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渭水週刊(第1/2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王寶鋼是渭水新城各個作坊裡頭有數的高手。

雖然他的知名度跟閻立本這些大匠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但是涉及到具體的技術問題,他卻是一點也不會更差。

不客氣的說,一個王寶鋼的價值,絕對比一個縣令要高。

“寶鋼啊,這一次《渭水週刊》的建立,陛下是非常重視的。

雖然總編輯是閻立本,但是報刊的審稿工作,卻是由你來主要負責。

你可不要小瞧這個審稿工作,陛下可是親口說了,每一期的《渭水週刊》,他都是會親自過目的。

甚至在有空的時候,他還會參與具體的審稿工作。”

渭水書院裡頭,馬周親自在跟王寶鋼交代《渭水週刊》的事情。

經過跟李承宗的深入溝通,馬周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與此同時,他對於李承宗的很多思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馬尚書,您放心,這《渭水週刊》有整個渭水書院的支援,長安書店那邊又會幫我們解決具體的排版、印刷問題,我要是還不能把審稿工作做好,就愧對陛下的信任了。”

王寶鋼對自己的能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這些年,跟著李承宗的展步伐,他的人生也算是實現了跨越。

原本不被重視的技術,現在成為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並且大唐現在是越來越重視這方面的內容,這讓王寶鋼在渭水新城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

甚至在長安城裡頭,一般的勳貴官員也都不敢輕易的得罪王寶鋼。

畢竟,他是屬於那種有機會親自見到李承宗的人。

一個人的影響力的大小,不完全是看你的職位的。

在封建時代,能夠有機會見到李承宗,甚至有機會經常見到李承宗,你的影響力就會變大。

要不然歷朝歷代,皇帝身邊的太監的影響力,怎麼會那麼高呢?

一個五品不到的太監,甚至可以輕易的壞你一個二品、三品大員的大事。

“這《渭水週刊》的運作,跟研究一般的技術不同,你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問題。

當然了,最關鍵的就是選出真正好的文章,這是最主要的目的。

與此同時,讓《渭水週刊》的公信力提升,知名度提升,也是需要你去考慮的事情。”

馬周作為民部尚書,有那麼多的事情要處理。

後面自然是不可能親自跟進雜誌的具體運作情況。

所以現在也是不怕囉嗦的多叮囑一下,免得到時候搞砸了。

“這個倒是好辦,我回去之後在各個作坊裡頭好好的宣傳一番,也把在《渭水週刊》上面表文章跟大家的將軍掛鉤,大家的積極性自然就上來了。

整個大唐,我們渭水新城的作坊的影響力是最大的。

只要我們作坊裡頭的匠人們重視了,其他作坊的匠人自然會跟風。

至於各個書院裡頭的情況,就更加好辦了。

到時候直接把在《渭水週刊》上面表文章的數量和質量跟大家的升職聯絡在一起,就不怕大家不積極。”

王寶鋼可不是剛剛進入到社會的萌新。

對於如何應對不同的人,他有著不同的方案。

“這個辦法可以考慮,不過單純的依靠這些也是不夠的。

我們還要讓大家進一步的感受到表文章的好處,最好就是能夠跟他們分享表文章的收益。”

“表文章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