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事實證明,面對歐洲強國,俄國賴以支撐的完全是廣袤的國土和糟糕的交通條件,或許還要加上單純樸實計程車兵,但是這些阻止不了俄軍的慘敗,軍隊整個系統大大落後於德軍,是俄軍慘敗的主要原因。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利用新組建的第三裝甲軍,在三天內突破俄軍防線,堆積在前線的五十多萬俄軍潰不成軍。尼古拉二世想象中的激烈對攻和拉鋸戰沒有出現,在第一天,俄國人苦心積攢的兩百多架飛機就被德國空軍屠戮一空,雙方飛機的效能差距不是很大,但飛行員的素質的代差無法抹平。德國飛行員在西歐經受了大量磨礪,無論是單機作戰還是編隊作戰都更勝一籌,而且德國空軍佔據數量上的壓倒性優勢,福克ii型戰鬥機源源不斷的開赴前線,最新式的福克iii型戰鬥機過兩百架。

俄軍上層充斥著腐朽和無能的將領,經歷過實戰並目睹新式戰鬥形式的將軍大多在遠東地區,其餘大部分將領秉承步兵為主的戰術,甚至使用大量的騎兵向德軍裝甲部隊動反擊。幾百輛坦克卻被安置在各個防禦節點充當固定火力點,步兵防線被德軍衝破後,後方的部隊囤積地點毫無防備,再加上空中轟炸和德軍進攻度太快導致的指揮系統混亂,俄軍失敗不足為奇。有的部隊甚至接到了反擊的命令,在前往前線的途中被突然出現的德軍沖垮,他們極端不適應德軍的進攻方式。

幾道防線接連失守之後,俄軍將領得到了聖彼得堡的命令,此時的形勢已經嚴重惡化,尼古拉二世還認為自己的部隊數量龐大,要將德軍趕出邊境地區。奉命堅守並反擊的前線將領不敢違背皇帝的命令,結果就是更多的部隊被送入德軍進攻線路上,成為德軍的戰績,士兵則成為德軍的戰俘。

數以十萬計的戰俘成為德軍推進的主要障礙,他們不得不分出大量的部隊看管押解俘虜。值得回味的是,俄軍波蘭集團軍中主動投降的部隊非常多,他們是本地士兵和將領組成的部隊,因為沙皇俄國苛刻的民族政策,導致本地波蘭人極度反感俄羅斯的統治,反而對侵略者德國表現出不錯的好感。這一點被得到訊息的施裡芬敏銳的察覺,並下令善待波蘭人和被俘的波蘭士兵,這個命令使德軍的推進度更快,並導致幾萬名波蘭士兵成為德軍的僕從軍。

進攻第七天,北方集團軍群將四十多萬俄軍包圍在以華沙以東地區,巨大的戰果讓德國人欣喜不已,他們知道以裝甲部隊為先導的新式戰術,也就是小毛奇所稱的閃電戰威力巨大,但閃電戰帶來的成果還是出了他們的想象。

要知道包圍圈中的四十多萬俄軍大部分是常備兵力,也就是所謂的俄軍精銳,屬於戰前俄國動員兵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失去了這四十多萬精銳,俄軍將元氣大傷,而且俄國將註定失去對這部分精銳的控制權。包圍開始後第六天,俄軍將領率領波蘭集團軍向德軍將領投降,每天都有幾萬人的損失讓俄軍將領心力交瘁,沒有希望的戰鬥和尼古拉二世嚴厲的威脅讓俄軍將領不想繼續抵抗下去。

五天後德軍北方集團軍群輕鬆的佔領華沙市,並逐漸控制俄屬波蘭全境。在其他方向,德軍的進展同樣順利,甚至過了北方的進展度。南方集團軍群攻入烏克蘭境內,小毛奇的第一集團軍充當先鋒,最精銳的第一裝甲軍一天推進上百公里,沿途摧毀所有俄軍防禦工事,其進攻過程幾乎就是北方集團軍群的翻版。

烏克蘭糧倉受到巨大威脅,這裡可以說是俄羅斯不能失去的核心地域,丟掉這裡,全俄羅斯都要捱餓。俄軍烏克蘭集團軍司令要聰明一些,他沒有將所有的部隊全部堆積在第一道防線上,原因是沒有想到德軍的進攻度如此之快。在德軍抵達基輔之前,他還有足夠的時間佈置防禦。在基輔的正面有廣闊的戰略縱深,雖然是平原地帶,但這裡沒有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系統,德國人不可能過來的太快。因此他將兵力收縮在基輔四周兩百多公里範圍內,試圖用密集的防守擋住德軍的進攻並伺機反攻。

碩大的東歐土地對於德軍來說確實太廣闊了,裝甲部隊前進五百多公里,擊敗十多萬俄軍,收攏好幾萬戰俘。但前面仍舊沒有盡頭,要知道這幾乎是橫跨整個德國的距離!抵達基輔防線前的時候,南方集團軍群開始疲憊不已,裝甲部隊的坦克需要修理,他們有太多的坦克丟棄在幾百公里的道路上,等待工兵修理和更換零件。另外他們需要油料、彈藥和糧食,而且有與後方的擲彈兵和步兵叢集脫節的跡象。後勤部隊經受了巨大的考驗,他們習慣於在達完善的鐵路公路交通系統下運輸物資,一旦進入相對落後的東歐地區,就得離開可愛的鐵路和列車,用馱馬和人力運送無數的燃油和彈藥,效率比之前差了好幾個等次。

所以,沿著鐵路進攻並佔領各個車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德軍的進攻路線正是如此。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俄軍烏克蘭集團軍展開基輔戰役的時候,已經是進攻開始後的第二十天。這個時候的北方,德軍中路集團軍群已經準備動明斯克戰役,而北方集團軍群正向俄國西北沿海推進,試圖攻佔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地區,直接威脅聖彼得堡的安全。

191o年1o月2o日,基輔戰役結束,俄軍烏克蘭集團軍試圖以基輔核心抵抗德軍的企圖失敗。在德軍裝甲部隊的穿插下俄軍防線支離破碎,在堆積在海參崴的援助物資抵達之前,俄軍不得不承受失敗的苦果。

灰色牲口在缺少武器彈藥的情況下,用低劣的武器揮出令德軍士兵欽佩的戰鬥力,他們經常承受巨大的傷亡,卻不後退一步,而且這些俄軍士兵從戰爭中學習的度快的驚人,幾天的功夫就變得不好對付起來。可惜他們的將軍們沒有給士兵更多的學習時間,基輔戰役開始後第十一天,烏克蘭集團軍司令官就下令向德軍投降,以基輔為中心的包圍圈內三十五萬士兵成為德軍的戰俘。

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明斯克被攻克,北方的維爾紐斯、里加相繼成為德國人的佔領區。莫斯科到聖彼得堡以西的東歐俄國領土幾乎全部成為德國人的地盤,驚恐之下的尼古拉二世將指揮中心搬離聖彼得堡、遷至莫斯科,以躲避德軍北方集團軍群鋒利的刀芒。

問題是取得巨大戰果的德軍已經無力繼續進攻,施裡芬下令所有部隊停止前進,沿現有佔領區構築防禦工事。因為他們橫跨了上千公里的距離,遠離德國本土,後勤補給線脆弱到可怕的程度,鐵路線和大城市以外還有幾十萬名成為散兵的俄軍士兵,他們在當地人的協助下組織起來,襲擊後勤運輸隊,讓德軍不得不拿出許多精力應付這些神出鬼沒的游擊隊。

而前線計程車兵也達到了疲憊的頂端,覆滅法國的時候隆美爾都沒有走過這麼遠的路,他的坦克急需修理並更換零件,他所在的坦克連二十一輛坦克,有一半在道路上等待工兵修補,剩下一半在進攻基輔的時候損失四輛,另外還有五輛出現機械故障,所以整個坦克連只有三輛可以作戰的坦克,可以說完全失去了戰鬥能力。

前線兩百多萬德軍士兵的狀態都差不多,和可憐兮兮的彈藥、燃油比起來,德軍還可以從當地獲得不少糧食補充,這一線是歐洲有名的糧倉,更是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糧食的主要地區,在斯大林禍害這裡之前,糧倉名副其實。

最主要的問題是過冬棉衣,德軍在進攻起時已經是九月底,包括總參謀長施裡芬、德皇威廉二世在內的大部分德軍高層都認為俄國會因為邊境地區的慘敗向德國求和,而德國藉此獲取東歐大片領土,將俄羅斯徹底壓制在寒冷的莫斯科附近,並迫使俄羅斯屈服在德意志帝國的淫威之下。

事情的進展完全沒有按照德國人的劇本來,俄國人沒有像法國人那樣乾脆利落的投降,甚至尼古拉二世沒有向柏林派出求和特使,即使聖彼得堡受到德軍直接威脅,尼古拉二世仍舊沒有屈服。他固執倔強起來就像英國人一樣,讓施裡芬和威廉二世頭疼。

戰鬥民族丟掉了東歐好像屁事沒有,斷條胳膊掉條腿對於他們來說算不了什麼,尼古拉二世驚訝的現失去了明斯克、基輔等地,後勤運輸的效率反而提高。德軍進攻停止後,俄國人終於有時間喘一口氣,來自俄羅斯歐洲地區和遠東地區的兵力向前線集結,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俄軍就再次聚集兩百多萬大軍。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