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委屈後遺症(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裴瑤的這番話,讓周不器結合著先知先覺,一下就把國內未來的電商行業的展成因給捋清楚了。

原來如此!

前世的阿里,在衛折下臺之後,就一定要從根子上解決企業信譽問題,就必然要進行一系列在根本層面上的戰略方向性的轉型。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推出了天貓,並降低了淘寶小店主的流量比重。

其實就是“自營”和“第三方”之間做的選擇。

天貓市這是實實在在的阿里自營產品。

那些天貓上的旗艦店或者銷量很高的大店鋪,雖然都是第三方店鋪,可因為他們的銷量高、規模大,所以他們更在乎自身的信用。

或者反過來說,因為他們更在乎自身的信用,能夠提供最好的服務,所以這些店鋪才能脫穎而出,成為網店中的佼佼者。

這些旗艦店、標杆店鋪雖然也是“第三方”,可他們自我要求更高,更關注長期價值,服務更好、信譽更高。

所以從性質上來看,跟“自營”很像。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阿里的這種商業模式上存在的基因上的劣勢,闖過了信譽危機的一關,達到了跟京東自營同等的服務體系。

當然,這樣做也有很大的代價。

那就是天貓、淘寶上必須要降低那些淘寶小店的流量比例,阿里就是靠著這些第三方的小店成長起來的,而阿里出現的信譽危機也是來自這些第三方小店。

算是雙刃劍。

阿里是小公司時候還行,現在阿里都是行業巨頭了,是國內電商行業的標杆性企業了,就不能任由那些第三方的小店鋪消費阿里的平臺信譽了。

就只能去做自營,去扶持大牌網店,去降低淘寶小店的佔比。

阿里這樣的戰略轉型,才為市場創造了另一個機會。

淘寶小店受到了阿里平臺旗下的自營店和重點支援大牌網店的政策的擠壓,都活不下去了,這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中小企業。

市場裡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

拼多多的機會就來了。

這種先天性的基因,就必然決定了拼多多在信譽危機的領域只能是越走越遠。反正在信譽層面肯定沒戲,那就放開了來了,怎麼吸引眼球怎麼吸引流量怎麼來,蹭熱點、博眼球、高高興興砍一刀。

這麼一番分析,衛折就從阿里信譽危機這件事情中被摘出來了。

就像裴瑤說的,不管誰去當阿里的總裁,信譽危機的事一定都會生,這是阿里的商業模式和戰略選擇所決定的。

誰攤上了,誰倒黴。

衛折作為阿里的總裁,他不站出來承擔責任,總不能讓馬老闆來承擔吧?

那可不行。

阿里沒了衛折,還是阿里。

要是馬老闆引咎辭職,那就嚴重了,阿里可能就因此走上下坡路了。

周不器讓裴瑤幫忙,找一些衛折的材料,然後,他就給馬老闆打過去了電話,“老馬,那個衛折怎麼樣?”

“啊?”馬老闆微微一怔,還以為這小子又要談雅虎的事呢,“衛折?怎麼了?”

周不器才不跟他拐彎抹角,“衛折從阿里離開,是給你背鍋了吧?”

馬老闆哼道:“這叫什麼話?他是總裁,他不承擔責任,誰承擔?我平時又不怎麼管公司的業務,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不器道:“阿里的這套模式,出現信譽危機是早晚的事,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阿里去拓展海外市場這麼困難,還不是這一關沒法過?”

馬老闆沉吟片刻,才平淡地道:“你說得對,阿里的這種交易平臺的模式,的確存在著很大的信譽隱患,很多商家都在製假販假,甚至是製造虛假訂單。這些都是問題。衛折是總裁,他如果真有能力,就應該把這個隱患在無形中化解。可他沒有,讓阿里的問題暴露出來了,還引起了公眾事件。”

“有道理。”

要麼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呢,周不器覺得馬老闆的這個視角也沒有任何毛病。

信譽危機的事件在衛折擔任總裁的期間生,這本就很能說明問題,要麼他沒能徹底化解,要麼他沒能向後拖延。

總歸在他任上生的事,就該他來承擔責任。

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無誤的。

就是馬老闆很會藉機行事,反正衛折要承擔責任,那就把所有的責任都甩在他身上,然後讓他離職。

給阿里留下乾乾淨淨、清清白白的家底。

馬老闆笑著說:“幹啥?怎麼問起他了?”

周不器道:“看見他給你背黑鍋,想打抱不平。”

“滾蛋!”

馬老闆覺得這小子混賬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