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你鎖我,我也鎖你(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之所以這些央企在晶片方面沒有搞出什麼成果,主要原因是央企負責人的任命。

由於國家資本占主導地位,負責人自然也由國家指派。在央企業,具有行政、管理、財務等專長的居多數。

但是在高科技產業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負責人具有科技背景、產業經驗絕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但是我們的國有企業用人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外行領導內行。

高校對於企業的支援不夠,高校的專業設定與企業之間的需求不對接,開設專業往往是因人而設。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經費大多數不是都用在了科研上,科研能力差但只要會搞關係就能搞到科研專案和經費,那些不會搞關係、只會埋頭搞科研的人在經費上捉襟見肘。

所以,一些高校的教授見到學校的行政人員都得點頭哈腰。

院士見到處長都得賠著笑臉,因為一個處長就能決定你能不能拿到專案和科研經費。

有人說我們沒有科研的土壤,科研環境太差,人才都被人精壓著,於是高層次人才都往外跑!

還有人打趣說:霍金來了都得站起來敬酒,不然殘疾證都辦不下來!就算愛因斯坦來了也得送禮,不然你發明的電燈泡都給你砸了。牛頓來了不僅要遞煙,發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還必須得署領導的名,要不然他在單位混不下去,會被領導整死!

只要你足夠懂事,我說你行你就行,相反我就說你不行,哪怕你行也是不行。

還有人感慨,我們不缺少技術人才,但是技術人才想出頭太難了,不如考公務員當領導專門去管技術人才!

被稱為“晶片鐵娘子”的李愛珍,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絕,最終負氣出走,成為美國院士!

合成青蒿素的屠呦呦,對治療瘧疾有重大貢獻的人,聞名中外的諾貝爾獲得者,在我國卻是一個沒有博士學位和院士頭銜的的“三無”科學家!

當西方國家以科研結果來確認世界排名的時候,我們在幹嘛?都在論資排輩空談論文。

因此,江寒決定讓劉天一就在矽谷創辦一個半導體公司,就地招攬人才!

第一個要招攬的就是李愛珍,此時的李愛珍已經72歲高齡,但江寒知道在他重生的時候,李愛珍仍然活著。

李愛珍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參與建立中國科學院資訊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去年5月份,李愛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在李愛珍當選美國院士之後,科技部的官網才發了一個訊息,對李愛珍作出了一個評價:半導體資訊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在電子器件、光電器件異質結半導體微結構的生長與特性研究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就讓李愛珍當公司的首席科學官。

在晶片領域,我們並不缺乏設計的能力,在軟的方面我們絕對沒問題。最難以突破的就是如何把晶片給做出來!

也就是說,必須在硬體上進行突破,比如說光刻機。

公司可以挑選國內的頂尖學生,支援他們經費,讓他們到美西方的頂尖大學學習研究,畢業時再招攬他們進入公司。

甚至,這些學生可以入外籍,這也是讓美西方大學和有關部門放鬆警惕的一個手段。

要知道在後世,美西方對我們進行的高科技領域卡脖子的時候,那些頂尖大學對於大陸去的留學生卡得相當嚴!

你到美西方國家的大學學習文科,比如說歷史、文學、藝術、哲學等等,他們熱烈歡迎,你不僅為他們送錢,還順便接受了美西方各種思想和意識形態的洗禮,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喲。

但是大陸學生要去美西方的大學上理工科,就要經過嚴格的把關,相當於我們的政審一樣。

你可以學習計算機的軟體,程式設計,寫程式碼,培養碼農都不要緊,但就是不讓你接觸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