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理髮(第1/3頁)

作品:《又是春風輕輕吹

其實,以老魏為班長的範雲他們這一個班裡,任務最繁重的,還是要屬何蘭芬和梁蓉她們倆負責的那個區域。

因為她們負責的是整個小城最繁華,人員密集度最大、最集中的一塊區域。

穿城而過的g322國道與城臺路上行的接合點,是小城的汽車站,旁邊不遠是火車站。

如果順著汽車站,沿城臺路1號門面一直往下走的話,用不了十來分鐘就能途經與興隆購物城隔路相望的縣政府辦公樓、法院、檢查院、新華書店等單位,而抵達縣城的中心——老廣場。

城臺路在老廣場的一處古戲臺處,與右向的秦皇路交匯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路口後,繼續一直向東延伸,直至經過幾個城中村後,末端向東南方向斜伸,抵達與雙靈路交匯點的靈渠公園正門結束。

古戲臺北通萬里橋,可至百街裡與湘漓汽車站,戲臺南接秦皇路後途經教育路與花荷路後,與雙靈路的中間段交匯,再往前,是一大片工地,據說是規劃中的新廣場,似乎以後的主要行政辦公單位都要往那裡轉移。

那是一個大手筆,目的主要是著眼於跳出老城,規劃建設新城,逐漸拓展開小城周邊區域,起到吸引投資,解決就業與安置,改善人民群眾工作生活娛樂環境的重大作用。

那邊還在規劃籌建中,有另一個班的人員負責。

而老魏這個班裡,何蘭芬與梁蓉負責的,就是這個以古戲臺與老廣場為中心,沿著主幹道秦皇路,向四面八方輔射的地帶。

這個位置,可不好管。

非得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不可。

每天凌晨一點鐘左右,當小城的大多數人已經沉浸在甜美的夢鄉里時,這裡的生活,卻剛剛開始。

那些開三輪車拉菜的菜販子,那些一大車一大車從桂林市匯東菜市或五里排批菜市運來蔬菜水果的車老闆,那些前來批零的二道販子,那些駐地軍隊、機關學校、大型飯店、各色食堂,店鋪的採購員們都會於此時,集中在這裡。

其中,有時還會有一些趕著騾馬車載著頭晚打點好的蔬菜水果趕到這裡出售的老農民。

當然,也包括不斷穿梭在人群中的二道、三道,甚至四道販子們。

這裡沒什麼規矩,誰來得早,誰就能佔到好位置,當然,要除掉最中間那幾個最好的位置,那裡,是那幾個財大氣粗的“大老闆”的固定位置,他們,可是花了錢的交了稅的。

一籮筐一籮筐的蔬菜排得密密麻麻,每一棵都被賣主打扮得水靈靈鮮嫩嫩的,等待相中自己並將自己帶走的人。

一箱箱的水果在這裡被賣掉,被買掉,裝上各種帶著它們離去的道具,其中,極有可能一棵樹上結出來的兄弟姐妹們,被不同買主買去,而不得不默默地於此處分道揚鑣。

這些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的賣主、買主們,操著濃濃的桂北口音,吐著唾沫,點著一張又一張的鈔票,將那些果蔬搬來運去,過稱裝車,達成了一樁又一樁的生意。

這個時候,倒是不需要範雲唐彬梁蓉何蘭芬他們出馬。

時間還早,不到她們上班的時間,自有夜班人員監管,說是監管,沒法管,忒亂。

這些人會在凌晨五點半左右,隨著銀貨兩清與交易的接近尾聲,漸漸散去,而那些因為搬運騰挪而散落在地上的果葉菜皮,自然有隨後上班的環衛工人們清理。

這是長期如此達成的默契。

也是這個小城,在新的一天裡,新鮮的果蔬進入千家萬戶餐桌與果盤的保障。

批過後。

晨曦又起。

緊接著,這裡又將進入新一輪的採買浪潮,那些晨練的大爺大媽們,起床做早餐的家庭煮婦煮夫們,極個別的小單身狗們,就會來這裡買菜、買肉、買一天的副食。

希剛媽就經常不辭辛苦,到這裡來買菜。

早起的肉與菜,新鮮。

她常常會讓殺豬佬給她切上一點剛從屠宰場運來,還未破好的新鮮豬前腿肉,以及一截子粉腸,一小塊豬肝,然後買上一些清晨現打的米粉,再買些青菜、小蔥芫荽,回家做上一鍋香氣四溢的米粉給大家吃。

每當這時,李陽總是她老媽最好的擁躉“老媽,你煮的這個湯粉,太好吃了,可以拿出去賣了。”

等清晨採購的這支主力軍撤得差不多的時候,方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們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從家裡出來,吃早餐,上班的時候。

而這時,範雲他們早已經開始上班了。

何蘭芬與梁蓉就在這一塊城管工作的重點區域,每天與那些挑著籮筐的無照小販們鬥智鬥勇。

她倆經驗豐富,都是老手。

其中何蘭芬,亦是女中豪傑。

曾經有一次,她在制止一個當街擺賣的小販時,那個三十歲出頭的男人,居然大為光火,一時衝動跳起來就將何蘭芬頭上的帽子扇到了地上。

何蘭芬也火了。

身高一米七五的她,上去就將那個比她矮了大半頭的男人推了個趔趄,緊接著,她又握起美人拳劈頭蓋臉打了那個男人十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