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作品:《帝姬千千歲+番外

臨淵心裡清楚,倒是並不介意。這些小處的好處算計,他素來以為由得下面的人去爭便好,既然能讓青麓過得舒服些,那這些事究竟是誰做的、好處由誰得到並不重要。因而他也簡短地如實回答:

“帝姬平素吃食並不挑揀,不要過於油膩便好,只是讀書時喜好蘇合香,還望公公照應。”

那太監如獲至寶般喜笑顏開,連連稱謝。

這便是剛剛踏入宮中的第一個時辰,細微到極致而又彼此勾結成網的心計陰謀,上至皇權王位,下至錙銖寸縷,便已經無聲無息地從各個角落滲入過來。不如皇宮,便永遠不可能知道,這個世上的人能為了一點點蠅頭微利算計到何種地步,這天下的人有能為了手中權勢對自己的同類犯下何等觸目驚心的罪行。

轎子外面先是有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不多會,轎子便停了下來,有一聲尖尖細細的聲音:“奴才見過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青麓聽得出這聲音是武帝身邊的一個小太監景榮,便掀開轎簾:“公公多禮了,不知公公特地前來所為何事?”

景榮恭敬地道:“陛下正在處理政事,不方便接見殿下,念及殿下旅途勞頓,讓殿下先行回思怡宮休息。”

青麓稍稍皺眉,武帝這個時候在處理的“政務”,自然是要查,什麼人居然能如此肆無忌憚地在堂堂京城之中調動如此規模的殺手。而蓬萊店兩位主事者居然都在這京城之中,即便蓬萊店有規矩不得殺皇親,武帝此刻也不得不提防可能得意外,只怕也已經忙得焦頭爛額。即便如此,武帝又有多少是因為不願意見她,亦或者說,不敢見她?。

她的宮殿,叫思怡宮。這是因為秦姜皇后曾經的寢宮,名字叫鳳怡宮。歷代皇后所居住的宮殿皆叫鳳儀宮,獨獨秦姜皇后不喜歡“儀”字,便改成了“怡”。而思怡宮,莫不是思念秦姜皇后的意思麼?

青麓心中稍稍淒涼,秦姜皇后,始終是一根刺,這根刺在這裡一天,他們便一天不得安寧

“殿下,殿下!”一個小宮女喚了青麓兩邊,青麓才回過神來,聽她道。“殿下要直接回思怡宮麼?”

青麓猶豫片刻,才道:“不,先去長樂宮。”

“是,殿下。”小宮女恭敬且謙卑地退回了轎子後面。青麓稍稍怔忪,這是宮中,她說的話,便是無可辯駁的命令。這些宮女太監不是臨淵,不會詢問她的原因,也不會關心她是不是高興。他們如同這世上最為冷漠而精密的器械,在她身邊。

他們都不是臨淵。這個認知忽地讓青麓背脊發涼。臨淵,臨淵,她極力不想讓臨淵過多涉入這件事,然而總有一天,臨淵會知道她是如何冷血地弒殺了自己的親兄弟。到那個時候,那個讓她不要殺人的臨淵,會不會也會如同鏡言先生一般離她而去?到那個時候,她身邊還會還剩下誰?這些宮女太監麼?可是他們,都是不是臨淵啊。

長樂宮是太后的宮殿,本也應當是雍容華貴的地方。只是這一路,卻冷清無人,簡直有些淒涼起來。

前朝末年驕奢淫逸,大興土木,宮殿建得豪華而恢弘。本朝初定不過二十餘年,自然不適宜重修宮殿,因而也就直接使用了前朝的宮殿。然而前朝宮中妃嬪媵嬙、王子皇孫數目眾多,因而宮殿甚是繁多。而到如今,還住在這皇宮之中的人數少了,自然顯得偌大的皇宮冷冷清清,近乎淒冷。

文帝在位時,宮裡還有二十餘位妃子和一干美人,加上暫居東宮的楚王和他的家眷們,也勉勉強強算得上熱鬧。

然而楚王身死,文帝五年前也終於去世,一干妃子都被武帝趕到普聖庵出家為尼,大多文帝的皇子皇女也都已經離開宮中。而武帝自己的後宮,除去秦姜皇后與史德妃已經不在,如今尚在的只有李貴妃、楊淑妃、謝賢妃,以及兩位昭儀。武帝子息算不得繁盛,再加上皇長子皇長女皆不在宮中,宮中便愈加顯得空曠起來。

長樂宮在皇宮的最東面,越是走得遠,轎子外面就越是寂靜。待轎子停下的時候,青麓透過珠簾看出去,已然是一片荒蕪了。

有宮女為她掀開轎簾,恭恭敬敬地道:“恭請殿下。”

青麓踏出轎子,舉目望去。轎子停在長樂宮門口,那原本該雍容華貴得長樂宮,並無絲毫裝飾。清簡得宛如民宅。通報的太監一路小跑上了長樂宮高高的臺階,隱約能聽到宮裡傳來唸佛的聲音。

太后在被文帝被軟禁之後不久,便在長樂宮中設了佛堂。

太后這一生,不可謂不艱辛,先是被指腹為婚,硬塞給一個已經有了心上人的人做正妻。丈夫恨她,丈夫寵愛的妾,後來的盧貴妃更加恨她。宅中家裡,為了兒子,為了孃家,既要提防明槍暗箭,又要對著婆家忍辱負重。

好不容易當上皇后,自己的兒子為了丈夫出生入死,卻因為丈夫痛恨自己而不能成為太子。沒過多久,她又因為勸諫日漸沉迷享樂的文帝,居然被一頂轎子,連帶著名下的一個並非親生、年幼的小女兒一起送到了平碩王府。

太后她生平坎坷,卻為人豁達,即便在平碩王府也能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然而,她捧在手心裡的孫子,卻被楚王姬名綁架,生生折磨得了半死才還了回來。

因而,終有一日,她的兒子成為皇帝,告訴她,她今後再也不用受苦之後,她已然心力交瘁,再無一絲爭鬥好勝之心。她在自己宮中設了佛堂,從此吃齋唸佛,只願為自己的兒孫祈福。

作者有話要說:青麓終於進宮了……可喜可賀啊可喜可賀……

☆、放下

如今陪伴在太后身邊的,是謝氏賢妃謝青。武帝登基後不久,已經有七個月身孕的謝青卻莫名其妙地流產,迫於當時謝家正在外遷,情勢不穩,談不上追究究竟是什麼人所害,居然連告訴武帝不是自然流產都不敢,只能銀牙咬碎往肚子中吞。流產加上傷心過度,居然一時間病重垂危,所幸秦姜皇后的侍從全力施救,才保住性命。然而性命雖然保住了,身體終究是受了極大的損傷,她畢生都不能再孕育孩子。

痛失愛子又失去了生育能力,宮廷傾軋終究把這個年少的女子最後的熱情生生磨成死灰。她在身體能動後不久,便給武帝上了道書,說自願搬去長樂宮陪伴太后,吃齋唸佛。

然而太后卻不曾讓青麓完全跪下來就一把把她拉了起來,死死地抱在懷裡,絲毫顧不上太后的威儀,竟是壓抑不住地放聲大哭起來:“哀家這苦命的孫女啊!你可算是回來了!”

皇家素來親情寡淡,父子反目、手足相殘只怕佔了大多數。同樣也正因為如此,皇家之中,一份數年不變的親情便顯得彌足珍貴,甚至讓人難以釋懷。

也不知是不是人年老了皆是如此,太后是個頗為嘮叨的人,尤其大喜之中,更是興奮。她絮絮叨叨地說著青麓和青梵小時候的事情。太后其實對秦姜皇后的事情並不清楚,也不知道青麓和青梵這些年並沒有呆在青梵的封地青州,因而絮絮叨叨的內容聽起來幾乎有些滑稽。然而青麓卻握著她的手,聽得認真,眼中神色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