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可控的流量才是流量(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前幾年,周不器的層次不如老馬,所以交往的時候還比較收斂。現在不一樣了,他的層次已經隱隱過老馬了。

尤其是最近,他在美國搞風搞雨,拉起來了兩支私募基金,又把歐洲足壇攪動起來,這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就大大增加了。

在老馬面前,周不器就愈地坦然,而且強勢了,“老馬,咱也別藏著掖著了,我現在算是想清楚了,我是被你給忽悠了!”

馬老闆一頭霧水,“你在說什麼?”

“百度和淘寶的競爭啊。”周不器撇撇嘴,“一開始,業內同行……包括我,也都認為百度和淘寶的競爭裡,淘寶是處於劣勢地位,是被動地一方。百度因為要做百度有啊了,所以淘寶才不得不跟百度決裂。”

馬老闆神色嚴肅,“這的確是事實。”

周不器道:“是啊,這就是你的高明之處,透過事實來掩蓋更深的目的。在百度和淘寶這件事情上,淘寶從來就不是被動的一方。恰恰相反,是淘寶佔據著主動,是淘寶在主動封殺百度!”

“你這又從哪聽信了風言風語?”馬老闆有些好笑,搖了搖頭,“封殺了百度,失去了流量獲取渠道,對淘寶有什麼好處?是他們做c2c的有啊,我也是沒辦法了。”

周不器道:“在廣告競價這件事情上,百度和淘寶是強競爭關係。一旦網民形成了‘購物先上百度進行搜尋’的習慣後,百度就掌握了購物的入口,與此同時商家就會到百度去投放競價廣告,而淘寶因此會淪為一個成交中心。這件事,本質上就是百度和淘寶對流量的定價權之爭。淘寶需要在百度的流量份額和心智份額比較小的情況下將其扼殺在搖籃狀態,自己獨享購物競價廣告的全部利潤。”

馬老闆當然不承認,眨眨眼,笑著說:“聽你這麼說,好像也有些道理。”

周不器淡淡地道:“如果一般性的電商平臺,易貝、亞馬遜、京東、拍拍等等,的確很需要流量。可淘寶的區別就在於你的野心太大,你需要的不是流量,而是可控的流量。一旦淘寶的商業關係在百度上變成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搜尋關係,淘寶就失去了對流量和商業關係的控制,這是隱含的巨大風險。”

“有趣。”

馬老闆面帶微笑,既沒反駁,也沒承認。

別的同行可能感受不到,但周不器作為泰山會的一員,他太清楚這其中的邏輯了。在泰山會里,大家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柳老總轉,學習他的那一套企業哲學。其實也不只是泰山會了,全國的企業家都在學。

可這就有問題了。

學習聯想,就可能會出現聯想這種商業模式遭遇的困境——沒有核心技術。

這一點,柳老總私下裡沒少抱怨,說美帝不講信用,各種晶片、硬碟、儲存器的價格變動很大,導致聯想電腦的成本壓力很大。

這就是不可控。

命脈被別人掌握著呢。

有些比柳老總更優秀的企業家,就會從中吸取教訓,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要足夠地獨立、可控,免得以後做大做強了被人卡脖子,利潤都被不可控的因素給攫取了。

就比如最近,柳老總又要出山了,要二次執掌聯想。在經濟危機之下,聯想今年遭遇了十幾年來的第一次虧損,虧了好幾億美元。

可資料顯示,聯想電腦在全球的銷售量並沒有下滑,為什麼虧損?因為利潤都被攫取了。

經濟危機,美國的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巨頭們為了穩定股價,都在漲價,這就導致聯想電腦的成本大大增加。可電腦的銷售模式是先簽銷售訂單,拿到貨款、貸款後再採購元器件、再生產。這就導致電腦真正的市場價,可能比成本價還低。

這就是巨大的隱患。

從聯想來說,這是缺乏核心技術。可是從更高的層面來看,這是商業模式上的缺失,一家偉大的企業在核心業務上一定要自主可控。

就比如影片流媒體平臺奈飛,生產自制劇,自產自銷,自主可控,潛力無窮。可是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要深度依賴三大音樂集團,被人家掌控命脈,未來的運營上就一定會出問題,會遭遇聯想般的困境。

又比如老馬。

原來他早就吸取經驗在行動了,要消除不穩定因素,要打造自主可控的大淘寶。

周不器道:“流量不重要,可控的流量才重要。不過我有點奇怪,百度和微點有什麼區別?微點的流量你就很相信了?”

馬老闆笑道:“你不是說要把紫微星打造成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網際網路平臺嘛。”

周不器點了點頭,“你果然沒少研究我。”

“百度一定不能合作。”馬老闆嘆了口氣,語氣很堅定,“前幾年,淘寶大部分流量都是從百度來的。這沒什麼,我也沒太關注,我相信一開始校內網的流量也是從百度來的。”

周不器承認了,“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