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從這裡到雲南邊境九百多公里,就算到自由軍控制的地區也得有六百多公里,雖然英國人的兵力都集中在仰光附近和曼德勒北方戰線,但是一旦讓他們得到了我們準確地點的訊息,肯定會出動大批人馬追捕,我們最好還是隱藏行蹤。”陳赤指著地圖對隊員們說道,眉頭緊鎖的他抬頭看去,不禁啞然失笑。

隊員們的表情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無所謂,只有自己和調查局派來的嚮導愁眉苦臉。這是逃亡好不好,拜託大家拿出一點逃亡的架勢來,現在的氣氛明明是郊遊!

“交給你了,我們相信你!”隊長白星拍拍陳赤的肩膀,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陳赤恨不得踢上一腳,都怪自己平時把他們慣壞了。

“要想脫離英國人的追捕並不難,我們可以折向東邊,穿過他年他翁山脈進入泰國,這裡還不是英國人的殖民地,雖然仍屬於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但畢竟沒有多少駐軍。進入泰國後我們可以向南,從曼谷登船回到華國,或者在曼谷等待戰鬥的結果,局勢不那麼緊張之後再找機會回國。畢竟,曼谷也有調查局的分站,咱們到那裡不怕找不到組織。”

雖然眾人一副輕鬆的樣子,但內心都知道這次逃亡不簡單,不說英國人的追捕,單看這條路線經過的地區就讓人心裡毛。亞熱帶、熱帶叢林這樣的地理名詞根本不足以形容環境的可怕,只有深入之後才能體會。高山、峽谷、叢林、蚊蟲蛇蟻、無人區,在物資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貿然闖入那片大山危險性極大。而且海蛇並不是總參直屬特種部隊,那些人就算在叢林裡生活幾年都不會有問題,海蛇可以憑藉一根木板和一些魚線在海上生活幾個月。術業有專攻!

“我看,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突破英國人的封鎖,估計6路和海路都被英國人看住。要想突破封鎖,就得從荒無人煙的山林裡過去。好在咱們只有二十六人。不是幾千幾萬人的大部隊,那些叢林攔不住我們。”白星隊長好歹說出些看法,卻立刻被陳赤否決。

“不行,我們的位置正好處於幾條河流的包圍之中,仰光處於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錫當河等入海口的三角洲,到處都是內河河流,英國人的巡邏船隻要在這些河流上來回巡視,就可以徹底封死水路。”

實地考察後證實了陳赤的說法。那些河流上佈滿了英國人的巡邏船隻,平均每十分鐘就有一艘巡邏船經過,6地上還不時出現英國人或者印度人的巡邏隊,海蛇們試圖透過潛水的方式偷渡過去,卻被嚮導阻攔,理由是河流中不乏河口鱷、食人魚、電繇之類的兇猛動物,當地人在河流上捕魚時都會避開那些兇猛動物出沒的地方,但那些地方都是人煙較多、很容易被現的地區。

雖然名字是海蛇,但隊員們不想嘗試下水與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徒手搏鬥,據陳赤所知。亞洲的河口鱷甚至比尼羅鱷體型更大,幹掉自己不比干掉一頭羚羊麻煩多少。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食人魚,或者叫虎魚。它們比鱷魚更讓人害怕。

一籌莫展的海蛇們藏在一處密林中,吃著蛇肉、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此時仰光城內開始風雨欲來。

瑞達光塔內,虎婆多大師沒有了寶相森嚴的氣勢,取而代之的是佛教徒沒有的憤怒。英國人帶頭的劫掠讓瑞達光塔一片狼藉,光塔上的金鈴、銀鈴、金箔、鑽石、金剛石等被洗劫一空,多年來殖民者都不干涉緬甸的宗教事務,沒想到這一次英國人悍然打破了雙方的協定,露出吃果果的匪徒兇相。

光塔內七十五名僧侶死傷。不少珍貴的佛像、雕塑都沒有逃過劫難,要不是自己和僧侶們擋在塔前。估計匪徒們會將這裡燒成廢墟。

虎婆多大師在等,作為緬甸地位最高的大師。他在佛界、民間都有崇高的聲望。這一次的事件讓他出離了憤怒,雖然早上六點左右,英國人就派人前來安撫,但沒有絲毫賠償的舉動,甚至沒有因為劫掠事件道歉。

所以,虎婆多大師準備自己來懲罰那些匪徒,佛祖並不教導人以德報怨,他要化身鬥戰勝佛,以此來還世間的公道!

“大師,仰光附近的訊息已經傳遞下去,就等您的指示。”緬甸佛教青年會的領導人錫冠前來彙報,早在雍籍米動自由軍大起義時,錫冠就帶頭成立了佛教青年會,試圖與雍籍米一樣讓緬甸脫離英國人的統治,只是因為虎婆多等佛教高層沒有點頭,才沒有讓青年會走上武裝暴動的道路。

“一共有多少人?”

“同意參加的有三萬名僧侶,但是各寺的主持說他們還可以動幾萬名民間人士參與。另外其他地區的僧侶也在向仰光進,更北的地方訊息還沒有傳遞過去,不過想必他們也會參加我們的行動。”

虎婆多點點頭,慈悲為懷,他這次是要組織十萬人的遊行,透過這種方式向英國人施壓。被英國人摧毀的寺廟、搶奪的財物、打死打傷的僧侶,導致佛教界和民間積累了非常大的怨氣,這股怨氣如果不洩出來,很有可能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透過遊行的方式不但可以洩怨氣、表達情緒,還能讓英國人認識到嚴重性,最關鍵的是不讓這股怨氣轉變為死亡和鮮血,這是虎婆多大師的本質目的。

上午八點左右,在仰光城內巡邏的英國士兵和警察們現了不正常,因為接到上的平民和僧侶數量越來越多,雖然沒有聚集在一處,但很明顯過了平常的數量。只是士兵們接到的命令是尋找襲擊者,對那些平民和僧侶視而不見,警察們現異常,但在向上層彙報後卻沒有得到回應——基欽納上將還忙碌於襲擊事件,沒空搭理那些突然增多的平民。

英國殖民上層對於搶奪黃金事件的忽視、對於佛教在緬甸的地位的忽視,客觀上為此次大暴動提供便利條件,當然,也有當地的英國官員關注此事,但瞭解緬甸環境的官員們被基欽納擋在門外。基欽納的理由是現在緬甸是軍管時期,一起事情由軍方說了算,而查出襲擊者的任務大於一起,所有的事情都要為此事讓路!

被官員們抱怨官僚主義、獨裁的基欽納終於吃到惡果,在上午十點左右,街道上的行人和僧侶猛然暴增,並向瑞達光塔處迅集中,很快那裡就聚集了幾萬人的隊伍。之後,這三萬多人開始向仰光主要街道上行進,途中大量的平民湧入,導致短短時間內隊伍就增加大十萬人,幾乎佔到仰光城人數的一半。

亂哄哄的隊伍毫無組織性可言,人群只是在排頭的幾名大師帶領下盲目的前進,當然,口號是遊行必不可少的元素。“懲罰匪徒!”、“交出黃金!”成為最熱門的兩個口號,街道上的警察和士兵們措手不及,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情況下只能讓道路邊,等龐大的遊行隊伍透過。

此時基欽納終於下達針對遊行隊伍的第一個命令——堵住遊行隊伍前進的道路,於是在遊行隊伍前方三千米左右的幾個路口,英國人派出三個印度步兵營士兵前去攔截,其餘士兵和警察繼續追查襲擊者的下落。

可以看出基欽納上將仍沒有對遊行者表現出足夠的重視,也難怪,在英國人統治緬甸期間,只有雍籍米率領的獨立軍敢於反抗英國人,而且還集中在野蠻的北方,而在南方,緬甸人完全屈服於英國人的統治,表現的無比溫順。誰會想到這次遊行會演變成一場武裝暴動?

調查局仰光站站長馬奎完全預料到了這次遊行的結局,因為他派出了行動隊三十多名槍手混入遊行隊伍。在英國人戒嚴後,馬奎就知道海蛇小隊沒那麼容易突破英國人的封鎖,而他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轉移英國人的注意力。

困時有人送枕頭、餓時有人送烤肉(話說作者君見識少,最喜歡的就是烤肉)、寂寞時有人送藝術片,虎婆多大師即將組織遊行的訊息很快傳到馬奎這裡,覺得這是一個絕佳機會的他當然不會放過,立刻讓人聯絡自由軍、還有青年會的領頭人錫冠。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