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都捐了(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周不器接受了6器的方案。

美國這邊的福利保障體系遠遠不如歐洲、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一些達國家,主要就是靠商業保險來補充,比如失業保險。

而且,被解僱之後,還可以從公司手裡拿到一筆至少3個月薪水的離職補償。

正常來講,還是有保障的。

可眼下是特殊時期。

裁員之後,很大一部分人就找不到工作了。

比如《僑報》裡還有一則人物訪談,說是一個華人工程師在思科工作,8月份的時候被解僱了。他是個中層管理,很聰明,意識到了形勢不對,也不找工作了。

因為根本找不到。

就跟國內取得了聯絡,做起了地板生意,從國內進口地板,在矽谷這邊銷售。次貸危機之下,房子都賣不出去了,裝修用的地板銷量銳減。很多地板商都破產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靠著國內物美價廉的地板,把為數不多的客戶籠絡起來,反而獲得了利潤,賺得比以前打工還多。

很多人沒有這樣的商業智慧,就很難辦。

必然會誕生一波矽谷人才的回國潮。

矽谷看不上的人,回國內一般都是搶著要。不是說這夥人技術水平多麼高,而是經濟危機之下國家有補貼。補貼有許多標準,多少博士、多少海歸之類的要求。這種矽谷回來的“大神”越多,領到的補貼就越多。

所以,這三類人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慈善基金幫助的。

一,大公司出來的;

二,有商業智慧的;

三,願意拉下臉回國的。

在美國成就很高,榮歸故里,這很容易、很風光。可是很多年輕人剛來美國,還想艱苦打拼一番呢,不願意灰溜溜回去;很多年紀大的都成家立業了,朋友關係都在這邊,孩子也在這邊上學,回國有諸多不便。

更重要的一點,這個慈善基金針對的是整個亞裔。

華人有退路,可是越南裔、馬來裔、印度裔、中東裔、泰國裔,包括日本裔都是沒退路的,他們回不去。

要從中選擇弱勢群體來幫助。

原公司破產了,無法領取到離職補償,靠著那點失業保險,恐怕連房貸都還不上。

亞裔是矽谷的中流砥柱。

5o%的技術類工種,都是亞裔人。

眼下的金融危機,就是紫微星抄底的機會。不僅是生意上的抄底,也是威望和企業形象在亞裔群體中的抄底。

這個時候雪中送炭,給他們心中建立了好印象,以後紫微星在美國招聘人才時候的競爭力,面向別的族裔肯定還是比不過微軟、谷歌、亞馬遜這些本土巨頭,可是對亞裔的吸引力能夠獨佔鰲頭。

周不器馬上想到了什麼,問道:“如果紫微星只面向亞裔招聘,會有影響不?”

“只吸引亞裔?”

“對。”

“從運營和技術角度來看,完全沒問題。亞裔遠比想象中的強大。可別的方面就有影響了。”

“種族方面?”

這是周不器最頭疼的一點。

6器略微猶豫,拿捏不準,“也不好說。如果是一家企業只招聘白人,這肯定是種族歧視。如果一家企業只招聘黑人,這不是種族歧視。因為黑人是少數族裔。亞裔也是少數群體,按理說是可以的。可這裡是矽谷,亞裔不能按少數群體去理解。沒必要冒險。一旦真出事,就是大問題。”

周不器點了點頭,“那就別太作區分了,控制好企業文化,儘量別培養小圈子排擠人,不管是華人還是印度人。”

6器對此很輕鬆,笑道:“只要不涉及非洲裔,別的族裔都沒問題。現在的難點,主要都在你這邊。你這個亞裔慈善基金,能有多大的控制力度?”

周不器一揮手,“不聽話的不邀請!”

在美國想搞一個慈善基金很容易,幾天就能申請下來。現在主要是想拉攏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必須有一些大公司高管。

讓他們參與進來擔任亞裔慈善基金的董事,既是監督和公信力的表現,也能利用他們影響力,拉攏更多的人進來。

一起把蛋糕做大。

眼下最重要的是就是解決矽谷亞裔失業的問題,對一些沒有離職補償和生活壓力特別大的人,每個月提供1ooo美元的救濟金,可以扶持3-6個月。

當天晚上,楊志遠就在家裡組織了一場社交活動。

周不器、6器和甄妤都去了,也包括吳京華的太太劉樂。現在的形勢很不好,請來的律師也說了,吳京華凶多吉少。

加州是有死刑的。

吳京華夠嗆!

劉樂的眉宇之間,流露著掩飾不住的哀愁。好在她是個堅強的母親,為了三個孩子,她也要把這個家扛起來。

周先生邀請她來擔任亞裔慈善基金的董事,可以說是天大的恩惠。

這場活動,主要是介紹幾個人認識。

常春藤達特茅斯學院的韓裔校長金墉、百事可樂的印度裔女ceo英德拉·努伊、谷歌的印度裔副總裁索納爾·沙阿、華裔風險投資人李錄、net的華裔主持人凌志慧、kkR風險投資基金的韓裔副總裁約瑟·巴等17個亞裔精英。

最讓周不器欣喜的,是三個hu1u的高管,一個是席技術官埃裡克·馮,一個是副總裁尤金·魏,一個是hu1u的企業傳訊部總監、埃裡克·馮的妻子克里斯蒂娜·李。

這三個人都是華裔。

而且,他們三個都是hu1u的創業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