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火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距離此處西北二十海里左右的位置,站在泰山號艦橋指揮艙裡的呂海比納塔爾還緊張,他和海軍主力遊弋在此,等待進入戰鬥的時機。

作戰計劃顯得非常冒險,有一點差錯就會導致計劃失敗,其中要求最嚴格的就是時間。各方面要按照計劃要求,在準確的時間起攻擊,才能對敵人造成最沉重的打擊。

先是偵察分隊要在最快的時間裡找到遠征艦隊的主力,然後由潛艇大隊進行騷擾性攻擊,迫使遠征艦隊的戰列艦集中,再由空軍的飛艇大隊轟炸。潛艇和飛艇的攻擊目的都不是擊沉敵方戰艦,這也不現實,它們的目的是打亂遠征艦隊的隊形和節奏,使敵人慌亂,然後再由主力艦隊攻擊。

現在看來計劃進行的很順利,呂海命令艦隊加快度,向戰場靠攏、搶佔有利位置。兩艘五嶽級戰列艦、十二艘南海級巡洋艦、三十艘廣州級驅逐艦組成的主力艦隊,即將面對遠征艦隊近百艘戰艦的挑戰。呂海不期望能全殲遠征艦隊,只要將其擊潰,或者讓遠征艦隊的損失達到一定程度,比如損失過半,就能迫使其撤退,從而獲得海戰的勝利。

上午九時四十五分,躲在雲層以上的飛艇大隊十五艘飛艇出現在戰場上空,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差錯,三十艘飛艇中只有一半成功抵達目標上空,第二飛艇大隊的飛艇在飛行過程中遭遇狂風大雨的惡劣天氣,十五艘中兩艘墜毀,並導致第二大隊時間延遲,沒有按計劃時間抵達目標上空。

遠征艦隊出前曾有人建議在戰艦上加裝防空武器,但沒有被透過。理由是多方面的,華國的空軍沒有對海攻擊的先例。而且海軍大佬們也不認為飛機那種玩具可以對戰艦造成威脅,它們能攜帶的炸彈威力太小,也很難精確擊中航行中的戰艦。至於飛艇更不可能。英國海軍做過實驗,透過飛艇攜帶炸彈。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準確率低於百分之一,也就是說一百炸彈中不到一顆能擊中目標,更不用說對移動中的戰艦的威脅了。飛艇受其效能的限制,在轟炸時無法將高度降至理想的轟炸高度,而且其度追不上戰艦的移動度。

再者,戰艦上加裝防空武器後勢必對戰艦的上層結構造成影響,而現實中戰艦的每一個位置都有其作用,加裝防空武器導致戰艦對海作戰能力的下降。得不償失。

最重要的是,各國目前還沒有一款有效的防空武器,沒有合適的防空彈藥。華國引領的軍事變革正在迅推進,但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實現都需要時間,各國沒有鋼鐵基地那樣變態的外掛,只能一點一點的攀登科技樹。

於是看到空中飄來比戰列艦都要龐大的飛艇後,納塔爾暫時想不出如何應對那些飛艇的挑戰,如果再次調整隊形,就有可能遭受潛艇的襲擊,如果保持隊形。飛艇落下的炸彈就有可能落在戰列艦上。兩難的選擇,在納塔爾上將舉棋不定時,華國飛艇已經抵達攻擊位置。

在遠征艦隊離開飛艇的攻擊範圍之前。飛艇大隊有十五分鐘的攻擊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不用考慮命中率,不用擔心受到攻擊,只要儘可能的將攜帶的彈藥投下去就好。

十五艘飛艇鋪滿了戰列艦分隊的上空,並排的三艘飛艇先抵達預定空域,緩緩下降到轟炸高度後,吊籃下放的彈藥艙被開啟,五顆重磅炸彈呼嘯著落下。第一波攻擊的效果好得出奇,遠征艦隊沒有讓各艘戰列艦躲避飛艇。使轟炸的效果乎預料,即使在戰前的演練中都沒有出現這麼好的結局。

第一波十五枚重磅炸彈中十三枚落入戰列艦之間的海水。爆炸後的巨浪給戰列艦洗了洗身子,取得戰果的兩枚炸彈中一枚擊中了法國前無畏級戰列艦高盧人號。這艘1896年下水,排水量一萬兩千噸左右的戰列艦上層甲板建築複雜,艦船前後兩座兩聯裝254毫米主炮。

飛艇投擲的重磅炸彈擊中了高盧人號的舯部,擊穿上層甲板後在鍋爐艙爆炸,航空炸彈巨大的威力在狹小的空間釋放,並將這艘戰列艦炸成兩截。其餘戰艦甚至來不及拯救高盧人號上的官兵。

另一枚重磅炸彈擊中了從英國遠東艦隊補充進來的百人隊長號,這艘戰列艦在廣州岸防火炮的轟擊下倖存,卻沒有擋住航空炸彈的打擊。這艘排水量一萬餘噸的戰艦艦艏位置被炸彈擊中,戰艦猶如被重錘擊中,艦艏猛然下沉幾米,然後劇烈爆炸,無數的零件打在相鄰的戰艦上,造成了二次攻擊效果,就像小口徑火炮炮彈攻擊的樣子。

海水從百人隊長號艦艏位置兇猛湧入,並在短時間內造成艦船船尾抬起,十分鐘後豎著沉入大海。

重磅炸彈的威力讓納塔爾目瞪口呆,在航空炸彈問世之前,即使最大口徑的戰艦主炮的炮彈也達不到重磅炸彈的威力。飛艇投擲的航空穿甲彈為六百公斤航彈,裝填係數為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說裝藥9o公斤。這個數字相當駭人,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4o6毫米主炮射的高爆彈和穿甲彈裝藥量在25-28公斤左右;泰山號主炮高爆彈裝藥64.2公斤,穿甲彈裝藥18.8公斤,與航空炸彈的差距非常之大。

所以只要擦到戰列艦,航空炸彈就可以對其造成巨大的損傷,納塔爾不理解也是正常的,要不是兩艘戰列艦的距離過了五百米,估計相隔最近的戰列艦也會被爆炸衝擊波推翻。

在第二波飛艇下降到轟炸高度之前,納塔爾用炸破旁人耳膜的聲音命令戰列艦分隊立即分散,再這樣下去所有的戰列艦都將被飛艇炸沉!他不知道那兩枚炸彈包含了太多的運氣因素,他只看到十幾枚炸彈中就有兩枚命中。

終於等到命令的各條戰列艦立刻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躲避,此時沒有時間讓參謀們安排隊形和前後順序,只能憑藉戰艦自己的本能行動。

問題是之前的隊形致使戰列艦們太過集中和密集,二十三艘戰列艦和十五艘補給艦、醫療船等擠在一起,相互之間的距離大約在五百米左右,這樣的情況下很難進行有效的機動。經驗豐富的艦長們努力控制著戰艦不和其他戰艦生碰撞,還要顧忌著頭頂上要命的炸彈,心裡祈禱千萬不要落在自己頭上。

第二波轟炸的十五枚炸彈全部落空,這才像正常的命中率,不過炸彈們仍舊取得了戰果,女王號醫療船在慌亂中碰到了義大利海軍聖邦海軍上將級維內託號戰列艦,女王號醫療船被萬噸鉅艦撞沉,維內託號戰列艦也出現了一定的損傷。

第三波轟炸在五分鐘後開始,此時的戰列艦大隊看上去更加混亂,幾艘戰列艦因為航向相同的原因,聚在一起生摩擦。這些萬噸鉅艦要想掉頭和機動,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尤其還要時刻注意頭頂的威脅。

內側的戰列艦想要往外圍分散,戰列艦大隊之間混亂,外圍的巡洋艦和魚雷艇也因為內側戰列艦的外移陷入混亂。最好的情況是分隊司令約束下整個分隊一起行動,但更多的是戰艦但個個體的行動,艦隊之間的相互通訊比較麻煩,傳達的指令也會因為艦船的混亂而無法執行。這還是最優秀的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海軍,如果這種情況放在華國海軍身上,沒有那些先進通訊裝置的情況下,只會表現得更加糟糕。

第三波航空炸彈同樣沒有直接命中目標,但其中一枚炸彈在英國戰列艦莊嚴號右舷十五米處爆炸,彈片和衝擊破擊破了莊嚴號水線附近裝甲,並轟開了一個直徑三米左右的進水口。這艘19o2年下水、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鉅艦在損管人員完成封堵後已經向右側傾斜三十五度,停泊在海上、徹底失去了作戰能力。戰後這艘戰艦被華國海軍拖回湛江港,簡單修復後作為愛國教育基地送到廣州對外開放。

飄飄然離開的飛艇看起來人畜無害,其實是吃人的猛禽,三波轟炸中有兩艘戰列艦被直接炸沉,一艘戰列艦輕傷,一艘戰列艦重傷,一艘醫療船沉沒。遠征艦隊在遭遇華國海軍主力艦隊之前再遭重創,戰列艦數量減少至二十艘,復仇行動還沒開始,官兵們計程車氣因為此次襲擊受到極大的打擊。

納塔爾也在自責之中,要是在第一時間下達躲避命令,並組織起有效的調動,完全可以避免被炸彈擊中。他現飛艇拋下的炸彈完全沒有準頭,只要事先準備好躲避,就可以避免被擊中。只是自己顧忌潛艇的威脅,直到第二波攻擊時才下達躲避命令,官兵們在慌亂中無法有序的躲避,才造成了三艘戰列艦的損傷。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