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情六處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華國的主要敵人從來不是北洋集團、滿清朝廷之流,不願意看到華國崛起、並且有能力阻止華國的,正是在遠東有著巨大利益的西方列強。

早春的倫敦,英國皇家海軍上校曼斯菲爾德-卡明走出自己的寓所,早餐的麵包和牛奶讓他感覺肚子有些腫脹,如果再有一點鱈魚凍、禁忌的大姨媽豆腐、大便面包那就更好了,不過早餐還是不宜吃太多吧!拍拍自己的腹部,這一陣子心情著實不錯,導致飯量大增!

即使街頭上燈光通明,能見度依然很差,卡明仔細看了看,大約十米外是一輛有軌電車,不過再遠就看不清了。而且空氣中有一股刺鼻、辛辣的氣味,這讓卡明有些擔心肚子裡的食物——會不會就此嘔吐出來?

以前卡明還會抱怨幾句倫敦這鬼天氣,咒罵一下郊區數不盡的工廠,但現在他不想因為大霧破壞自己的好心情。因為,剛剛四十歲的他成為了英國最新的情報機構“秘密情報局”的負責人,負責海外的間諜工作,通常人們將其稱為軍情六處,或者mi6。

卡明可以說是臨危受命,最近幾年來,英國的情報工作屢屢出現差錯,尤其是在遠東地區,可以說英國在遠東的困局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情報沒有跟上造成的。另外,隨著德國和英國矛盾日益激化,有志之士認識到戰爭不可避免,更有效率的軍事情報組織應當及早建立,取代平平淡淡、毫無建樹的保密局。(原時空在19o9年成立,由於遠東的壓力提早出現,勿噴。)

提出建立新的軍事情報組織的,正是卡明上校,他認為德國海軍必然會挑戰英國海軍的地位。在漢堡等造船廠肯定有一批戰艦正在建造之中。為了保證英國海軍然的地位,必須獲取詳細的德國海軍戰艦計劃、進度、服役情況等情報,因此向上級提出建立海軍情報組織。這條建議直達唐寧街十號。巧合中帶著必然,新的秘密情報局授權由卡明組建和領導。另外還有一個秘密保安局,負責反間諜和國內安全工作,二者互不統屬,但又緊密聯絡。

乘坐美國出口過來的汽車抵達威斯敏斯特橋南邊的一幢大樓內,抬起手腕看了看自己的瑞士手錶,卡明上校有些恍惚,該死的,為何引領工業革命的英國國內會出現這麼多外國的工業產品?

搖搖頭。現在不是思考那些東西的時候,時間是早上七點四十五分,距離他安排的早會還有十五分鐘,時間還夠自己走到辦公室、喝一杯咖啡,然後整理一下會議思路。

十五分鐘後,卡明準時進入早會場所,十三名部門負責人將目光彙集到他的身上。卡明微微一笑,點頭示意,這些人是秘密情報局成功的關鍵,平均年齡在三十五歲。沒有老頭子的腐朽,充滿了幹勁和朝氣,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很聽話,因為是自己將這些人從低微的崗位上找出來的。

“史蒂芬,材料整理出來沒有?”卡明要求每個情報局的人有序而有效,就像他當初擔任巡洋艦艦長時候,每一條命令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回覆。

檔案部部長史蒂芬說道“整理完畢,屬下按照上校的要求,將這段時間情報局工作的重點整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向德國境內調派情報人員,蒐集包括海軍、6軍、行政、工業、農業、資源等方方面面的情報;二是情報局機構的完善、裝置的購買,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三是情報人員的訓練。還有訓練方案的制定等;四是對海外方面情報工作的開展,包括殖民地和其他地區。在印度等殖民地地區,我們的情報還是需要當地官方的配合。相信這方面開展相對容易,其他地區,美國、法國、義大利、俄國、日本、土耳其、西班牙、奧匈帝國將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地區,另外,遠東的華國也需要我們重點關注。可以說,我們的俄任務相當艱鉅。”

卡明總結道“對德國方面還要注意對每一個高層情報的收集,不論是政壇還是軍方,不要光關注裝備方面,人的作用甚至比裝備更大。情報局資金沒問題,至於裝置方面,我會盯緊那些研究機構,德國還不好說,遠東的華國可以確信擁有領先於我們的情報裝置,包括竊聽器等,我們需要抓緊時間。海外地區---”

卡明說到這裡一頓,看向情報部部長本傑明,本傑明接過話茬“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可以確信德國人派出大量間諜潛入英國境內,具體人數不詳,但可以肯定,他們不可能在毫無目的的情況下就潛入我國,或者說在很早之前就有德國間諜潛伏在我國。當然,反間諜任務是軍情五處的,咱們只需要在他們抓捕間諜後得到情報就可以。不過,最讓人震驚的,是我們在遠東地區的情報漏洞。”

“先是在19oo年,聯軍從清國的北方運輸一批數額巨大的財富,目的地是英國的倫敦,這筆財富裝載的是聯軍共有的財富,但在遠東的臺灣海面奇妙消失。當時我們組織了大規模的搜查,但毫無結果,最終只能放棄。現在回頭再看,這件事很有可能是振國黨搞的鬼,我們不知道他們何時擁有的級戰艦,不知道他們何時擁有那種名為‘南海級’的裝甲巡洋艦,如果當時他們就擁有那種戰艦,就有實力做到這一點。這也是因為保密局情報的缺失導致我們沒有在當時就現問題。”

“其次是在19o1年左右,遠東出現了一個名為振國黨的華國革命組織,他們在動武裝起義後才被外界知曉,可惜當時的保密局並沒有重視這個組織,甚至在遠東的英國官員也沒有重視,直到他們佔領廣州並將革命擴充套件到廣東全境後,才引起重視,並試圖蒐集關於這個組織的情報。得到的情報很簡陋,沒有關於這個組織詳細的機構,沒有其掌握的武裝力量情況,最關鍵的是,沒有掌握其在廣州佈置的岸防工事情況,導致我們的遠東艦隊損失慘重,從而失去了最佳的干涉時機。”

“第三,緬甸爆的獨立起義到現在還沒有撲滅,大英帝國每年要在緬甸投入幾千萬英鎊,以確保印度的安全。軍事上的討論我不便說,那裡有黑格等將領領軍,相信一定會將其消滅。我單說情報方面的問題,現在可以確定緬甸自由軍是由華國一手扶持起來的,目的是拖住我們在遠東的力量,使華國可以放手干涉日俄戰爭。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大英帝國蒙受了巨大的羞辱,從情報上看,我們如果一開始就現了華國和緬甸的運輸線路,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撲滅緬甸的戰火。”

“第四,也是情報上最大的缺失,華國干涉日俄戰爭,唐寧街十號沒有得到絲毫預警,這是保密局被解散的直接原因。當時保密局呈交的報告是華國將集中兵力進行北伐,所以唐寧街的工作也是圍繞阻止華國北伐來進行的,當然,這是一次戰略詐騙,而我們上當了!從戰術上看,華國擁有了級戰艦、先進的裝甲巡洋艦,這是戰爭中最大的變數,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哪一種戰艦可以媲美華國級戰艦。獲得級戰艦的詳細情報,包括來源、效能、數量等是相直接下達給我們的任務。”

本傑明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一口氣說完這麼多關於華國的情報,這也是出自卡明上校的授意。戰略全域性上說,德國是情報局的要目標,從現在來看,情報局的工作重心卻要放在遠東的華國身上。

卡明揉揉額頭,華國確實不好對付,不說那些可怕的戰艦和五十萬6軍,只是華國精銳的情報部門就讓人頭疼!

在西方情報界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華國擁有一個精銳而強大的情報部門,這可以從華國曆次行動中尋找到蛛絲馬跡。比如當年日本人出兵廣州,這也是英國在幕後支援的,不料華國竟然準確掌握了日本軍隊登6的地點,並根據這個情報進行了相應的部署,使日軍大敗虧輸,再次失去了干涉振國黨掌握政權的良機。再比如日俄戰爭時期,華國不但準確掌握了東北戰場上日俄雙方的態勢,並據此選擇最佳的時間參與到戰爭中,還知道英國在遠東地區的海軍實力不足以挑戰華國太平洋艦隊,最終放心大膽的摻和進去。最不可思議的就是,華國海軍在準確的時間、準確的地點伏擊了日本海軍艦隊,如果光以海軍偵察戰艦來解釋這個巧合,那也太不把海戰當回事了吧!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