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區塊鏈金融(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科技產業就是矽谷的全部,時間長了,這個地區就會變成一個共同的大群體,就會陷入到群體性思考的困境當中。

??單一化容易故步自封,多元化才能爆出更大的創新力。因為創意很多時候不是來自本行,而是其他領域帶來的靈感。

??矽谷的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了。

??紐約就不同了,這裡是金融、廣告、傳媒、時尚等諸多產業的中心,有著豐富多樣的藝術文化場所,四通八達的交通,隨處可見的餐廳、咖啡館、劇院、酒吧……

??在矽谷,只要你西裝革履出現在雞尾酒會上,那麼大家都知道你是科技行業的從業者;可是在紐約不同,哪怕你已經在業內小有成就了,也沒人會知道你是做什麼的,這就是多元化的魅力所在。

??這就給人提供了一個旁觀者視角,可以去冷靜地觀察世界,而不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遊戲行業尤其如此。

??周不器的先知先覺,僅知道不多的幾款很知名的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憤怒的小鳥》《我的世界》《水果忍者》……沒有一款是來自矽谷,甚至都是來自芬蘭、瑞典、澳大利亞這種小地方。

??全世界都在學習矽谷,都在搞各種各樣的產業園。很多地方領導都是照貓畫虎,想一出是一出。倫敦、漢堡、巴黎都在搞什麼小矽谷,來企圖去跟矽谷巨頭競爭,哪有山寨版打贏原版的道理?

??周不器在矽谷運營這幾年,已經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矽谷這套模式的弊端了。

??再加上一定的先知先覺,就足以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了。

??以前的網際網路行業,是coy_o_a,就是看看外國有什麼好專案,然後複製到中國去賺錢;未來的網際網路行業,是coy_froa,是看看中國有什麼好專案,然後複製到國外來創業。

??就比如電商領域。

??國內的拼多多出現後,靠著砍一刀的打法,一路猛衝猛打,把阿里都打得很狼狽,如同商業奇蹟。

??後來國外就出現了很多模仿的產品,有的做得還挺不錯,比如i都有上億使用者了。

??可是好景不長。

??因為正版下場了。

??拼多多推出了一個海外版,第一個瞄準的市場就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美國市場。

??玩的也是在國內臭名昭著的砍一刀打法,然後就把美國人都玩傻了,都瘋狂了,如痴如醉地陷進去不可自拔,基本就是橫掃了整個低端市場,然後向亞馬遜的主陣地起衝鋒。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國內的8o後、9o後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了,這一代的企業家們可比老一輩們猛多了,他們都接受過最好的教育,都有過留學經歷,貫通中西,競爭的時候更容易取長補短;國內的市場飽和,為了創造出更大的收益,就只能盯上海外市場;在國內監管和營商環境越來越有緊迫感,去國外做生意反而會更容易……….

??不過,這都不是主要因素。

??根本原因,還是矽谷自身的衰落。

??矽谷這種地域性的單一化的產業結構,相當於所有人都處在一個井裡,都是井底之蛙看到的都是同樣的一片天空。所產生出來的群體性思維,就不會利於產業創新。

??後來他們也現了,用不了幾年,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紛紛搬出矽谷。

??像馬斯克這種狠人,直接就把總部從矽谷搬出去了。

??其他的谷歌、Fe、亞馬遜、蘋果

、思科、推特、領英這些大公司,則是紛紛採用了雙總部制,開始重點在紐約佈局,要藉著紐約這個多元豐富的大城市來重新改造整個行業的產業能力和創新思維。

??不過,現在才2o11年,矽谷的這幫人們還沾沾自喜地沉浸在矽谷科技浪潮的又一次時代蒞臨的喜悅中呢,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產業結構性的風險。

??周不器眼下正好有機會佈局紐約,就一定要抓住!

??還有四大因素的助推。

??一,紐約這邊為了吸引科技公司來這邊投資、展,給出了極好的經濟展補助和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矽谷的企業在紐約都有分公司,其實都是很小的辦事處,只聘請極少數的員工,絕大多數都是市場銷售人員,透過她們來更貼近紐約這邊的顧客。

??這顯然是不夠的。

??紐約市政這邊希望能夠有真正的科技人才落戶,高薪的科技人才可以給周邊的餐飲、房產、交通、娛樂等行業都帶來蓬勃的展。

??紐約高校裡每年可以培養出45oo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讓這麼多人才都流失到西海岸去,對東海岸的科技產業是巨大的損失。

??所以這一次紐約市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

??在紐約展科技產業,有錢!

??二,流媒體公司soify。

??在紫微星國際的支援下,soify的展非常快,瑞典小國根本滿足不了這款產品的全球化展的需求,甚至連英國都不夠了。

??紐約才是全世界的音樂中心。

??soify名義上的總部,可以繼續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可實際上的總部,一定要開在紐約才行,這裡才是音樂之都,才可以更方便地開展業務。

??三,紫微星環球已經完成對百代唱片的收購了,所有流程、手續都走完了,百代唱片已經正式成為紫微星環球集團的一部分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解決百代唱片過去這些年裡一直存在的頑疾,人員臃腫、效率低下、職場政治太複雜,英美管理層的派系競爭等等。

??百代唱片主要有兩大業務。

??一個是音樂業務,一個是行業務。

??音樂業務在倫敦,行業務在紐約。這種英美對峙、二強爭霸的格局,就讓百代唱片的內部非常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