕對暫且不能承寵的董鄂氏,不僅任由福臨日日送珠寶書畫上門,甚至自己也大加稱讚。

福臨只覺從出生到現在,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親額娘這樣好過,心道若是孝莊早對他如此貼心,他何至於時時頂撞於她?

福臨生性很有幾分軟乎,一旦孝莊主動退了一步,弄得他也不自覺反省自己日前所作所為是否有不妥當之處,也覺得自己做得似乎略有些過分了。

因而他這幾日對孝莊格外殷勤小意,時時以孝子自居,莫說是宮中設宴這種正可以趁機揚他孝名的場合,就算孝莊平日裡的飲食起居,他都樂於派人來問詢。

今日也不曾例外,守在乾清宮的眼線早在皇上命吳良輔前往慈寧宮時,就悄無聲息地在正殿中退下,急匆匆趕往慈寧宮報信。

孝莊接到蘇麻喇姑的暗示,知道吳良輔即將抵達慈寧宮了,故作惆悵地嘆息了一聲,對著赫舍里氏道:“哀家看著,博果爾新娶的側福晉倒是人品不凡。”

此番側福晉倒是也出席了宴會,不過若是孝莊略過嫡福晉直接同她交談,那就是在打襄郡王府的臉面了,便只同赫舍里氏說話。

赫舍里氏連忙笑道:“妹妹乃皇額孃親自為王爺選定的,自然人品端莊貴重,萬無一失。”

孝莊嘆道:“早先你府上側福晉,也是位妙人,可嘆她心中另有所屬,哀家便是犯了不查之錯,這次自然要多方打聽清楚了,再妥善行事。”

此言一出,殿中氣氛一下子變得古怪了許多,誰都知道襄郡王府原側福晉不守婦道,可由太后這麼明著說出來,這也未免太打臉了。

——別忘了一個巴掌拍不響,董鄂氏固然不是好貨色,可皇上勾引弟媳,這也不是什麼好名聲啊。

赫舍里氏聞言也很明顯地愣了一下,登時變得極為憤慨,臉頰都跟著漲得通紅,半晌後才沉道:“皇額娘乃天下婦女之典範,為了我大清江山日夜操勞,此等小事,絕不會累皇額娘清譽。”

頓了一頓,她似乎又覺得這句話說得太過冷硬了,連忙往回找補,強笑道:“再者說了,董鄂氏雖則入府前就另有青梅竹馬的情郎,天下女子何其多,我們王爺也並非奪人所愛之輩,同董鄂氏雖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

殿中諸位命婦本來還納悶怎麼太后好端端的提起董鄂氏來了,也不怕丟臉晦氣,聽到後來倒是隱約品出味來,覺得這是太后跟襄郡王府唱的雙簧,給皇家找塊遮羞布呢。

董鄂氏在入府前就跟野男人不清不楚的,也是她本身品性有礙,皇上只能算是被她給勾引矇蔽了,有不查之過,但並不是有意搶奪弟媳的。

她們在不動聲色交換著眼神,吳良輔普一進殿就聽到太后和襄郡王嫡福晉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在討論董鄂氏,心中大為驚訝,還帶著點小惶恐。

但考慮到尊者說話,沒有他插嘴的份兒,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在一旁候著,等她們談論完,才能代皇上以表心意。

幸而太后和嫡福晉並沒有說太難聽的話,中間顯得有點齬齟,都讓嫡福晉拿話給遮掩過去了。

她們說一兩句董鄂氏的壞話,吳良輔大可當聽不見,可沒成想赫舍里氏被激下竟然說出了這種話。

——嘿,原來成親三年,襄郡王從來沒有碰過董鄂氏!他能當上御前總管太監,自然是深知福臨性情並善於逢迎之輩,吳良輔眼珠一轉,深覺這是邀功討賞的大好機會,面上露出幾分貪婪之色。

孝莊用眼角一看他如此模樣,已知事情成了,在心頭冷笑一聲,對著吳良輔招手道:“你不在皇上身邊伺候著,怎得到哀家這裡來了?”

吳良輔笑著問太后用得可好,頭疼的舊疾可又犯了,又說皇上用膳時仍念著娘娘,望您珍重玉體。

孝莊一一應了,聽著下面的人讚歎了一番皇上純孝,讓蘇麻喇姑把吳良輔給送出去了。

吳良輔急匆匆趕回乾清宮,面上坦然說太后娘娘一切都好,等捱到宴席結束,方才附耳對福臨小聲說了幾句。

福臨先是一愣,繼而大喜過望,抬手重重拍了一下御案,眉飛色舞道:“朕就知道!”

早在兩年多前,博果爾就在同他閒聊時提起這個了,福臨原本還擔心這兩年中有了變數,又不好拿這種話問董鄂氏,免得唐突了佳人,這幾日抓耳撓腮,也甚是掛心。

如今吳良輔恰好在慈寧宮聽到了好訊息,福臨心中的擔子落了地,當即大手筆地賞了吳良輔五十兩金子。

他自忖並不是貪戀董鄂氏的容貌和身體,但總覺得心上人冰清玉潔嫁給自己才算是完滿。福臨長舒一口氣,沒忍住對天禱告,慶幸老天爺對自己不薄。

————————————————————————————————————————

博果爾聽赫舍里氏回來把席上經過一說,禁不住笑道:“太后心思縝密,我等自愧弗如。”

赫舍里氏聽他話語中頗帶諷刺意味,跟著應聲道:“我倒是覺得,論籌謀,爺您勝了太后娘娘一頭呢。”

按理說他們都該管孝莊叫皇額娘,但剛嫁入王府,赫舍里氏就能看出來博果爾母子對太后和皇上敵意頗深,自然也就跟著博果爾叫“娘娘”或者“太后”了。

——他其實是佔據了優勢,大略知道後續事情會如何發展,才能事事走到孝莊前面的。博果爾掃了她一眼,含笑正想說什麼,聽到外面德九稟報道:“啟稟王爺,簡郡王下帖子來請您晚間去吃酒呢。”

現在還能叫濟度簡郡王,不過他為鄭親王世子,拖了兩年時間,上頭總算是鬆了口,後天正式襲爵,即將晉封簡親王。

博果爾一想,怕濟度叫自己去是為了小小慶祝一把,不由得有些猶豫。他自從出征回來,也是懶了,不樂意出門應酬,加上董鄂氏和福臨的苟且勾當畢竟鬧得滿城風雨,多少於他面子上有損,便儘量不出門見人。

不過濟度的面子不好駁,對方一向照顧自己,再加上晉封親王確實是大好事兒,值得前去一聚。博果爾拿著德九呈上來的請帖,略猶豫了一會兒,終究還是找藉口推脫了,寫了回帖讓簡郡王府上來人送回去。

赫舍里氏看他意興闌珊的模樣,出聲問道:“王爺可是這段時日身子不爽利?”她總覺得博果爾自從董鄂氏被福臨接走,兩人雙雙私奔未遂後,整個人都蔫蔫的,打不起精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