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142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徐偉良聽聞,點點頭:“姑娘真是通情達理。”

顧靈:“您過獎了。您可要看看屋子的其他地方?這屋子我住了兩個多月了,無不妥的地方。但畢竟是您買屋子,可以到處看看。”

徐偉良道:“不用了,我看中的是這個位置,若是屋子有些差錯也無妨,到時候可以修繕。”頓了一下,他又道,“我第一眼見到姑娘,覺得十分面善,很是有眼緣,不知道姑娘定親了沒有?若是沒有,我家中的幼子和姑娘年紀相仿,倒是可以認識一番。”

顧靈:“……”這真是見鬼了,對方不是來買屋子的嗎?怎麼的做起媒人了?“承蒙您抬愛,我已經定了親事了。”

“哦?”徐偉良挑了挑眉,“如此真是可惜了。好了,屋子我也看了,蔣老爺,我們出去談屋子的事情吧。”

蔣鑫:“您請。顧秀才的,打擾了。”

顧靈看著他們即將離開,又說了句:“兩位請稍等,如果徐老爺要買下這屋子,我和徐老爺恐怕也要簽訂租房契書。”

徐偉良道:“應該的,如果我確定買下這屋子了,我會和顧姑娘來簽訂租房契書,眼下我還要再考慮考慮。”

顧靈道:“我明白了。”

徐偉良:“顧姑娘……後會有期了。”

後會有期?顧靈覺得這詞用的有些奇怪。

第200章 第二更

顧靈以為的後會有期, 指的是這位徐老爺會來和自己簽訂租房契書,可是她等了幾天都沒有等來徐老爺,倒是把蔣鑫給等來了。

“顧秀才。”這天,顧靈休沐, 蔣鑫就上門了。“我想著你可能會擔心租房的事情, 所以特意來告訴你,那我徐老爺不買我的房子了。”

顧靈:“……”這還真是……莫名其妙。“怎麼就不買了?我瞧著那日看房子的時候, 那位徐老爺很是滿意的。”

蔣鑫道:“我也不知道, 徐老爺說他看過其他的房子,覺得還是別人家的比較中意, 不買才好呢, 本來就是他們想買的。”

“他們?”顧靈想到了自己對於徐老爺的一些看法,他打聽, “蔣老爺,你可知那位徐老爺的身份?我瞧著他不像一般人,應該是頗有來頭吧?”

蔣鑫搖頭道:“這位徐老爺的來頭我不清楚,當初要買房子的時候, 是知府大人帶著他上門的,知府大人說這是他家裡的親戚。顧姑娘啊, 並非是我要賣房子, 那可是知府大人家的親戚, 我也是無可奈何。”

顧靈看著蔣鑫萬分委屈的樣子,忍不住一笑:“蔣老爺放心, 我明白的。”

蔣鑫:“既然如此, 我就不打擾顧秀才了。”

待蔣鑫離開後,顧靈的笑容收斂了,她不禁沉思。那位徐老爺是知府大人的親戚, 根據她的看法,那位徐老爺像是當官的人,再聽那日徐老爺的話,以及今日蔣鑫的話,顧靈覺得,那位徐老爺此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買房子,怕是為了她。

但是,徐老爺到底是誰?特意為了她?又讓她覺得奇怪。

突然,顧靈腦海裡靈光一閃,她想到了一種可能。顧家關於稻田養魚的事情已經上奏朝廷了,只要朝廷知道了這件事,皇上肯定會派人來調查。京官來到地方上,自然先見地方官員。所以……那位徐老爺會不會就是京官?想到這裡,顧靈道:“三嬸,把大路叔、餘嬸和杜嬸都叫來。”

李三娘:“是。”

沒過一會兒,幾人都到了廳堂裡。

顧靈道:“三嬸、大路叔、餘嬸、杜嬸,聽錢衛說,你們從前一直都是為錢家做事的,後來隨著謹亦的孃親去了京城的白家,待謹亦的孃親去世後,你們又回到了錢家,可是如此?”

幾人對看一眼,最後李三娘代替大家回答:“確實如此,姑娘,您可是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顧靈道:“沒有,這麼說來,你們在京城住了也好幾年了,你們可知道京城有哪位姓徐的大人?”

見顧靈問,李三娘回答:“京城確實有姓徐的大人,至於有幾位奴婢不清楚,但是有一位姓徐的大人乃是鴻儒先生的弟子,白夫人嫁到京城之後,徐太太給白夫人下過帖子,也來白府見過白夫人。故而奴婢等人是認得徐太太的,但是至於徐大人,奴婢確實無緣得見。”

在錢家的時候,他們不是鴻儒先生院子裡的下人,自然不能去隨意走動,所以未成見過徐偉良。隨著白謹亦的孃親嫁到京城,徐偉良已是朝廷命官,和女子私下絕不會往來,他們自然沒見過。所以他們知道京城有個徐大人,乃是鴻儒先生的弟子,卻不知道是哪位。

倒是顧靈聽到他們這樣說,已經有十成的把握,恐怕這位徐老爺就是京城的那位徐大人了。“你們見到徐太太的時候,徐大人官拜幾品?”顧靈又問。

李三娘道:“這個奴婢們都知道,當年徐大人還在翰林院裡,官拜七品。”

顧靈算了一下,白謹亦如今十八歲了,十八年前那位徐大人是七品翰林,那應該是剛剛考中進士,而今三十出頭,算年紀的話,和那位徐老爺也相似。

白謹亦關於稻田養魚的事情肯定是交給信任的人去上奏朝廷的。如果這位徐老爺真是那位師從鴻儒大師的徐大人,那麼白謹亦有十成的可能會交給他,而他既然又上奏朝廷了,那麼皇上再交於他來查證這件事,也是情理之中。

顧靈著實不喜歡思考複雜的事情,可自從穿書來了古代,不得不把智商撿起來。顧靈想通之後,便又道:“大路書,我寫一封信,麻煩您即刻出發,送去吉祥鎮交給老師。”

錢大路:“是。”

吉祥鎮,錢家。

“哈哈哈……”錢夫子真是沒有想到,從來都是一本正經的師兄,竟然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師兄,你可不要小瞧了顧靈,那孩子機靈的很。”

徐偉良擺擺手:“我自認為當時裝的很像模像樣的,那小姑娘也不過十四歲的年紀,怎麼的能想到我?師妹,你可不要因為小姑娘是自家弟子,就如此恭維她。”

錢夫子笑著搖搖頭:“師兄,要不咱們來打個賭。”

徐偉良喝了一口茶:“打什麼賭?”

錢夫子道:“你也知道,顧家這次的功勞不僅僅是稻田養魚提高了稻穀的產量,還有那畝產千斤的山藥。”

徐偉良點頭:“子息的來信說的很清楚了,他說如果兩件事一起上奏朝廷的話,功勞的確會更大,但是榮譽也只有一份了。稻田養魚的榮譽給了顧家老太太,畝產一千多斤山藥的功勞換來的賞賜給顧家小姑娘。那小子真是個機靈鬼,等顧家老太太的賞賜下來了,再上奏山藥的事情,這樣一來,皇上還得再下發一份賞賜,也真是會算計。 ”

錢夫子道:“你還不瞭解他?”關於這個安排,她也是認同的。雖然說這是顧爺爺種出來的,但是把賞賜給顧爺爺,不如給顧靈來的實在。

理由有二:

其一:倘若山藥的賞賜給了顧爺爺,金銀珠寶的賞賜排外,無非是一些好聽的稱呼。但是顧爺爺年紀大了,這種好聽的稱呼顧爺爺活著的時候,是顧家的榮譽,可一旦他去了,這份榮耀也就跟著淡了。

而顧靈還年輕,如果這份賞賜給顧靈的話,那麼即便是好聽的稱呼,最起碼還有幾十年,而只要顧靈在,這等尊榮在,顧家的榮譽就還在。

其二:顧爺爺的活動圈子就是桃水村,每天地裡頭、魚塘裡,他要這種尊榮沒有用。可顧靈不同,她出門在外,皇上給的尊榮是她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