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8章 技術的風險(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說過了開通用晶片的優勢,接下來就是劣勢了。

而這種劣勢,恰恰就是開專用晶片的優勢。

王建博士接著說:“想要開出有競爭力的得到市場認可的通用晶片,難度非常大,就算面向的是中低端的伺服器也很難,中興和華為都沒有做到。”

在場沒有晶片領域的頂級專家,但基本上也都瞭解這個思路。

另一位留美歸來的資料庫領域的科學家李高銘博士就說道:“做通用性的產品,最重要的是要對整個市場有足夠多的瞭解。只有瞭解得足夠多了,才能更好地去適配他們。我們畢竟不是專業的伺服器廠商,對伺服器行業的很多流派和選擇,我們並不清楚。”

宋濤博士也是這樣的觀點,“的確,這會加大我們的研難度,晶片的研本來就是攀登珠穆朗瑪峰,九死一生。要是還負重前行,那登頂的難度就更大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這麼說來,還是開專用晶片更合適。”

王建道:“會更容易,成功率會更高。”

周峰是紫微雲的總裁,就不能只從技術層面來思考問題了,說道:“而且失敗之後的風險可控,要是開通用晶片,失敗了且不說,即便是成功了,效能在短時間也不可能跟世界上主流的晶片相媲美,推向了市場,反而會鬧笑話,會讓外界認為紫微星的技術實力太差。”

周不器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嗯,這是紫微星的品牌。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不能搞出來一個二等貨讓全世界看笑話。”

王建博士笑著說:“如果是開專供自家伺服器使用的專用晶片,開難度很小不說,在效能和各項指標方面,也會比較容易地就過英特爾的主流晶片。”

如果是這樣那就厲害了。

就可以像蘋果的a系列晶片、m系列一樣了。

拿出來一對比,現蘋果的晶片效能,比高通的晶片效能更強大!

這就很能忽悠人了,就可以用技術來強化品牌形象,讓外界認為蘋果的技術實力天下第一,隨便做了幾年晶片,技術實力就過高通、英特爾了。

實際上,蘋果的晶片只能自家專用。

如果紫微雲開出來的這款晶片,效能比英特爾、amd這些老牌晶片巨頭的還強,那就厲害了,就很容易產生營銷效果。

周峰道:“一般的晶片公司,都不會開這種專用晶片,因為市場中沒銷量,開出來了也賣不出去。可是紫微雲不同,我們未來會有著龐大的伺服器自採訂單,我們的晶片不需要賣,自給自足就足夠滿足自身半導體業務的展需求了。”

周不器眯起眼睛,“市場層面可以自給自足,營銷層面和技術層面都會有天然的優勢。”

王建博士笑著說:“如果我們真的開自用的晶片,那就不僅是中低端了,可以跟當前世界上最好的通用伺服器晶片的效能一較高低。效能更好,造價更低。”

“那就厲害了!”

周不器的眼睛裡滿是憧憬。

然後,就說到這種專用晶片的劣勢了,周峰沉聲道:“不過,既然是專用晶片,就有著專用性。這需要為這款晶片配有專有的裝置,這沒問題,我們的伺服器是自研的;還要有專有的系統,這也沒問題,我們的雲作業系統也是自研的;最關鍵的一點就來了,還需要有專有的軟體。”

王建補充道:“如果客戶只是使用系統性的雲服務,這部分都是由我們自營,這都可以解決。就怕有些客戶需要使用一些第三方軟體,比如微軟的office。如果office不跟我們的自研晶片適配,輕則會出現許多bug、無法高效地調動起晶片的強大處理能力,重則是根本無法使用。”

周峰總結道:“總之一句話,我們自研晶片了,行業裡會不會接受?如果不接受,或者只有一小部分接受,就會對紫微雲的市場造成致命的影響!”

周不器點了點頭,“比如呢?”

周峰道:“比如客戶們現很多類似office的產品在紫微雲上的使用效果都非常糟糕,可能就轉到亞馬遜雲的平臺了,這就可能會動搖紫微雲的市場地位。”

周不器看了一眼坐在這裡一圈的七八位紫微雲的科學家,現大家都有這樣的擔心,心中就非常地滿意。

這才是科學家啊!

這也是民企的科學家跟國企、高校、研究機構裡的科學家的最大不同之處。

民企是要賺錢的,研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要是新技術導致企業走下坡路了,這新技術就算水平再高,那也是負資產,是純粹地在幫倒忙。

不過,官方的那些科學家就不一樣了。

不是市場導向。

他們根本不關心新技術開出來以後會不會得到市場的認可,反正花的不是他們的錢,虧的也不是他們的錢。

他們更多是為了科研而科研,研出來以後會不會被市場認可,這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