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令人窒息的寧靜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戰鬥順利結束,三十多名裝備到牙齒的特種兵對陣三百多名敵人,沒有任何懸念。這其中相差的是近一個世紀的作戰理念,敵人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遭受突襲,唯一的重火力,那挺重機槍被放置在倉庫中,直到戰鬥結束也沒有被取出使用。

“狙擊手,外圍警戒。其餘人員,維持勞工秩序,分糧食等物資。給他們半個小時的時間整理吃飯,然後我們向地區轉移。”呂華命令道。點是距離蒙自一百多里外的一處集結點,按照事先的計劃,解救勞工後要把他們送到點,然後由其他部門接手。抵達點後具體怎麼做,就不是第五中隊需要操心的了。

朝廷在工地附近的存在感很薄弱,這麼大的戰鬥聲音,直到五千多名勞工在特戰隊員的掩護下離開了這出營地後,朝廷都沒有派出人來檢視這裡生了什麼。至於存在法國士兵的另一處工地,距離此處有二十多公里,而且還有群山阻隔,他們根本聽不到這裡的聲音。

第五中隊從廣西邊境到蒙自用了不到四天,四百多里的路程。當然,往回走不可能那麼快,望山跑死馬,直線距離和實際行走不是一回事。而且五千多名勞工的體力虛弱,儘管精神振奮,但只持續了一陣而已。

五個小時後,大部隊進行了第二次休整,並吃了一點午餐——這些勞工將營地倉庫裡的東西全部帶走,其中大部分是糧草,少部分體力強一點的還背上了敵人的武器。呂華並不建議他們攜帶敵人的武器,但勞工們拒絕了呂華的好意,遭受屈辱的日子讓他們更能明白以暴力對抗暴力的意義。

點距蒙自直線距離一百七十多里,這支隊伍走了兩天半的時間,期間並沒有遇到敵人,碰上一些村莊後還從中購買了一些補給。那些強悍的村民或許是被這隻龐大的隊伍所嚇到,也許是特戰隊隱隱對準那些村民讓他們變得老實,總之沒有出現難為這支隊伍的事情。

在振國黨雲南支部的配合下,點經過半個多月的隱蔽建設成為了一處大型的秘密補給點,以礦場名義建設的這處補給點四周都被高牆圍繞,上百座簡易房屋成為勞工們的暫時休整場所。一天後,一支車隊抵達此處,他們是透過百色至文山的簡易公路抵達這裡的。而點,正是文山的意思。

所謂的簡易公路,不過是在土路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下平整,填補了一下坑洞,某些地方進行了一定的拓寬罷了。只要能透過卡車就可以,反正這條路不是為了長久的使用,因為耗費的人手和工程量都不大。這也是為了保密,在敵人境內搞這樣的活動,還是低調一些的好。

五千多名勞工,這一批一百兩卡車不能一次性運完,但這跟第五中隊沒有關係了。因為他們剛剛接到命令,要求第五中隊進入昆明以南五十公里處的工地,接應抵達那裡的第三中隊。進入雲南的特戰隊一共有四個中隊,因為距離近,第五中隊是最先完成任務的,遇到的麻煩也最少,但其他的中隊就沒有那麼好運,多多少少遇到了些麻煩。

勞工解救行動一直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直到雲南的雨水變得無法忍受,道路徹底中斷,這項行動才結束。三個月的時間,四支中隊總共出動三十三次,解救勞工十一萬人。這讓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府總督杜梅暴跳如雷。

詳細情報很容易查清,根據勞工的移動痕跡,就可以查到他們的最終去處——廣西,也就是說,是廣東臨時政府策劃的此次行動。即使知道了幕後黑手,杜梅也無可奈何,殖民地的6軍軍事力量不強,如果動對臨時政府的戰爭,需要從國內調集至少十萬大軍,日本的慘敗給了不少人參考的基礎,至少在遠東地區,所有人都知道臨時政府不好惹,尤其是他們的6軍。動地面戰爭並不明智,又不能派大規模的軍隊進入雲南省,杜梅一籌莫展,只好電報回國內,希望那些政客們作出決定。

國內的電報很快傳回,政客們以平時難見的度作出了決定——此時並不適合在遠東地區動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尤其是在歐洲逐漸被戰火的陰雲籠罩的時候,法國的鄰居正在不斷的擴充普魯士軍隊,所有人都希望能一雪普法戰爭的恥辱。對於遠東,很簡單,只要殖民地不受到威脅就不用理會。

這條情報也被駐法國的調查局情報人員得到,呂梁等人可以暫時放下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即將到來的北伐戰爭。

19o3年5月開始,在浙江、江西、雲貴等省燃氣的烽煙逐漸消散,振國軍派出的兩百多支連隊6續趕回,他們成為了久經戰場的精銳老兵,並充實到了原來部隊,成為第四軍和第五軍的中流砥柱。

持續近五個月的戰鬥讓買辦階層損失慘重,積攢多年的家底都填進了買辦團這個無底洞,購買軍火和組建軍隊的投入讓一向財大氣粗的買辦們也覺得頭痛。而且這樣的投入似乎看不到回報,買辦團在振國軍和當地武裝的打擊聯合打擊下,有一大半全軍覆沒,魏光燾這個老狐狸承諾的新軍第七鎮和第九鎮的協助根本是做做樣子,沒有真正的出力。

隨著振國軍的退出,魏光燾和買辦們都長出一口氣。魏光燾其實內心怕得很,每天晚上都害怕一覺醒來就看見振國軍計程車兵用槍指著自己,這不是他膽小,最危險的時候,一批振****士兵潛伏進入南京城,暗殺了十多名秘密集會的買辦們,而且還全身而退,這讓魏光燾在自己的府邸加強了三倍的守衛力量。

朝廷和買辦們筋疲力盡,但他們並不認為振國軍和自己一樣,南邊三省還有十多萬大軍沒有動彈,就在靠近北邊的邊境地區。兩江和雲貴地區獲得了難得的平靜,但誰都知道,這樣的平靜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戰火就會再次重燃。對於魏光燾這樣的朝廷大員來說,這樣的寧靜讓人窒息,就像是等待著死亡的降臨,不知道自己的精神能不能扛到那一天的到來。

和朝廷預想的一樣,振國軍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北伐的準備工作。軍隊動員、後勤物資、工廠調整等等,只等江南雨季過去,十多萬大軍將像潮水一樣湧入江南和雲貴。

北伐最重要的一項準備就是6軍第六軍的組建,攻略雲貴、兩江、四川等省,意味著需要大量的軍隊,才能將這些省份完全掌握在手中。而廣州、福建和廣西也需要一定的軍隊駐守,目前,振國軍6軍擁有五個完整建制的軍,共二十二萬多人,其中廣西和越南邊境必須留下至少一個師的部隊。沿海地區,尤其是廣州、惠州一線,需要留下至少一個師的部隊。福建和廣西也需要留下至少一個師的部隊,這樣一來,能夠擁有攻擊作戰的部隊就只剩下四個軍和三個獨立山地旅。

這些部隊並不少,如果只是攻擊作戰的話足夠,但用於穩定地方、鞏固秩序就顯得有些少了。畢竟,一線部隊進入兩江雲貴之後還要防備北方北洋軍事集團的威脅,不可能全部散在地方維持治安。這就需要第六軍。

第六軍的組建從19o3年的三月開始,所有的兵員全部來自被解救的那些勞工。他們被解救出來後,臨時政府給他們了三條路,一是放路費後讓他們回家,一是到三省地區的工廠、農場和養殖場、建築工地等處做工,三是進入振國軍6軍參加軍隊。這些勞工大多是青年人,拿到路費回家的只佔百分之十左右,剩下的有一半願意參軍。這些人擁有不錯的基礎,紀律和服從性比那些農民出身的新兵強多了,而且身體底子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後便恢復了強壯。

與意氣風的6軍相比,振國軍海軍和空軍似乎仍舊看不到出頭之日,他們蟄伏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不斷的積攢實力,只有呂梁的命令才可以使他們進入陽光之下。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