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空中殲滅戰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這個時候很多華國戰鬥機也都已經打光了自己的彈藥,還算不錯的機槍彈彈藥儲備對於一場到處都是敵機的獵殺和新手佔據多數的戰鬥機飛行員來說,顯得有些過於侷促了。能夠接近日軍戰鬥機後進行短點射的飛行員畢竟是少數,所以天空中到處都是返航的華國戰鬥機,大家三三兩兩的往各自的機場飛去,看上去就好像是聚餐完畢之後,各自返家的遊客一樣閒庭信步。

整個空域裡的飛機越來越少,日本方面是因為更多的飛機已經被華國戰鬥機擊落墜毀,而華國方面則是因為有更多的戰鬥機打光了自己的彈藥,開著飛機返航。支援戰鬥機的到來讓日本人徹底絕望,他們放棄了進攻行動,因為這根本就是自殺,雙翼戰鬥機噴射的機槍子彈到處飛舞,卻無法命中高飛行的野馬戰鬥機。

抵達戰場的野馬越來越多,就像大海里金槍魚圍獵鱈魚的盛宴,那是一幅絕美的畫面,對於地面上的日本士兵來說又是死亡的舞蹈,無數木製雙翼戰鬥機隕落,6軍士兵卻無能無力。有的日軍戰鬥機不甘心的抬起機頭,一架大正三年式試圖追趕偷襲得手後的野馬戰鬥機,那些忘記寒冷、不顧死亡的戰鬥機飛行員從護目鏡裡緊緊盯著上方的野馬,操縱桿已經推到最大,仍舊不能進入射擊距離——這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期望,可惜期望很快變成毀滅,日軍飛行員同樣忘記了自己飛機效能的極限,忙亂的空中戰場上或許僚機無法及時趕到,這架大正三年式戰鬥機卻因為出效能極限而導致動機停止執行,失去控制後墜落在大地,任憑飛行員如何怒吼、如何操作都不能改變墜毀的結局。

“指揮塔臺,我們正遭受屠殺,各中隊損失慘重,請求返航!”呲呲拉拉的無線電裡傳來前線日軍飛行員指揮官的聲音,雖然不清晰,但塔臺內的指揮人員能夠明白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最新式的大正三年式戰鬥機加裝了無線通話器,這種裝置讓飛行員之見、飛行員與塔臺之見有了聯絡,戰鬥力大大提升。可惜現在無線電救不了日本空軍,唯一的作用就是報喪。

“不得返航,小粟仲道將軍嚴令,所有戰機務必擊退華軍,捍衛6軍航空兵的榮譽!”機場指揮官的話還沒說完,另一側無線電已經斷掉。最大的可能是飛行員出於氣憤主動結束通話,還有可能是被華軍飛機擊落。

不得返航也得返航,油料不足的情況下即使與華軍飛機同歸於盡都做不到。傍晚時分第二次出擊的日軍戰鬥機群緩慢降落在軍用機場上,整整四個多小時的空戰,讓飛行員們徹底麻木。空蕩蕩的機場上零星的散落著幾架返航的戰鬥機,飛行員們終於從地獄中走出來,疲憊的返回休息室,如果明天還要出擊,應該不會像今天這麼走運了吧!

“將軍,這是今天的戰果統計。”

幾分鐘後小粟仲道將檔案狠狠的摔在地上,同時不間斷的巴掌扇向身邊的軍事參謀。戰果統計沒有那麼及時,在戰鬥的過程中小粟仲道只知道自己的飛機損失不小,卻沒有詳細的數字說明日軍損失多少、華軍損失多少。這與空軍部隊的熟練度有關,不僅需要編制、人員、裝備,更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制度、規則,前線資訊能否及時反饋到指揮部門,同樣關係到這支軍隊的戰鬥力。

“八嘎,廢物!四百零一架戰鬥機、五十五架偵察機,一下午的時間給我剩下九十三架,還只是擊落了十架華軍戰鬥機,這樣是要讓我們6軍航空兵全軍覆沒嗎?”日軍的統計報告和華軍報告之見差距不小,差距主要體現在華軍飛機的損失上,前線每一架飛機都能與後方保持聯絡,甚至可以比較精確的劃分戰果。

九州大空戰中,華軍一共出動戰鬥機五百五十架次,擊落日軍飛機三百六十三架,其中擊落五家以上的戰鬥機二十一架,擊落十架以上的戰鬥機三架。大量王牌飛行員在這一次戰鬥中湧現,菜鳥飛行員透過實戰迅成長,順利的度過了最危險的新兵期,成為華國空軍中最精銳的團體。

比起戰果,空軍指揮官更在乎自身的損失,好在飛行員們和優秀的戰機沒有讓人失望,以老帶新的戰鬥模式也讓新兵們不至於在戰鬥中驚慌失措。三架野馬戰鬥機出現機械故障,其中兩架返航、一架堅持著抵達華軍控制權迫降,飛行員都沒有出現損傷。四架戰鬥機被擊中,但日本飛機的機槍子彈對皮糙肉厚的野馬戰鬥機傷害不大,回到機場後簡單修理一下就可以重返天空。除此之外華軍再沒有戰鬥機損失。由此可見日本軍事參謀上報給小粟仲道的統計報告是摻了水分的,可惜還是沒有躲過長官的巴掌。

小粟仲道氣喘吁吁,持續十分鐘的謾罵和暴打讓他的體力消耗很大,終於從憤怒中走出來,他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6航的未來——再也不能在九州島和華國空軍對攻!

浦口大本營的意思也是如此,接到小粟仲道的電報後,大迫尚敏立刻做出指示——華國空軍不可匹敵、裝備差距太大,非戰之罪,調回小粟仲道和所有的戰鬥機,維持日本核心地帶的空中安全。

也就是說遭遇慘敗的小粟仲道不會受到任何責罰,反而繼續統帥6軍航空兵部隊。不過九州島的制空權算是拱手讓給華國空軍,剩餘不到一百架雙翼戰鬥機返回鹿兒島前線,前往核心地區的浦口附近。

與小粟仲道相比,九州守備軍司令松永正敏日子更不好過,第一天的攻防戰他損失了三萬多名後備軍士兵、54門火炮和四處前線物資儲存倉庫。大後方的宮崎、熊本、福岡等地區損失更大,毫無遮攔的物資倉庫和交通要到被華軍遠端轟炸機準確襲擊,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失去了制空權,以後的日子華國轟炸機可以隨時起飛攻擊自己任意一個節點,這種不受控制的感覺非常糟糕。松永正敏感覺九州戰事正在逐漸失去控制,和五年前的戰鬥幾乎一樣的讓人無奈。

對面華軍的防禦像鋼鐵一樣堅硬,他們的兵力並不像情報部門估計的那樣薄弱,一天的進攻下來,松永正敏判斷鹿兒島至少有十萬以上的華軍兵力。鹿兒島防線工事寬闊、火力點密佈,華軍利用優勢的空軍和炮兵將日軍重火力完全壓制,進攻的步兵只能冒著炮火和彈雨衝鋒,因為損失太大,日軍前線指揮官下令進攻的後備兵上繳步槍和子彈,只放竹槍一類的冷兵器——反正他們的衝鋒結果都是在靠近華軍防線之前死亡,與其讓珍貴的武器彈藥掉落在戰場上,不如事先收繳上來!

三萬名後備兵,不知道對華軍士氣、彈藥的消耗多大,也不知道是否和之前估計的那樣消耗了華軍的銳氣。現實的情況松永正敏看的很清楚,對面的華軍精神的很,按照這樣的趨勢,就算幾百萬九州後備軍全部死亡,也很難磨掉對方的銳氣吧!

參加過之前華日之戰的松永正敏還有一個擔心的地方,那就是華軍的裝甲部隊,那是華軍最強大的進攻力量——曾經在九州島展示過坦克突擊的威力。這五年的時間不知道華軍裝甲部隊已經展到了什麼地步,即使保持原樣、只是增加數量都是日軍裝甲部隊難以應對的。

和英法美不同,日本人和華國、德國一樣將坦克和裝甲車集中使用,這些用珍貴的鋼鐵堆積起來的寶貝可不能讓粗糙的步兵們糟蹋。日本6軍組建了五個坦克師團,其中兩個放在了九州島,被松永正敏小心的隱藏起來,用於防備華軍裝甲部隊和最後的總攻擊。

除了自身的坦克部隊,日本6軍還裝備了相當數量的反坦克炮,與原時空不同,日本6軍沒有海軍戰列艦爭奪鋼鐵,再加上美國的支援,鋼鐵產量比歷史同期高得多。因此可以輕鬆的裝備更多的火炮,其中反坦克炮和高射炮都是新增加的火炮種類,松永正敏手裡的反坦克炮多達一千二百多門,分佈在各支常備師團中。

作為6軍上將,松永正敏的眼光不僅著眼於九州島一處。他更害怕的是華國選擇另一處地點攻擊,日本列島海岸線太長,可以攻擊的地方太多,防守力量相對薄弱。相信華國不會任由鹿兒島被日軍進攻,他們肯定要進行反擊,問題是反擊的規模有多大?反擊的地點在哪裡?華軍的目的是什麼?情報缺失之下讓松永正敏只能猜測,他把自己的擔心匯總成電文回大本營,只是大本營的將領和參謀們也在思考——華夏人到底要做出什麼樣的回應?

當然不會一直被動挨打,華軍佔據各方面優勢,怎麼會任由鹿兒島這個重要的橋頭堡處於危機之中?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