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賠光也在乎不惜

作品:《官途無疆

“天一,我警告你,千萬不要碰房地產!”江寒說道:“只要憑著關係就能賺大錢的產業,我們要遠離!”

“房地產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不是知識密集型,更不是科技密集型。它頂多會有一些科技應用。”

“傻子都能賺錢的產業,其崩塌的速度一定很快!”

劉天一道:“這個我知道。別人都在賺,我們不賺,有點可惜啊。我們可以先賺著,等不行了再撤嘛。”

“賺快錢賺多了,就沉不下心來。心沉不下來,想做高科技,怎麼可能?再說了,你撤,到時候,你想撤都撤不了!做得更大,越難撤!就像一條船,船大難調頭!所以,我們必須選準方向,選準方向,只顧前行,不能調頭!”

房地產最根本的生產資料就是土地,只有拿到土地,才能到銀行貸到款,才能在土地上蓋房子,才能把房子賣給消費者。

你的房地產想要做大,就必須儲備足夠多的土地!否則就是小打小鬧。

大家都想要拿地,然而城市不可能一味擴張,土地一定是有限的,那麼拿地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於是,對於土地出讓部門的攻關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凡是與腐敗相關的產業,一定走不遠。

一個公司擁有了大量的土地儲備,到時候你不玩了,想退出了,政府一定是不樂意的。

首先,公司擁有的土地你賣給誰?無人接盤,政府也不可能把高額的土地出讓金返還給你!

你的土地長期閒置,政府還逼著你趕快蓋!

這個時候想退出?政府不答應,銀行不答應!

劉天一現在對江寒是言聽計從,因為在對經濟的判斷上,江寒從來沒有錯過,特別是對他對股市的判斷,簡直是奇準無比!

所以,江寒說什麼,劉天一聽什麼,沈心也經常交代劉天一,一定要聽江寒的話!

“半導體,咱們沒有任何基礎啊。”劉天一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

不要說劉天一,現在讓其他任何人搞半導體也不知道從何下手。

現在,國家、企業和國人都沒有意識到半導體也就是晶片會成為工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痛。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面臨著在科技領域如何趕超的問題。因為我們幾乎是全面落後,所以,選擇在哪個領域突破就成了大家爭論的焦點。

當時,物理學界的泰斗物理泰斗楊振寧曾建議國家集中精力搞半導體,但是這個建議並沒有被採納。相反,國家花費巨資經費搞了電子正負對撞機。

對撞機就是透過電磁場加速到接近光速,讓微觀粒子之間相互碰撞,使原本難以分割的粒子發生結構上的改變,用於物理學研究。1984年,中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正負電子對撞機在中美科學家通力協作下完成。而1988年的首次對撞成功,更是成為我國繼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之後又一個科技領域的里程碑專案。

正是這次成功的對撞讓國家層面產生了重大的戰略誤判,於是就要繼續投入1500億,但這一決策又遭到了楊振寧的強烈反對。

楊振寧當時反對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這是一個無底洞。美國人就已經不搞電子對撞了。美國因為建造成本遠超預算,最終在浪費了20億美元后,停止了對撞機的建設。楊振寧認為這個專案就是一個無底洞、一個連美國都研究不出來堅持不下去的無底洞。

第二、會擠壓在其他高科技領域的投入。動輒上百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楊振寧認為應該把這些錢用於能夠在短期內對人們生活產生良性影響的應用領域,比如:航天工程、量子通訊,另外,中國人口數量龐大,醫療、教育和養老等問題仍需要長期投入,應該將經費合理分配。

第三,人才嚴重缺乏。目前中國在對撞機方面的人才非常稀有,即便有也是在歐美等國家工作過,而且大部分崗位仍需要國外的專家學者補足,也就意味著最終的研究成果會被共享,那透過對撞機實現超越歐美就失去了意義。

當然,江寒知道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粒子對撞是對未來的探索,你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出成果,這種科學成果轉化為技術成果的過程十分漫長,甚至就沒有可能轉化為技術成果。

事實證明,國家花費巨資經費搞了電子正負對撞機,結果該機器現在已經廢棄,除了出了幾篇一般的論文外,並沒有取得任何實際成果。

已知的領域我們都落後那麼多,在全球、全人類未知的領域投入這麼多,實在是划不來。

晶片是現代工業的心臟、資訊科技的基石,事關國家戰略發展。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晶片支撐著為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提供“腦力”的人工智慧,用於大資料處理分析和加密的量子計算,以及無縫連線空天地海的先進資訊網路。

在改革開放之初,全球的半導體領域還屬於新興領域,並不像現在需要支出超高的研發經費,如果將更多的能力放在研究半導體而不是對撞機,或許我們就不需要面對後來的困境。

美西方在晶片上對我們進行制裁和圍堵後,我們根本就是束手無策,那些號稱全球領先、填被什麼空白的中字頭的半導體企業全都傻了。

這時候,大家才發現,這些研究微電子的央企這些年啥都沒搞出來!

美國製裁我們的高階晶片,連日本都宣佈禁向我們出口23種原材料,我們連低端的晶片也製造不出來!

格力的董小姐曾揚言,砸進去500億絕對能造出晶片,但高階的晶片的確造不出來,低端的晶片絕對能造出來,結果造出了家用電器用的中低端晶片。

但是日本宣制裁之後,董小姐才發現,就連低端晶片也造不成了,因為關鍵部件還得靠進口,我們自己還是搞不成。

美國對我晶片實施制裁之後,智慧手機商OPPO曾投入500億,組建了3000人的晶片團隊。但日本禁止向我出品23種材料和裝置之後,OPPO含恨宣佈終止旗下晶片公司ZEKU的業務。

當然,這都是後世的事情了。

江寒既然重生了一回,既然擁有了強大的資金實力,他當然得趁美西方還沒有反應過來,加速佈局半導體,10年時間!10年時間,應該夠了。因為江寒知道哪個材料在哪個公司手裡掌握!他知道哪些科技大牛掌握著哪一項技術!

哪怕是把掙到的錢全砸進去,全都賠進去,也在所不惜!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