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慢火汆丸子(第1/2頁)

作品:《諸天裡的美食家

茄盒的肉餡做完,就等於炸茄盒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別看茄盒名字好像和藕盒一樣,製作方式也差不多,可是因為材質的原因,茄子可比藕好處理多了。

看上去蓮藕的材質更硬,好像是更好下刀,然而因為硬的同時且脆,藕在切的時候會對一般的料理人更顯困難。

下刀如果手法不夠,切蝴蝶刀的時候,哪怕是沒有切斷,後續在進行切斷的那一刀的時候,也有可能因為藕質地太脆,造成蓮藕的斷裂。

所以很多時候製作藕盒時,新手乾脆就是先切藕片,然後藕片合起來製作藕盒。

雖然味道上沒有什麼太多的區別,口感上的差距就大了。

可茄子就不同於蓮藕了,雖然軟很多,韌性卻也強了不少,切蝴蝶刀的時候,往往不用擔心太多。

而新手練習的時候,要是怕切斷,在茄子的兩邊各放上一根筷子,刀斜切的同時,切到筷子上就恰好夠深又不會斷了。

不過這對趙悠乾來說就毫無必要了。

別看茄子的數量不少,他切的度可是更快,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一根茄子就被切成了茄片,仔細看去這大概三厘米的茄片中間還有一條細細的縫隙,深入內部,呈現一個口袋的樣子。

這也就是後面塞肉餡的地方了。

製作茄盒算是比較簡單的快手料理,也是趙悠乾看著食客不少,先做出一道菜給他們吃一會,或者用來佐酒。

茄子和肉餡做完,塞肉餡的活趙悠乾就不必自己上手了,自然有打下手的張小凡代勞。

因為塞肉餡不同於前面的這些工作,塞多塞少其實並不影響茄盒的味道。

雖然也有人說肉餡要恰到好處,可是每個人對肉餡的要求都不同,你怎麼尋找這個平均值呢?

這不過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愛好的事情,只要可以保持茄子不被肉餡塞破咯,其實都算是恰當好處的肉餡量。

所以趙悠乾也就可以放心的把這一步交給張小凡來做。

他就開始處理茄盒另一個關鍵點!

麵糊。

要知道炸東西,趙悠乾也在諸天小館做了幾次了,可是次次都有些微妙的不同,不同在於就是麵糊的粉的選擇。

這次趙悠乾用的就是比較不會出現在北方料理裡的澱粉,不是一般的玉米澱粉或者土豆澱粉,而是紅薯澱粉。

紅薯澱粉的好處就在於,只要摻雜一點點的低筋的麵粉,它就可以做到酥脆而不軟塌,哪怕放冷了也是如此。

更加重要的是,它炸出來的麵糊口感是脆硬但是輕薄的。

對於油炸一類的料理來說,這就可以減輕許多的油膩感。

七分紅薯粉,三分低筋麵粉,不用放雞蛋,就這麼一點點的放冰水慢慢的攪拌,攪拌到沒有顆粒,然後再過篩成液體狀態,可是筷子一伸進麵糊裡提起來,就可以看到一條白色的細線落下。

這樣的麵糊就是恰當好處。

可以扒附在炸物上,又不會堆積太多在炸物上,算是炸東西最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