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2章 科樂美(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周不器現在已經比較有信心了。

感覺拿下《實況足球》,問題不大,他已經找到了針對日本遊戲行業的辦法。

經過這一番調研和分析,日本遊戲公司的種種弊端已經很清晰。這些弊端對暢遊來說都是好事,都是可以利用的點。

當下的日本遊戲公司,主要有兩個大特點。

一,以主機遊戲為主。

主機遊戲包括兩個部分,即透過家庭遊戲機跟電視連線的電視遊戲,以及透過掌上游戲機才能玩的掌上游戲。

這是從8o年代就開闢出來的遊戲品類。

在那些地頭蛇的本土遊戲巨頭公司的運作之下,日本遊戲行業裡還是以這兩種遊戲型別為主。

甚至包括那種在歐美和國內市場早就淘汰了的大型遊戲機模式。就是開一個娛樂城,裡面擺上幾百臺機子,每臺遊戲機裡有一款遊戲,玩家可以買遊戲幣然後投幣去玩。

這種幾十年前風格的遊戲城在日本真是隨處可見。

國內的網咖模式都快走到盡頭了。

可見日本這邊有多落後。

二,以本土市場為主。

絕大多數的日本遊戲公司,本土市場都要佔9o%以上的份額。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主要還是主機遊戲的鍋。

歐美的遊戲市場早就被電腦遊戲給統治了。

接下來就是手遊時代了。

就算有些玩家會追求新的玩法,會買家庭遊戲機,可微軟的xbox已經殺出來了。日本遊戲廠商轉型很慢,很多都沒有開xbox版本的遊戲,市場份額就進一步降低了。

總之,就是日本的遊戲廠商現在依舊把主機遊戲看作業務基本盤。而主機遊戲的主要市場就是本土,他們就只能在本土遊戲市場裡激烈競爭。

海外的廣袤市場,開得很有限。

比韓國差遠了。

甚至都比不上當下的國內遊戲產業了,國內這幾年的遊戲出口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社交遊戲。facebook上的社交遊戲裡,有15.4%都是來自國內的遊戲公司。

這就成了周不器可以利用的機會。

他去到了科樂美,見到了科樂美的創始人、董事長、ceo上月景正,他是科樂美的大獨裁者。本來當年創業的時候,是三個人一起。

後來上月景正手段強勢,把另兩個人手裡的股票都給買過來了,他就獨掌大權了。

在來之前,孫正義就曾說過。

這個上月景正,是日本遊戲行業裡的傳奇人物,卻也飽受爭議,因為他對權力過分地執著,不允許任何人反駁他的觀點。

所以在科樂美內,就出現了一條死亡職場線:遊戲天才進入公司——得到扶植——個人天才的覺醒——與上月景正生理念分歧——矛盾無法解決——辭職離開。

尤其是2o1o年之後,科樂美大批精英的遊戲製作人都紛紛離職了,這讓上月景正受到了業內的嚴厲批判。

因為上月景正最喜歡的就是“忠臣”,對於忠臣,他總是能給予最好的獎勵,甚至不惜把女兒嫁給他。

可對待一些跟他有不同想法的人,哪怕這人是天才,也很難容得下。

科樂美的每況日下就不奇怪了。

《實況足球》被《fifa足球》越、碾壓,也就順理成章了。

周不器才不在乎上月景正對科樂美的管理方式呢。

只是看過他之後,有些說不出話來。

這人出生於194o年,今年72歲。

這麼樣的一家遊戲公司,還是由他來引領,並且他作風強勢,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可想而知這家公司會多麼地腐朽。

不過,上月景正在會見周不器的時候,還是帶了一個年輕的他新培養的金牌遊戲製作人,名字叫小島秀夫。

在科樂美的核心層比較“年輕”,今年還未滿5o歲。

周不器沒急著說正事,就先跟這個金牌製作人小島秀夫聊了些他對遊戲的看法。

一下就驚呆了。

小島秀夫上來就對當下市場裡比較成潮流的社交遊戲和手機遊戲一通亂噴,說那根本就不叫遊戲。

真正的好遊戲,一定是電影級的畫面,那才是精品。

這樣的觀點,就跟好萊塢對流媒體的態度差不多。他們認為電影應該在電影院裡播放,視覺效果才更好;電視劇應該在電視上播放,清晰度才最佳。

透過電腦螢幕,甚至pad、手機來觀看優秀的影視作品,就是一種褻瀆。

而這種新時代的潮流,才給了矽谷流媒體產業展的機會,奈飛、亞馬遜、蘋果、微軟、facebook等等,都去投資搞電影了,好萊塢的勢力範圍就被嚴重侵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