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5章 自研的伺服器(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談過了核心問題,最後才說到了裝置的採購。

這就比較容易了。

周不器當場表態,在北美市場,會盡可能地採購中興的產品。不會所有的裝置都去從中興採購,但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中興的產品會獲得優先權。

這一句話就夠了,史總就很滿意了,他也大方地表態,說是賣給紫微星、暢遊的產品,保準是全球最低價。

周不器再次地投桃報李,說是自己在矽谷還算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和影響力,有條件的話,會向谷歌、奈飛、微軟、facebook等公司建議,讓他們也來積極地採購中興的裝置。

史總就說可以推動紫微星和中興的深度展露合作,聽說紫微雲最大的投入,就是伺服器的採購。

剛好,中興也有伺服器業務。

周不器就婉拒了。

他這次來鵬城總部,就是要關注這件事。

在初期階段,紫微雲要從外面採購伺服器。可是隨著紫微雲的展,紫微雲就要自研伺服器了。

一來自己生產自己製造,成本可以更低;二來在伺服器的設計上,也可以為自家的雲端計算業務量身打造,更加地模組化、標準化。

鵬城總部現在有11oo名員工,主要是圍繞著三大業務展開:移動業務、廣告業務和雲端計算業務。

其中,雲端計算業務的員工有2oo多人,作為分公司,這邊主要經營的領域就是計算機軟硬體、電子產品、數碼產品的技術開和技術服務。

說白了,就是開硬體產品的,主要就是開自家的伺服器和伺服器處理器。

鵬城有華為和中興兩大硬體巨頭,有人才優勢。

伺服器這行的門檻不高,除非是一臺幾萬美元的那種高階伺服器,國內在這方面技術還不夠。中低端的伺服器,國內完全可以自主生產。

紫微雲並不是專業的伺服器製造廠商,不需要有太高的技術去生產高階伺服器。

雲端計算誕生的一個原因,就是高階伺服器太貴了,想透過雲演算法和雲作業系統把一些中低端的伺服器連線起來,達到高階伺服器的使用效果。

所以紫微雲做這個業務,難度不是太大。

只要研出中低端的伺服器就行了。

關鍵是要標準化、模組化。

要根據紫微雲的資料中心來量身設計伺服器的規格,把一臺伺服器拆成1o個或者2o個模組。在生產的時候,只要生產模組就行了。使用的時候,把相關的模組組合起來,就成一臺伺服器了。

這就可以大大地節約使用成本。

過去的伺服器應用,要是伺服器裡的某一塊壞了,整臺伺服器就報銷了,這就太浪費了。

中低端的伺服器,質量稍差,就經常會出現這種部分破損的情況。

模組式的思路,就是當伺服器的某一塊壞了,不需要把整臺伺服器都丟掉,只需要找到損壞的模組,拆下來安裝上新的模組就行了。

這種全新的模組化伺服器的思路,就只有雲端計算廠商可以搞。

中興想參與進來也沒機會。

周不器這次來鵬城,就是想過來參觀,因為他們說紫微雲自研的模組化伺服器已經出樣品了,效果非常好!

史總聽說紫微雲的伺服器業務有了新的突破,就很感興趣,他本身就是伺服器行業出身的,算是行業專家,就想一探究竟。

周不器也沒藏私,大大方方地邀請他去參觀了。

來到了紫微雲鵬城研中心。

在這裡,就見到了紫微雲的好幾個大佬,王建、周峰、倪強、李飛飛、宋濤、李高銘等一批科學家都在。

這是一件大事。

備受關注。

不過,這些位高權重的科學家都沒有喧賓奪主,周大老闆出現之後,都主動地把講解權讓給了盧廣坤。

他是紫微雲鵬城研究中心的高階副總裁、席技術官,是內部代號“松鼠”的自研伺服器產品的總工程師。

他今年42歲,本科是清華,碩士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加入了ibm,一度做到了伺服器事業部的副總裁。

兩年前,被沈向陽從美國挖了回來,進入了紫微雲的自研伺服器專案組。

周不器先是給大家介紹了一下中興的新晉總裁史總,然後才問起了這個新專案,先關注的就是成本。

盧廣坤是個技術專家,性格很直,大咧咧地說:“一臺的成本,大概是5ooo元吧。其中,最大的成本是要從國外採購的關鍵位置的各種晶片,大約要花費3ooo元。其他成本是2ooo元。我指的是物料成本,不算我們的研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