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3(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受制於前世企鵝搞出來微信一統江湖的影響,周不器對此就特別重視。

這一世,紫微星搶注了信,其實就換個名字而已,背後的資源和運作方式沒有任何變化。

在周不器看來,企鵝推出的這款q信,已然成為了紫微星在佈局移動網際網路的這個初期階段的最大對手!

別看紫微星現在的業務紅紅火火,可這都是假象,是站在pc網際網路巔峰時期表現出來的烈火烹油。

百度也很紅火呢,又能怎樣

一定得追隨時代,跟上時代才行。

信的對決,其實就是紫微星和企鵝在佈局下一個時代的大戰。用當下的眼光來看,並不起眼,也就是兩款小產品而已。

可是周不器知道,這關係到了紫微星未來的生存和展。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為了把“微信”做起來,周不器賦予這款產品極高的規格,甚至以這款產品的名字成立了一個大事業群——微信事業群。

要知道,這個事業群裡還有he1o和朋友網兩大紫微星最重要的產品,而這兩款產品要作為服務微信生態的存在。

可見周不器對其的重視。

這還不算,微信這款產品的產品經理,直接就是由事業群總裁郭鵬飛兼任,規格極高,能夠享有的資源也最多。

相比較之下,郭鵬飛、付紅亮等人則相對輕鬆。

人到齊了,開始開會。

郭鵬飛很輕鬆地說:“先做一個通報,截止到2o11年的1月3號,萬。其中,ios端是248萬,安卓端484萬,塞班端是52o萬。類似的產品國內當前有17款,最主要的兩款競爭對手就是米聊和q信。其中,米聊的使用者是22o萬,q信的使用者是14o萬。飛信在智慧手機端有18oo多萬使用者,不過國企的產品不足為慮,不在考慮之中。”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資料,張一明笑著說:“畢竟我們的產品推出的時間更早,搶佔了市場的先機。”

孟厚坤對此持謹慎的態度,“微信的優勢,只是因為推出的時間比米聊和q信更早。q信比米聊推出的時間晚了4個月,上線一個多月就已經有14o萬的使用者了,可見增長的迅猛。”

郭鵬飛笑了笑,“沒那麼緊張。”

張一明認可,語氣同樣輕鬆,“就目前的各層面形勢來看,微信在每一個層面都佔據著很大的優勢。”

“手機qq呢”周不器一臉嚴肅,“這可是手機端最強勢的產品,甚至比uc瀏覽器還強大,必須要小心警惕。”

手機qq可太厲害了,都已經出現六七年了,堪稱國內手機端安裝量最高的一款產品。

這也是q信最強大的背後基礎。

信背後有qq,而he1o和qq目前的規模差不多……乍一看,信的平臺基礎是相同的。

其實不是。

信都是手機端的產品,引流主要是依靠手機端產品才行,而手機qq在這個領域強無敵。

付紅亮對此解釋道:“產品特性不同,手機qq的主要使用者群是青少年,尤其是以中學生為主。簡訊太貴,又沒有認識到飛信的好處,所以長時間地使用手機qq。大學生和其他群體使用qq,主要都是在電腦端。”

郭鵬飛笑著說:“而電腦端有he1o的強勢競爭,qq更在乎的是娛樂屬性,he1o更在乎的是傳遞訊息屬性。信的產品特性,其實跟手機qq的定位並不相符,更多的是傳遞訊息的屬性。信這類產品,要取代的是簡訊,而不是手機qq。”

周不器搖搖頭,“你們說得都對,但有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就是手機qq對q信有著更強的使用者引流功能。”

這個小會議一共就只有6個人,分別是周不器、張一明、賀陽、郭鵬飛、孟厚坤和付紅亮。

然後就分成了兩個派系。

微信內部的人,比如張一明、郭鵬飛、付紅亮都表現得很輕鬆,都充滿了信心;並沒有參與到微信的設計、管理和運營的周不器、賀陽、孟厚坤三人,反而是謹慎、嚴肅充滿了擔心。

果然,張一明表現得很輕鬆,“即便是這樣,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企鵝內部的競爭也很激烈。”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