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入城

作品:《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即使是作為村長的何大郎,也不能私自替別人做決定。

索性,便央求姜懷遠讓他們都進城去看看,就算不在這裡安家,也能採購物資。

姜懷遠自是連連答應,作為地方官,虎渠縣每隔幾年都會因為水患死亡不少人,如此人口基數也不大,人口少,稅收便不好看,業績哪裡能好?人口是民生之根本,沒有人口其他的都是扯淡。

姜家有人在戶部任職,哪裡能不曉得這裡頭的門道兒。他又自小在伯父跟前受教導,自然也是知之甚多。

所以,自打他勝任虎渠縣令,展人口便是重中之重。他打心眼兒裡希望多來幾個像何二郎一般的人才,再有,何家村村民自北邊過來,能懷著此番心思從老林子中穿過,想必也不是作奸犯科之輩。

就算是後頭那些面帶煞氣的男人,也不足為慮,他怕啥?如今這裡可是自己的底盤!

何二郎終究是不願意在此定居的,這事兒何家人都已經一致透過。

杜蘭月這裡更不必說,早先已經和自家爹孃約定好了,要去京都會面。如此,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到梧州。

其他村民在知道何家人的打算之後,全都犯起了嘀咕。

說實話,自打他們進入虎渠縣,心裡還是挺滿意的。

虎渠縣雖然剛剛遭受了水患,但內裡卻不像他們想象的那般混亂,街道上有淤泥,有凌亂的枯枝敗葉,甚至還有死魚爛蝦,淹死的家畜,但民眾眼裡卻沒有迷茫,反而是熱火朝天地幹這幹那,看起來還頗有章法。

指揮民眾災後清理工作的是衙門裡的師爺和縣丞。沒辦法,縣裡面的編內人員太少,除了以上人員,還有捕頭和差役,統共加起來不過二十餘人,要靠這些人幹活兒,那累死也幹不完。

所以,目前在街上幫忙指揮的,大部分都是衙門的編外人員,但若是被大人看中,家裡再花點兒小錢,說不定哪天搖身一變,也能變成是正式員工了。

所以,難得有這麼一次表現的機會,自然是不能放過。

不多時,姜懷遠便過來告辭,說是要去處理災民事宜。若是他們打算在虎渠縣安家,可以帶著他的口信兒去找師爺,定然能分到一處合適的村落,若是不喜在村裡生活,也可以在縣城買房,他們都有戶籍證明,到時候落戶也不難。

何二郎連連感謝,只說是讓他趕緊去忙,不必招呼他們。

寒暄過後,姜懷遠便帶著丁一等人匆匆離開。

臨走之時,也不知是為何,丁一回眸看了一眼何二郎。這書生受姜縣令誇讚良多,果真是個人物,就是身上的這份從容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何二郎拱手一笑算是回應,心道丁一這名字一聽就是個假的,護衛的編號一般,有一就有二、三、四……

兩人也許都沒想到。不久以後他們竟然能並肩而戰。

何福生思索了良久,也顧不得到處看了,走到何家人身邊道,“大郎,二郎,你們當真是決定繼續往前走?不在虎渠縣了?”

何大郎點頭,道,“正是如此,梧州土地更豐富,將來也更安全,如此也就是兩三日路程,咱們還不如去梧州。”

“這倒也是。但有些人明顯是動心了,若是如此咱們這一族不就分開了?”何福生嘆道。

他本不是村長,但耐不住家裡有個熱愛操心的族長老爹,整天給他整的都快傻了,腦袋裡被灌輸了滿滿的宗族榮譽感。

何二郎點頭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如此亂世能抱團取暖自然是好,若是不能也望大夥兒各自安好。”

何大郎跟何老爹一齊嘆息,他們何嘗不覺得遺憾?

何老爹年紀大了,竟然還要背井離鄉,等到死了估計也不能埋在爹孃身邊了。到時候不知道能不能跟大郎他們說說將祖宗的墳給遷過來,或者等到自己兩口子百年之後,再將他們安置回去。

不說別人,何大郎自己也是頭一個鬱悶,他這個村長正兒八經走馬上任也才只有這幾個月,剛有點兒感覺了,竟然因為落戶的問題要重新歸零,真真是氣煞人了。

何二郎接著道,“福生哥,落戶在這裡沒問題,也能如同姜大人所說分到合適的田地,但將來呢?若是姜大人走了呢?咱們又能仰仗誰?還有就是,這虎渠縣經常被水淹沒,咱們追求的是平淡的日子,否則還從荊州跑出來幹嘛?”

何福生這才明白何家人的意思,感情這縣令還不是能一直幹下去的。

是呀,他們和縣的縣令還三年一輪換呢!

唉,還是讀書人心眼子多!

何福生不再猶豫,似乎突然之間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腰桿兒筆直地回去找家人,說是準備補充物資,馬上啟程上路去梧州!

阿燕家、菜婆家、程遠山家、何寶山家還有其他幾家同老何家交好的,在短暫的考慮之後都決定繼續去梧州。

要說為什麼?除了看中何二郎,還有就是二郎媳婦呀!

她就是個福星!福星去哪兒他們就去哪兒?有啥錯?根本不會錯!

甚至是錢紅英,也不再糾結,再如何,他兒子是何族人,若是何二郎達了,他兒子該沾的光也一樣不會少。

到了最後,村民竟然是全部同意繼續去梧州,他們走了這麼遠,還在乎多走兩天嗎?還是走官道!

想通了這點兒,便不再糾結,大夥兒分頭買東西去。

知曉這些人是縣令大人帶過來的,衙差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告訴他們哪裡購買,哪裡售賣。

何大郎連連感謝,又奉上了幾十個銅錢讓他吃酒。

鄉下人家這般禮數週全,衙差便覺得這人實在是個好的,竟是熱情地將他們帶到地方。

如此一來,那店家想要坑人也是不敢了。

村民們買的補給大都是五穀雜糧、油鹽醬醋和針頭線腦,天氣漸冷,有不少人家也買了些木棉,當然這都是因為狼皮跟天麻賣了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