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禁果效應

作品:《官途無疆

江寒停了下來,輕蔑地看了一眼賀鳴:“這堂課,我在主持,與你何干?!”

的確,江寒的拗勁兒又上來了。

如果在課堂上不能自由表達觀點,那麼,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自由表達?

“你?!”賀鳴沒想到江寒如此囂張。

“賀校長,是我的話錯了嗎?”江寒問道。

這話問得!更囂張。

因為江寒知道此人的身份是副校長,還這麼問,完全不把黨校副校長放在眼裡!

“當然錯了,錯得離譜!你怎麼能說政府無能?”賀鳴氣得聲音都是抖的。

哈哈哈,江寒大笑幾聲:“我是說,人民往哪裡去是人民的自由,給不了人民好的生活,卻想攔住人民的腳步,這叫無能!你承認了嗎?”

“你讓我閉嘴,憑什麼?周總理曾說過五子登科:套框子、抓辮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正是這五子登科,讓人民群眾者不敢講話。”

“越是無能,就越是害怕人說他無能,於是就讓群眾閉嘴!”

賀鳴站起身,衝出去,想奪下江寒的話筒,省委組織部長陳順道:“賀校長,坐下!”

賀鳴不甘地坐下,陳順說道:“讓他說,反不了天!”

既然已經到這個程度了,江寒也就不再顧忌什麼了。

剛才賀鳴出言阻止江寒,讓汪俊感到遺憾,因為他認為抓住了江寒的弱點,抓住這個弱點進行攻擊,他就能打出一系列漂亮的反擊,從而奪取這次學員挑刺環節的勝利。

賀鳴這麼一吼,江寒要是不說話了,直接走下去,這就意味著他汪俊已經敗給了江寒,沒有翻盤的機會。

沒想到江寒這個傢伙夠狂!直接跟副校長嗆起來了!

當然他更想不到,江寒根本不在乎黨校到時給他什麼樣的培訓鑑定,所以根本不怕什麼黨校副校長。

汪俊立馬抓住江寒暫停的機會:“江寒,你口口聲聲都說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生命,你這就是在與黨和政府唱反調!從你的話裡,我聽出了一股資本主義的味道,你這種論調和思想十分危險!”

江寒無語了,他剛剛提到周總理的“五子登科”,汪俊就給自己扣帽子、抓辮子、打棍子!

“鄧公的話全忘了嗎?南巡講話你沒讀過嗎?姓社姓資的爭論難道又開始了嗎?”

江寒說道:“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就是在與黨和政府唱反調?你的意思是,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是對立關係?”

汪俊說道:“我們回到計劃生育上來!我告訴你,實行計劃生育,不僅僅是我們國家有,其他國家也有!你不要用計劃生育來詆譭政府!”

“好吧,那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他國家的計劃生育是什麼樣子的!”

江寒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字:韓國、日本。

江寒先是介紹了韓國關於計劃生育的過程。

經過朝鮮戰爭之後,韓國因戰爭損員以及備戰的戰略,一直鼓勵民眾生育,但是,在經過被譽為“漢江奇蹟”的經濟增長後,嬰兒潮以及死亡率下降導致韓國生育率一路飆高使得韓國也開始制定了“計劃生育“,即“家庭計劃生育”。

韓國的計劃生育多為鼓勵性措施,並且由政府出資推廣避孕措施,以此來控制人口增長,經過韓國政府不斷努力後,韓國最終生育率一直走下坡路,雖然“家庭計劃生育”於1996年取消並且在2005年開始實行重新鼓勵生育。

日本在二戰後自食苦果,喪失了所有海外領土,大量殖民居民被遣返。因此,戰後5年內,即便在美國有對日本進行人道救助,供應糧食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一直在與飢餓與無業人口做鬥爭。

1951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更是加劇了這一窘況:日本為美國軍用訂單生產雖然大大振興了本國製造業,一定程度上恢復國內經濟,但與之而來的是戰後嬰兒誕生潮的來臨進一步激化了人口和糧食問題。

日本認為如果人口這樣增長下去,日本會被滅亡,於是就不斷制訂出日本版的“計劃生育”,即“家庭計劃”——一個家庭的孩子數量要適當,生小孩也要有所間隔。每個家庭的懷孕,分娩都要計劃。在這種政策下,日本開始推廣避孕藥,還將人工流產合法化。

雖然日本民間對限制生育反應很是激烈,但在50年代末期,日本人口出生數還是被掌控——除了70年代由於經濟崛起人口出生反彈,其餘時間段裡,生育率一律走低,直到進入新世紀,人口變為負增長。

“對比一下中日韓三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我們的計劃生育遠比日韓兩國要激烈得多,甚至慘烈得多!”

“最先誕生計劃生育思想的是歐美地區,歐美地區多為民間機構組織在推廣,政府沒有干預。對於人口進行干預的,只有東亞的幾個國家。”

“在這裡,我要說明一個早就被證明了的觀點:把歷史拉長一點看,人口不必人為干預和控制,人口的增減自然有其規律,違反規則辦事,必須適得其反,甚至誤國誤民!”

“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只適用於工業化中期。在這期間,物質條件好了,人口必然增加。物質條件差了,或者是戰爭等因素的影響,人口必然減少。具體到一個家庭也是如此,一個孩子都養不活、養不起,他還想生第二個孩子嗎?”

“計劃生育,你越是禁止,人們就越想生!”

啊,江寒說到這裡,大家又都吃了一驚。怎麼會這樣?

“只要是學過社會學、心理學、哲學、人類學,都會接觸到一個概念:禁果效應。”

“上帝讓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裡自由生活,但是一再強調,不可以吃知善惡樹的果子,可是他倆嘴上說不吃,身體卻很誠實的吃了,最後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這就是禁果效應:那些越是不讓碰的東西,就越是充滿了神秘感和誘惑力。”

“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寫過一本《趣味心理學》的書,書的前言特意提示讀者,請勿先閱讀第8章第5節,然而絕大多數讀者採取了與作者的告誡相反的行動,先翻閱了那個章節,他之所以在書中開這個小玩笑,就是為了秀一把禁果效應,越是禁止某件事,就越是有人不計後果的突破禁令。”

“弗洛伊德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一件被強烈禁止的事情,必然也是一件人人都想去做的事情。”

“越是禁止的東西,他越想去幹。比如說,凡是列入禁書的,實際銷量一定很好!”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