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過年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年關將近,呂梁從廣州視察工業基地建設情況回來後就開始張羅怎麼過這個19o1年新年。他不能不重視,沒有親戚朋友的他將所有的基因人當成自己的家人,雖然他們只是基地製造出來的基因人,大腦中許多功能被剝奪,比如說缺少感性思維,忠誠、冷漠、不苟言笑,而且沒有生育功能,但呂梁認為他們是與自己一樣的人,並不是沒有情感。沒有他們自己絕對撐不起這麼大一攤子,技術人員、管理者、軍人,本地的、海外的,每一項工作都是基因人在來回奔波,大部分時候呂梁只需要下達指令就可以。在這個世界,除了強盛國家民族的信念外,基因人就是呂梁的感情寄託,尤其是在吳月也回到吳家準備過年時。

吳月這段時間似乎比呂梁更加忙碌,在教育部門的她不僅出色的完成了工作,還得到了充分的認可,來自學生家長、基因人同事的讚揚讓吳月感到無比的充實,她甚至忘記了之前父親囑咐自己的事情——與呂梁交流感情,盡最大可能讓吳家和呂梁結親。好在呂梁沒有忘,這個美麗的姑娘時常出現在他的腦海中,身處陌生世界的孤獨感和使命帶來的巨大壓力讓他無從排解,而每次見到吳月都讓他感到輕鬆、快樂。忙碌的工作讓二人很少有機會見面,不過自從呂梁偶爾給吳月寫了一張有關教育的紙條後,兩人透過這種方式使感情迅升溫。兩人的交流並沒有風花雪月,呂梁的紙條上大多是後世對女性的理解、女性權力的伸張、世界的地形、歷史、人文、景觀、政治形態、各種針對女性陋習的批判等等,比如兩人曾就裹腳問題進行了多大十張紙條的交流,雖然因為吳石敏的愛惜吳月並沒有裹腳,但她見過裹腳女人的痛苦,也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因為這次交流呂梁下令在自己的僱傭工人、佃戶中強行推行禁止裹腳。

宗族勢力頑固強大,現在的結合只是利益關係,不存在必須聽從呂梁命令的情況。不過在佃戶和工人中推行的非常順利,禁止裹腳令要求所有佃戶和工人如果生裹腳的事情,則工人立即辭退,佃戶田租加倍,沒有人敢違背命令。

呂梁在張羅著新年宴會,自強集團下屬的各個工廠、工地都在臘月26日這天放假,過年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集團當然不會過於苛刻。不僅提前放假,還根據每人的職位、等級、功過等放年終福利,在這方面呂梁不會吝嗇。

惠州到廣州的水泥路已經修通,建築工人並沒有就此散去,轉戰到惠州境內其他的築路工地上,從惠州到海豐、到潮州、到各個工廠、到北方靠近河源的地方,還有即將開工的海豐經惠州再到廣州的短途鐵路,總之十幾萬建築工人不愁沒有工作。

“收工啦!”工地上“咣咣咣”的敲起散工的鑼聲,平日裡工人們最喜歡聽的聲音就是散工的鑼聲,但此時都有些詫異,還不到中午啊,怎麼就敲鑼了?王憲江也直起身子,拍拍身上的塵土,揉了一下痠痛的肩膀。在這裡做工吃得好、穿得好,住的地方隨是簡易工棚,但也是不透風不漏水,冷不到哪裡去,熱天時還放蚊香驅蚊。而且每三個月都會一身工作服,呂凱監工說這事自強服裝廠生產的,卡其布的外套、牛仔長褲,反正呂凱是這麼叫,衣服結實耐用,比平時穿的好多了,到手後就屬於自己的,不要錢。這衣服工友們都小心的愛護著,省下幾件拿回家去給家人穿也不錯啊。

“老叔,咋回事啊,這會就收工啦?”

“不知道,看著,那不是呂凱監工嗎!”

負責這一段五百人的監工呂凱拿著個大喇叭走到高處“工友們都聚過來,有事宣佈啦!”人群扛著工具慢慢的聚攏過來,呂凱看人到的差不多了,舉著喇叭高聲說道“臨近年關,集團決定近日放假,大家可以回家過年,正月初八再回來繼續工作!”

呂凱這麼一說大家才意識到就要過年了,不是誇張,工地上勞動量實在不小,大家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吃過飯後躺下就睡,實在沒多餘的心思考慮過年的事情。王憲江才17歲,在這個工作段算是年紀最小的,很受大家的照顧,不讓他幹特別重的活計,但半年時間王憲江也鍛煉出來,也是因為吃得好吧,身體壯壯的,一點都不像十七歲的樣子。

“大家把工具放回臨時營地的存放處,交接好後到會計處領取這個月的工資,集團特意放年終獎,每人兩個銀元,記錄在冊子上功勞多的還可以多領一些,具體數目都在會計那裡,到時就知道了。領完工資獎金之後大家到會計處旁邊的福利處領取年終福利,這也是集團體恤大家的辛苦拿出的獎勵!”呂凱話了,眾人一片歡騰,中國人含蓄,不善於誇張的表達內心的喜悅,只是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臨時營地裡熱鬧非凡,這是提供三千名工人臨時住宿、吃飯、休息的營地,工資和福利放處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工資放處桌子上堆著高高的銀元,福利處後面是準備放給工人的、堆成小山似的福利物資,工人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等著輪到自己,沒有一個亂來的人,一是因為工地組織者對工人嚴格的紀律要求,二是放處附近二十多名服裝統一、揹著長槍的團練,聽說以前叫工廠護衛,現在改名了,叫惠州團練,都是呂梁大老爺的手下。領到工資、福利的工人歡天喜地的結伴離開,嘴裡唸叨著呂梁大老爺的好。

王老二和王憲江緊挨著,眼睛睜得大大的,希望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好在放的度很快,不一會就輪到了王老二。

“王老二,這是你本月的工資一個銀元,年終獎3個銀元。拿好,然後到那邊領取福利!”

“王老二,這是你的年終福利,一身成衣、兩尺染色布、一袋麵粉、一支自強牌手錶,下一個!”

“老叔,我領了兩個銀元的年終獎,到工地六個月,現在手裡有八個銀元,咱們現在就回家嗎?”憲江從沒有見過這麼多錢,之前自己的工資都存在老叔那裡,現在終於可以衣錦還鄉。八個銀元並不算少,按照《孔乙己》中的描寫,四個銅錢可以買一大碗老酒,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個銀元)換1ooo枚銅錢,換算到現代,一碗老酒以五元算的話,再加上晚清時期銀價上漲,一兩銀元可以抵得上現在的一千多元,八個銀元就是上萬元!太平時節,普通百姓三口之家一年的花費不過六兩銀子,在家種地的話一年交上地租,剩下不到五個銀元,王憲江做工半年就抵得上三口之家一年種地所得。

“小侄子,我打算到吳家鎮上買一些年貨帶回去,你呢,要不要跟著我去?”王憲江哪裡不同意?在工地半年早就把自己憋壞了,本來就是耐不住寂寞的年紀,早就聽說吳家鎮的繁華,現在終於可以見識一番了。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