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文武之爭!(第1/2頁)

作品:《大明:我為皇太孫

翌日凌晨,大朝會如期舉行,但不管是朱允熥還是文官群體都是面色凝重。

朱允熥很清楚他對軍隊的改革已經觸及到了文官的底限,尤其是中央軍的成立。

不僅是洪武皇帝期待繼任之君是仁君,文官們同樣是如此。

也只有這樣他們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也只有這樣他們手中的權力才會更穩固,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毫無顧忌地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大明中央軍’的成立,相當於朱允熥毫不掩飾地暴露了他在軍事上的野心,這是所有文官都不能接受的。

“啪!啪!啪。。。”

淨鞭響起,黑壓壓的官員們開始有序地從午門向奉天門外集合。

“太孫殿下駕到!!跪!!!”

“千歲!千歲!千千歲!!”

每次受著上千人的跪拜,朱允熥並沒有什麼成就感,反而感覺到很不適應。

有心把這個陋習改掉,卻差點捱了穿越過來的第一次毒打。

他知道老朱對官員的痛恨從年少時便已深入骨髓,從他當上皇帝開始就規定,凡百官奏事,皆跪。就算不奏事,只是由太監分點賞賜下去,官員也一律要跪拜謝恩。

刑不上大夫的傳統,從錦衣衛成立那天開始,便一去不復返了。

“殿下!臣有本奏,臣懇請殿下以天下蒼生為重,收回成命!罷置軍機處及中央軍之改制!古人云,國雖大,好戰必亡!望殿下能斂好戰之心,施仁義於天下!臣縱死無憾!!”

朱允熥剛叫完平身, 右都御史袁泰就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行將就木的他儘管雙手雙腳都忍不住在顫抖,但神情卻是前所未有的堅定。

他也自知時日無多, 可就算如此, 他也要為大明盡上最後的那一份力氣。

對於明初的文人風骨, 朱允熥還是打心眼裡佩服的。

每個朝代的初期,都有那麼一大批捨身忘死的文武存在, 眼前的袁泰便是如此。

“袁卿請起!卿既知好戰必亡,那卿也定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況如今地無分南北, 皆有戰事,何來好戰一說?難不成北地與南疆之子民,孤皆要棄之不顧嗎?”

“殿下!臣也有本上奏!”

朱允熥話音剛落,又一官員出班跪在了袁泰的身邊。

“而今天下大治, 正是與民休息,施恩於天下的大好時機,南北之患不過是疥癬之疾無足為慮,待他日國殷民富,再以六師伐之,定能克定天下!創我大明盛世!”

見站出來的人是黃子澄,朱允熥的心情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一個翰林院修撰也敢來勸他罷免軍機處?管得實在是太寬了一點。

“哼!今日之大明南有蠻人作亂、北有故元餘孽興風作浪、東有倭人肆虐沿海、西有察合臺之後蠢蠢欲動,東北亦有高麗屬國不服王化,爾管這叫疥癬之患?”

“你來告訴孤, 晉因何而亡,唐因何而亡, 宋!!!又因何而亡?”朱允熥說著從座位上站起身, 並伸手指向下面的群臣“眾卿有誰來回答孤這個問題?”

經過短暫的沉默後, 方孝孺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殿下,晉亡乃是亡於世家之患,司馬氏得位不正,致使世家皆擁兵自重, 五胡之亂只是最終的結局罷了,幸我大明早已無世家之患。”

“唐亡就更是因武人坐大形成割據之勢,這才造成天下離亂, 人心離德,令異族有可趁之機!宋亡乃是君王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所致,此皆用不到我大明身上, 我大明兵威齊整, 文武齊心!四夷皆為之膽寒!”

“呵呵!!”

方孝孺說完朱允熥直接就出了一聲冷笑。

說了一大通,敢情國家滅亡和文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今大明才立國二十五年,這些人就有大搞眾正盈朝之態了?這是打算拿他當猴耍呢?

想到這裡,朱允熥的怒氣也上來了,當場一個眼神扔給了傅友德,讓他們武人自己看著辦。

得到示意後,馮勝、傅友德、常升這些人心中便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