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張長林(第1/2頁)

作品:《影視世界的律師

如果有1o%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2o%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有5o%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為了1oo%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3oo%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的危險。

出自《資本論》871頁。

當一個地方出現源源不斷的利潤的時候,人們就會瘋似的向那邊湧去。

有如當年掀起的淘金之潮,明知道有危險,但是還是有人前仆後繼的往上面撲。

藥品的利潤是這個樣子,而藥品剛剛誕生,價格夠高的時候,就有人想靠著低廉的假藥來獲取利潤。

因為高價藥,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負擔的起的。

假藥案當中被抓捕的假藥販子不止程勇一個人,還有一個叫做張長林的中年男子。

資深假藥販子張長林對程勇說了一句片中的經典的臺詞“我賣藥這麼多年現了,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你救不了,救不過來,算了吧。”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似乎又沒有道理,但卻被無數人奉為經典。

因為窮這種事情真的是大家大部分人感同身受的。

張長林的形象算是最不討喜的人物之一了,他的扮演者面相看起來就是那種奸商。

而一開始他的出現就在忽悠慢粒白血病患者買假藥“d國格列寧”,這個藥只是麵粉加糖的假藥,甚至有的病人吃了他的藥開始出現負面症狀,進了醫院。

而程勇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才知道了張長林這個算是和他同行的假藥販子,並且還和他打了一架。

再後來,張長林現程勇在售賣“印國格列寧”,效果與正版藥效差不多,但在價格上和正版藥是天差地別的,他從中看到巨大的商機。

然後他就起了歪心思,他賣的假藥品成本肯定更為低廉,但畢竟就是麵粉和水,但是是完全沒有療效的。

騙人幾次還行,但肯定是沒有辦法長久的,但程勇手上的藥不同。

這個藥是有效果的,而且到現在只有一個渠道可以進來,如果抓在自己手裡面了,不僅可以長久的做下去,而且價格也是隨自己,自己是徹底壟斷的地位。

為了拿到這個賺錢渠道,張長林先是利誘,提出給程勇一筆錢,讓程勇讓出“印國格列寧”的獨家代理權;

利誘不成,張長林又開始威脅,向警察舉報程勇售賣“假藥”。

程勇當然是不想做牢的,畢竟他一開始賣藥只是為了賺錢,因為沒有錢,自己兒子的撫養權,甚至自己父親住院的錢自己都付不起。

在面臨這種危險的時候,他選擇了妥協,把渠道讓給了張長林,自己拿著張長林給的錢功成身退了。

他本來以為張長林最多也就比他賣的貴點,也許是張長林掌握了唯一的渠道,也許是因為貪慾,也許是知道這樣的工作在大公司的壓力下做不了多久。

一路抬價,最後都快要接近正版藥的價格了。

所以他最後被警方現,在外逃竄了半年之後,終於還是被抓住了。

在被抓住之前他還去找了程勇,勒索了2o萬的軟妹幣,程勇給了他3o萬,讓他什麼都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