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7章 通用的難題(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所謂的專用晶片,就是專門為某一種機器開出來的晶片,開難度要比通用晶片小很多。

就比如蘋果的a系列晶片。

效能級好,跟競爭對手高通的晶片相比,甚至存在著代差級的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蘋果在晶片領域的技術水平,比高通強嗎?蘋果開的m系列的電腦晶片水平,比英特爾強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蘋果才做了幾年晶片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積累,技術領域根本不存在彎道車。而且蘋果本身就不是技術型的公司,而是產品型的公司。

之所以蘋果的晶片比高通、英特爾的效能更好,是因為蘋果開的是專用晶片,只提供給自家的蘋果產品。

要是把蘋果的晶片放在三星、華為、小米的手機上試試,那效果會比高通的晶片差著十萬八千里,光是穩定性和適配性這一關就過不去。

因為高通的晶片是通用晶片,可以面向所有的品牌手機,在iphone上使用高通晶片,也一樣沒有任何問題。

紫微雲的這款自研伺服器的測試跑分比中興的伺服器好很多,因為紫微雲的這款產品是“專用型”的,這就排除了99%的適配層面的難題,不需要在乎別人怎麼看,反正是自己家用,符合紫微雲的體系就夠了。

這開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這也是史總很不服氣的原因,他是真心地不認為中興的伺服器比紫微雲的差。

又比如當年的倪院士,在聯想的內部權鬥裡敗陣後,心有不甘想要堅決在技術路上闖一闖,就拿著國家的錢參加了一個方舟晶片的專案。

一度在國內被捧得天上地下少有。

可根本用不了。

要為這款晶片專門開出一款適配的電腦才行。

有了專用的適配晶片的電腦不行,還要有專用的適配晶片的作業系統;有了專用的作業系統還不行,還得有專用的適配晶片的軟體;最好還要有一套跟晶片相契合的程式語言。

搞來搞去,最終現搭載這款晶片的電腦,連ord都沒法使用,沒有任何通用性可言。

財政出資採購的幾千臺電腦完全沒法用,就扔進倉庫了。

整個專案就失敗了。

“通用性”,就是當今世界科技領域裡最大的一個難題。

過去幾十年裡,全世界的科技界同仁們共同努力,已經創造出了一個成熟的完整的科技世界,任何一款產品的開,都要融進這個科技世界,就是“通用性”。

總不可能開一款產品,然後為這款產品去重新創造一個科技世界。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喬布斯這種站在人類頂峰的傳奇。

他重新定義了手機。

因為過去的科技世界裡,對“智慧手機”的概念缺失,忽然有一個地方出現了一個叫“iphone”的獨立王國,並且這個獨立王國很夢幻。

這樣一來,全世界的科技同仁們才願意進入那個獨立王國,去幫助喬布斯把這個獨立王國給建立起來,搭橋、鋪路、蓋房子,栽種上花花草草。

要是科技世界裡已經有了好幾個非常優秀非常成熟的智慧手機王國了,各種基礎設施都非常完善了,誰還願意去“iphone”的王國裡從零開始的搞建設?

這就是從o到1的創造性意義,可以引領時代,號召全世界的科技同仁為我所用。

可即便是如此,iphone這個獨立王國也要對外面的科技世界開出好幾扇窗,讓獨立王國跟外面的世界相互接壤,達到一部分的相容性。

而這也是周不器對雲端計算產業會格外重視的原因。

現在的“雲端計算”,就跟當年的“iphone”差不多。

都是新產品、新產業。

科技世界裡,尚沒有完整的成熟的雲端計算的地盤。這樣一來,紫微星就存在了一定的引領時代的意義,就可以號召全世界的科技同仁為我所用了。

最典型的就是紫微雲作業系統。

想要使用紫微雲平臺,商家們就要專門地去開紫微雲作業系統版本的軟體,掛在平臺上供使用者們使用。

時間長了,雲端產品要開出紫微雲系統的版本,就會形成一種習慣,一個圍繞著“雲端計算”的科技世界規則就算確立起來了。

要是科技世界裡已經有著很成熟的雲端計算工業了,由a、b、c三大巨頭平分這塊地盤。那麼紫微雲在這時候出現,就很難找到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