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0章 電商的流量(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陳東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點對點的交易模式,可以更快地讓中小商家回款,解決現金流的壓力。”

周不器臉色一下就嚴肅起來,“嗯,這才是根本性的問題。”

劉強棟對此就嗤之以鼻,“很多中小企業,都沒什麼錢,賬上資金很緊張。如果把產品賣掉之後,賬款卻無法及時收回來,要存在第三方監管賬戶上……這就很頭疼了,這就會很嚴重地影響後續的生意開展。”

陳東點了點頭,“歐美、韓日的那種點對點的線上支付模式,商家可以最快地拿到錢,最快地解決好資金壓力。”

劉強棟冷笑道:“有問題了,解決問題。沒問題了,創造問題然後去解決問題,不就有錢賺了?馬老闆搞出來的這種第三方監管賬戶的策略所存在的導致中小賣家現金流壓力大、回款慢的難題,他也找到了解決方案啊,放貸啊!”

產品賣出去了,收入卻都存在第三方監管賬戶上,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運營困難……沒關係!

阿里給你一條龍服務,都給你解決了!

缺錢了,來貸款就行了!

先透過貸款,來緩解短期的現金流壓力。等資金從第三方監管賬戶上回款了,再把貸款還上就行了。

這就又為阿里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金融業務。

不過,老劉這話就有點不負責任了,純粹是為了表達對競爭對手的不滿和不屑了,帶有了幾分詆譭的性質。

周不器搖搖頭,很中立地說:“全世界沒人能解決為中小企業放貸的問題,阿里卻摸索出了一套圍繞著電商消費資料的金融服務策略。”

這還真不是他跟老馬關係好,幫著老馬吹噓。

前世的馬老闆,在海外的威名和影響力那可比亞馬遜的貝佐斯大多了,比比爾·蓋茨、喬布斯這些人更受各國政要領導人的歡迎。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馬老闆真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的生存難題。

一個是創造平臺,幫中小企業賣貨;

一個就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向他們放貸款。

銀行不敢放的貸,阿里敢放。不僅敢放,而且壞賬率極低,遠低於銀行經過層層篩選只向優質專案放貸後的壞賬率。

歐美那麼多金融資料公司,全都不靠譜,不停地暴雷。

只有阿里做得最好最可靠,全世界都眼饞。

中小企業才是創造就業的主力軍,全世界都一樣。中小企業活得好了,社會就業才能穩定,經濟結構才能平衡。

對歐美國家的那些政要來說,這就是選票,就越地至關重要。

劉強棟對老馬沒什麼好印象,很不客氣地說:“對那些中小賣家來說,如果可以選,他們肯定不希望這種第三方監管賬戶的存在。就算可以依靠貸款去解決一些現金流緊張的問題,可貸款的利息也不低,這又是一筆額外的金融性成本。本來利潤就很有限,又要額外支付一筆1o%的利息,還能賺幾個錢?利潤不都被平臺抽走了?”

陳東笑著說:“總歸都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那些達國家都建立起了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可以依靠著社會信用體系去進行點對點的支付。國內在這方面一片空白,馬老闆能依靠著電商,靠著這麼多商業模式的創新把國家缺失的信用體系給建立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咱們不討論金融。”周不器擺了擺手,“就說信用體系,點對點的交易也有隱患。新興的跨境電商行業,很多國內的跨境電商團隊去國外騙錢,就是依靠著沒有第三方監管賬戶的優勢,可以直接從消費者那裡收錢。包括美墨那邊靠著跨境電商洗錢的團伙,也是因為缺少第三方監督。跨境電商的亂象,就來源於這種信用體系,給很多人留下了可乘之機。”

劉強棟點了點頭,“歸根結底,還是亞馬遜、易貝這些國外的所謂電商巨頭,實力太弱,給市場裡留下了太多電商獨立站的生存空間。”

周不器笑哈哈,“不是亞馬遜、易貝他們太弱,是你和老馬把企業做得太好了。相互競爭,相互提高。你說說,全世界有哪個電商公司,能做到像淘寶、京東這種服務的?”

陳東失笑道:“反正京淘是做不到。”

國內的淘寶和京東,那真是把電商服務做到極致了。這跟國內的人力成本很低有關,可以提供24小時的客服服務,還可以有免費的快的上門快遞。

電商,最重要的就是購物體驗。

淘寶和京東走的是兩種不同的路線。

後續國內出現的各種電商平臺,無外乎都是圍繞著淘寶和京東的兩種路線展開。購物的形態可以有很多種,購物體驗的模式就兩種,要麼是淘寶模式,要麼是京東模式。

因為阿里和京東做得太好了,是國內電商行業的兩面旗幟,這就讓國內的電商產業跟歐美那些國家出現了巨大的差異化,形成了自身的風格。

劉強棟斷言道:“國內的電商平臺,以後不會存在垂直品類。也許以後還會出現能夠跟淘寶、京東競爭的電商平臺,但這個平臺一定不是垂直類的,一定只能是全品類的。”

周不器笑笑,“這麼自信?”

從大平臺裡找一個頻道,做垂直,就是創業公司打敗大公司的一種方法。

比如搜狐上有體育頻道、地產頻道、汽車頻道等等,是全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