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章 聯席的CEO(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周不器要做遊戲業務,並不是始於暢遊,其實紫微星國際這邊已經開始了,收購過寶開遊戲工作室。

可是,不管是寶開的《植物大戰殭屍》,還是收購得《憤怒的小鳥》《我的世界》,做這些遊戲本質上跟周不器的核心經營理念並不配套。

未來,是平臺型經濟的天下。

要做,就做“收稅型”的生意。

搞一個平臺,讓別人在這個平臺上消費,然後自己從中抽傭,透過“收稅”來賺錢才能穩妥持續,就像亞馬遜那樣。

朋友網、微博、微信這種其實也屬於平臺,搭建一個平臺,讓使用者們自己把內容上傳上來,然後透過使用者的內容去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這樣一來,流量就起來了。

流量多了,廣告商就多了。

遊戲不太一樣,這屬於直接下場。

所以周不器在國內佈局遊戲的時候,把JJ棋牌遊戲大廳和《三國殺》都轉到了暢遊名下。賺不賺錢不重要,關鍵是要形成業務和理念上的配套。

紫微星國際這邊成立了一個遊戲事業部,搞得風風火火,去年的財報非常亮眼,年收入達到了驚人的9.7億美元,淨利潤達到了4.8億美元。

其中,9o%是來自最核心的寶開工作室。

可以說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去年紫微星國際部這邊,營收最多、賺錢最多的就是遊戲事業部了。

這要得益於周大老闆的戰略設計。

在此之前,寶開在遊戲市場有一個主要的競爭對手Zynga。

在紫微星收購寶開之前,寶開已經被zynga打得滿地找牙了。Zynga抱上了Facebook的大腿,成為了Facebook開放平臺中最受歡迎的遊戲工作室。

周不器並沒有讓寶開效仿Zynga的策略,拾人牙慧的事情沒意義。

他選擇了一條很冒險卻前途無量的策略!

向移動端力!

把寶開過去這些年裡的經典休閒遊戲進行重新的設計、開,全部推出ios和安卓版,全力地向移動網際網路力!

然後,這個市場就爆了。

過去這些年裡,寶開工作室的積累太深了,有太多經典的休閒娛樂遊戲了。除了當前風靡全球的《植物大戰殭屍》之外,還有《寶石謎陣》《吞食魚》《書蟲大冒險》《寧波麻將》《德州撲克》《祖瑪》等等。

過去這一年,寶開的遊戲裡,光是蘋果端的下載量就達到了3.9億次。

現在還沒到全民免費遊戲的階段,正版遊戲的售價是o.99美元。

寶開去年的8.4億美元收入裡,1.7億美元是來自pc端,1.8億美元來自Facebook開放平臺,剩下的5億美元全部來自智慧手機。

連周不器也不得不感慨,遊戲這行真賺錢啊!

不過,歸根結底他還是不想帶領紫微星在遊戲領域親自下場,遊戲產品的邏輯跟網際網路產品的邏輯根本不一樣……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的選擇,就是暢遊。

上市之後,暢遊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很不好。

跟老張泡不泡女明星似乎關係不大,因為即便老張已經分手並且澄清關係了,暢遊的股價還在持續下跌。

股價早就已經破了。

這天,周不器把6器叫了過來,還有遊戲事業群的總裁唐·馬特里克。

主要說兩件事。

周不器道:“第一,紫微星對遊戲業務的規劃,還是應該朝著平臺型的模式展。”

6器表示支援,笑著說:“兩筆交易在有序進行,steam和基本都能拿下。”

steam就有點類似國內的浩方對戰平臺。

不過,因為國情的差別,steam在盈利方式上有著更多的渠道,是實實在在的遊戲平臺。不像浩方那樣只能靠廣告和賣外掛來賺錢。

就比如玩《使命召喚》。

國內的玩家,隨便下載個盜版的版本,就可以連線到浩方上玩遊戲了。steam就不能跟盜版遊戲對接,使用者先要在steam平臺上付費購買正版遊戲,然後才能玩。

還有一些遊戲,可能有內建消費,買一些面板、裝備、點卡什麼的,也會在平臺上花錢。

這些所有在平臺上的交易,平臺都會進行3o%的抽成。

遊戲越多,玩家越多,平臺經濟越活躍,“收稅”就越多。

則是一個影片網站。

因為youTube太強大了,小公司根本沒法競爭,就只能去主打差異化了。的設計裡,把影片內容進行了一定類別的劃分,分成了社交、科技、體育、娛樂、新聞、遊戲等頻道。

別的頻道其實都差強人意。

但是遊戲頻道一下就火起來了,成了全美最受歡迎的遊戲頻道,遊戲玩家會把一些炫酷的遊戲影片掛上來,跟玩家分享。

周不器看上的就是這個遊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