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右轉、右轉、右轉,好像是個圈哦,追擊杭州號的巡洋艦現被帶著繞了一個圈子,可惡的華國軍艦度太快,若隱若現的在主炮射程之外吊著自己,卻沒有放棄繼續偵查,繞個圈子回來就是想繼續跟蹤遠征艦隊。

沈藍有恃無恐,戰艦當然不可能一直保持最高航,但用巡航度就可以吊著身後兩艘戰艦不被追上。另外,電報出後第一驅逐艦分隊和第二驅逐艦分隊前出執行偵察任務的戰艦都在向這附近聚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頓時興奮起來,雙眼白就要吃人的模樣。

納塔爾希望華國海軍主力能儘快過來,他期盼著與其主力決戰,只是這個希望一個小時後破滅,趕過來的不是華軍主力,而是三艘華軍偵查艦。

不能繼續出動巡洋艦驅趕那些偵查艦了,在決戰中巡洋艦是重要的戰鬥力量,如果華軍有意讓偵查艦引開己方的巡洋艦呢?但也不能讓那些偵查艦一直跟在四周,這樣一來艦隊的任何舉動都會被看的一清二楚,華軍可以根據變化隨時修改策略。

難辦,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跑,就在納塔爾猶豫的時候,艦隊四周的華軍偵查艦增加到了五艘。

攤開海圖,艦隊目前位於北緯十五度、東經一百一十四度左右,距離華國廣東沿岸大約八百公里,向東距離馬尼拉大約六百公里,距離西南方的金蘭灣大約三百公里。

納塔爾再也無法忍受華軍偵查艦的跟蹤,從被現到現在已經七個小時,華軍主力仍舊沒有現身,反而是那些偵查艦進行了輪換,一直保持在五艘跟隨左右。

再過三個小時大海就會完全陷入黑暗,遠征艦隊可以利用夜色的掩護擺脫華軍偵查艦的追蹤。明天的戰術計劃也要進行修改。等待華軍現身太被動,必須主動吸引敵軍出現。

納塔爾以為在黑夜中相隔幾千米,華軍偵查艦就會找不到艦隊的蹤跡。卻不知道華軍擁有雷達這種神器。天色逐漸變黑後,偵察分隊改變戰術。兩艘偵查艦雷達開機跟隨,另外三艘雷達關機,等開機雷達時間過後再進行輪換,這樣就可以隨時有雷達關注著遠征艦隊的動向。

到目前為止遠征艦隊並不是完全處於下風,華軍偵察分隊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遠征艦隊中缺少了很大一部分戰艦。第二作戰大隊帶走了四十五艘戰艦和補給船,艦隊戰艦數量減少近一半。分離時沒有被偵查艦現,之後納塔爾重整編隊。但派出幾艘巡洋艦擴大防禦面積,將偵查艦擋在五千多米外,這樣的距離上肉眼根本看不清數量的變化。而艦載雷達因為效能的原因,無法對戰艦的數量進行精確計算,顯示屏上的光點略微減少,這並沒有引起各位雷達長的注意。

而四十海里外的第二作戰大隊因為華軍的注意力都被第一大隊吸引,從而沒有遇到任何一艘偵查艦。

15日的夜晚同樣平靜,遠征艦隊在第一抹陽光灑下海面時,就驚恐的現後方華軍偵查艦再一次追了上來!

他們是如何在夜色中掌握艦隊的行蹤的?要知道艦隊一直處於無線電靜默之中,航線的確定都是納塔爾臨時決定的。情報不可能洩露。也就是說,華軍擁有遠距離偵察的裝備!

像吃了一隻蒼蠅一般,納塔爾覺得無比噁心。航快、具備遠距離偵察探測能力,這兩樣足以改變海戰所有的戰術,除非具有相同的航和裝置,否則納塔爾想不出別的方法改變目前被動的局面。難道今天又是被跟蹤的一天嗎?華軍打算等到什麼時候才出現?

現在距離華國廣東沿岸大約六百公里,那麼直接駛向廣州城,納塔爾相信華國海軍主力在主要工業城市遭受威脅的情況下不會避而不出。至於那些偵查艦,納塔爾只能用一句f開頭的單詞來表達內心的憤怒,然後無奈的看著他們一直跟在身後。

是的,納塔爾決定無視那些偵查艦。憤怒的驅趕它們很容易造成艦隊外圍防禦水平的降低,一旦華軍抓住巡洋艦分隊減弱的機會動突然進攻。用主力艦牽制己方主力艦,用那些度快的巡洋艦和魚雷艇動魚雷攻勢。己方肯定會遭受一定的損失。

或許這就是華軍的打算,偵查艦勾引艦隊巡洋艦與艦隊分離,巡洋艦和驅逐艦趁機動進攻,消耗遠征艦隊的主力艦,然後再由兩艘級戰艦加入戰鬥,降低因為數量差距造成的不利。之前在仰光華軍就是這麼做的,那些水鬼的目的就是減少遠征艦隊主力艦的數量,可惜他們想不到日不落帝國可以輕易的補充艦艇的損失,現在遠征艦隊主力艦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還略有增加!

想到這裡納塔爾覺得心情好了許多,華軍那麼做說明心虛,說明沒有把握戰勝數量龐大的遠征艦隊,所以才採用偷襲的卑劣手段,所以採用偵查艦激怒自己。但是,我納塔爾海軍上將怎麼會被如此低劣的手段迷惑?要讓年輕的華國海軍知道,海戰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不是擁有一件兩件先進裝備就可以挑戰整個西方!

納塔爾正在激情洋溢的腦補,艦隊四周海底下五十多米水深的位置,三十艘海狼正慢慢包圍過來。偵查艦的跟蹤讓海軍指揮部完全掌握了遠征艦隊的行蹤,並據此測算出艦隊的航線,這樣一來作戰計劃的制定就更有把握。

也是因為如此,潛艇大隊才可以提前埋伏在遠征艦隊的必經之路上。用潛艇攻擊數量龐大的艦艇編隊,無異於自殺,但是潛艇官兵們知道上面不會安排自己幹必死的任務,艇長已經向艇員們傳達了任務內容,那就是遠距離攻擊任意一艘敵國戰艦,然後遠遠地避開艦隊的搜尋和水雷攻擊,等待局勢變化再加入戰場。

所謂的局勢變化艇長沒有說,艇員們也沒有問,到時候聽從命令列事就好了。

以十五節航前進的遠征艦隊絲毫沒有注意到水下的動靜,按照西方潛艇的推算,潛艇是不可能在距離海岸如此遠的地方進行作戰的,也不可能跟上艦隊的度。就算是遭到水下攻擊,編隊四周的巡洋艦分隊也會用深水炸彈將潛艇炸成碎片——它們一旦露頭,就別想逃過巡洋艦的追捕!為了應對華國潛艇的威脅,西方的反潛研究度很快,軍工廠生產的深水炸彈迅裝備了各型戰艦。

海狼級第十五艘大王烏賊號靠近了遠征艦隊右側一千五百米左右,艇長焦邵新下令潛艇進入三十米射深度,調整潛艇角度使魚雷射管對準敵艦的方向。這樣的攻擊方式命中率非常低,為求得準確的命中率,潛艇們一般是在一千米左右的距離上、上浮後瞄準射擊。但是焦邵新接到的命令就是威懾性攻擊,迫使地方艦隊擺成潛艇防禦隊形,攻擊後不管是否命中,立刻撤離。

年輕的艇長們嚴格執行了作戰計劃,甚至將攻擊事件精確到分,幾乎在同時,狼群每艇射出一枚魚雷,然後下潛到一定深度並迅離開這片危險的海域。

這個時間是7月16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也是南海大海戰正式爆的時間。三十艘潛艇射的魚雷只有一枚取得戰果,而這唯一的戰果是在一艘魚雷艇身上獲得的,聊勝於無,卻已經達到了目的。

“潛艇!”水兵們現了在水線位置穿梭的魚雷,並立刻做出預警,外圍的戰艦利用魚雷攻擊之前的時間進行躲避。

“編隊改為防禦潛艇隊形、第二和第三魚雷艇分隊前出尋找潛艇,必須將其擊沉!第一巡洋艦分隊向外圍十海里範圍內進行偵查!”納塔爾很快根據自己的判斷下達命令。在新的隊形中,戰列艦分隊向中心靠攏,巡洋艦分隊居於第二層,魚雷艇分隊遊弋於外圍,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保護艦隊核心的戰列艦不受潛艇的威脅,因此戰列艦向中心靠攏後顯得比較密集。

不過這樣一來如果華國艦隊主力趁機攻擊,遠征艦隊再調整隊形就比較麻煩,容易出現混亂。當防禦潛艇隊形形成後納塔爾就變得非常緊張,不是擔心那些潛艇,而是擔心華軍主力出現。所以他要求一支巡洋艦分隊將偵查範圍擴大到十海里,要在現華國海軍後能有足夠的反應調整時間。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