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1章 中華酷聯(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張一明報出了一份資料來補充,“目前國內的智慧機存量大約是45oo萬部,95%是15-55歲的年齡層。這其中,65%是18-3o歲的年輕人。青少年使用智慧機,就都打遊戲去了。年長的人使用智慧機,更多的是商務人士,透過智慧機來進行朋友網的偷菜、拍照和視訊會議等等。”

周不器一聽就懂,“所以對微信來說,使用者群主要是面向18-3o歲的青年人。”

張一明笑著說:“對,這個人群的智慧機存量大約是3ooo萬。他們這樣的年齡結構,最能夠擁抱新時代的變化,也最願意嘗試移動網際網路的新產品。微信在未來兩三年的主要使用者群,就是這個年齡段。”

周不器點了點頭,就很滿意,“這是正確的產品思路,18-3o歲的年齡層在qq和he1o中做選擇時,往往會更傾向於he1o。這是微信和q信競爭的巨大優勢。”

郭鵬飛笑著說:“剛好,18-3o歲這個年齡層最有交友需求……嗯,異性間的交友需求。”

“靠!”周不器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說校花校草評選業務呢!”

為了讓校內網更有趣更有吸引力,當初周不器帶領校內網上線了校花校草的評選板塊。

就是把各個高校的俊男靚女們都列出來,讓大學生們投票去選“校花”和“校草”。

這個功能很受歡迎。

甚至評出來的“校花”有好幾個都已經進入娛樂圈了,收穫了不小的社會影響力。

1bs的功能是根據本地定位服務衍生出來的一些功能,對微信來說,主要就是即將推出的“附近的人”。

想要“附近的人”這個功能有著足夠多的可玩性和豐富性,就一定要優質的“內容”。

什麼是優質的內容?

當然就是俊男美女。

一個智慧手機使用者下載安裝了微信,開啟附近的人……猛然現,周圍5公里之內,竟然有這麼多的大帥哥,這麼多的大美女!

這吸引力一下就出來了。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很1o的功能,但1o不1o不要緊,關鍵是要抓住人性!

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大特性就是抓人性,誰抓得準、抓得狠,誰就能脫穎而出。

facebook、qq、校內網、朋友網……包括前世的微信、陌陌、抖音、snapchat、鬥魚、虎牙、p站、91等等,基本都是圍繞著男男女女這點事來做產品,然後脫穎而出。

張一明道:“我跟鵬飛溝透過了,打算投入1個億來推進這件事,採購1萬-2萬部astermini,然後免費地放給校花校草榜單上的那些大學生,透過這種方式來提升附近的人這個新功能的可玩性,作為種子使用者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周不器覺得這個思路挺好,花1個億能把這件事做起來,那就很不錯了。

前世陌陌推出的時候,展也很快。

主要採用的也是類似的思路。

陌陌的團隊花錢僱了一群空姐、模特、酒吧氣氛組、紅燈區姑娘、娛樂圈的邊緣外圍等一批漂亮的女孩子,然後就一炮而紅了。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前期性質,導致這款產品直接走在了鋼絲線上越來越擦邊球。

後來也出現了一批類似陌陌的產品,上面也有很多漂亮姑娘,讓很多男性都趨之若鶩地跟了上去,其實很多也是花錢僱的。

女人愛美,可以從女人身上賺錢;孩子要學習,可以從孩子身上賺錢;老人要健康,所以可以在老年人身上賺錢。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從男人身上賺錢?

找到了這個需求,賺大錢的機會就來了。

很多網際網路產品,都是圍繞著這個需求點來設計、開。

紫微星的微信肯定不能搞,異性之間的交友這很正常,青春期的荷爾蒙之下,男孩女孩都喜歡那種輕舞飛揚、小鹿亂撞的感覺。

可是不能往下三路走。

絕對不能找什麼模特、外圍、夜店女當種子使用者,否則產品的屬性直接就定死了,就很難向著更大的公共視野去拓展了。

郭鵬飛、付紅亮找到的這個“校花”、“校草”的思路就很好,圍繞著大學生來運作。就算有一些大學生經不住誘惑,也會做一些出格的事……但性質不同,他們這是交友,不是交易,至少絕大部分都是交友。

這樣一來,產品的品牌就不會太1o,不至於像後來的陌陌、探探那樣讓很多正經人“聞之變色”。

周不器接著說:“既然要免費送智慧手機,就要儘可能多地利用好資源,看看其他的產品是否也有這樣的需求。另外,在尋找校花校草的時候……校草的意義不大,主要是校花就行。這一類的交友類產品,女性使用者才是核心。”

接下來,郭鵬飛又介紹了“4+3”策略中4條正向策略的其他3條。

分別是運營層面,集團層面和市場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