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種地

作品:《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

過了一週,李知微和王繼業就開始去縣城賣東西。

李知微口袋裡的錢也一天天的多起來,細數一下,李知微手裡已經有萬千多塊錢了。

妥妥的萬元戶。

不過這些錢對李知微來說還遠遠不夠,她還想去北京買四合院,去上海買小洋樓,去深圳買地,去三亞買別墅……

人嘛,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都實現了呢。

李知微和王繼業的買賣熱火朝天,時間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月中旬。

到了種水稻的時節。

李知微也不好天天不上工,偶爾也會去水稻田裡插秧。

她畢竟是下鄉來建設農村的,不幹活說不過去。而王繼業就沒這個顧慮了,見天的往縣裡跑,賣東西。

對於李知微來說大米飯倒是常吃,但是這個插秧她是一點也不會。

而且現在這個時候也沒有靴子穿,更沒有防水手套。

插秧的時候就得光腳下水,徒手去插。手和腳一整天都泡在泥水裡的,被泡的都是褶皺,而且一會下來身上就濺的一身的泥水。

從前不懂詩中所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這些時日可是完全體會到了詩中之意。

李知微現在吃飯可是一點都不會浪費的。

上陽村的水田並不多,種了一個星期也就差不多了。

等種好了水稻,就開始種玉米、黃豆、土豆了。

土地已經一隴一隴的翻好了,只需要刨坑,把種子扔進去,然後埋土就可以。

這個活都是兩人一組,一個人刨坑,一個人種。如果刨坑的那個累了,兩人就換一換接著種。

李知微自然和孫梅梅一組了,跟別人一組別說別人不樂意,她倆也很有壓力的。

得跟上別人的度,那得多累啊。

她倆一組正合適,合適一起磨洋工。

最近天暖和了,村民都不窩在家裡了,李知微和梁嶼安為了避嫌很少見面了。

等晚上下工吃過飯,天黑透的時候,梁嶼安才敢悄悄的去見李知微一面。

他倆的關係註定是不能公開了,每每想到這,梁嶼安心裡都感覺痛恨,痛恨那些把他變成這樣身份的人。就這麼下去,也不知道他和李知微兩個人能不能有結果。

就很惆悵。

李知微心態倒是很好,因為她知道以後是什麼情況。只是她是不能跟梁嶼安明說,就只能多寬慰對方。

——————

日子就這麼平淡的過著,王繼業頻繁去縣裡的行為讓不少上了歲數村民都覺得他不務正業。年輕的則都是羨慕他天天都可以騎著腳踏車出去溜達。

流言自然也傳到王家人的耳朵裡。

好在王家人都不是多事的人,對於不上工還吃飯的王繼業並沒有不滿。

至於老二媳婦她想多事她也沒底氣,人家王繼業吃的喝的都是他老子掙的。

但是大隊長作為王繼業的老子,他很有意見。

想他勤勤懇懇一個人,大兒子、二兒子也都是能幹的,怎麼到了小兒子就跑偏了呢。

於是等到某天晚上,吃過晚飯,大家都各自回了屋,主屋就剩下大隊長夫妻和王繼業的時候,大隊長就開始教育起王繼業來。

大隊長問他天天不好好幹活出去都幹啥,是不是跟村裡的混子混一起去了。

王繼業不知道該不該說,就給他媽使了個眼色,讓他媽上。

大隊長媳婦知道這事瞞不不了多久的,就湊到大隊長跟前悄聲說了王繼業和李知微做買賣的事。

大隊長頓時臉都青了,被嚇的。

做生意這事可了不得,他媳婦咋不管管,咋就說的這麼輕鬆。

大隊長媳婦就跟大隊長秉燭夜談了一宿,這才把人勸住了,讓他以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天下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自此,王繼業和李知微倆人又多了一個掩護者。

喜歡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請大家收藏: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小說網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