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如此和稀泥(第1/2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李淵是個聰明人。

只不過大多數時候,他沒有將自己的聰明表現出來。

但是很多事情,他卻是看的很透。

這一次李承宗在大朝會上提出要科舉改革,不僅一舉將國稅總局這段時間的焦點給轉移了。

甚至更是倒打一耙,讓大家覺得他會提出科舉改革,是因為大家對他在國稅總局推進“舉薦制”的不滿。

這麼一來,許多人就有苦難言了。

特別是反對科舉改革,但是這段時間又因為國稅總局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的人。

“國稅總局的成立,商稅的徵收是勢在必行的事情。眼下既然國稅總局出現了用人緊張的局面,其他衙門也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類似的情況。

那麼藉著這個機會對科舉進行一些改革,朕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注意。

當然了,各位愛卿的意見,朕也覺得有道理。

所以這個科舉改革,就先試行三年吧。

如果三年後效果不錯,那就繼續實行下去。

如果三年後效果不好,那就恢復現在的樣子。”

李淵很是奸賊的採用了一個和稀泥的方式。

但是這個方式顯然又已經達成了他的目的。

滿朝文武,就算是想要反對,也不知道如何反對。

“父皇聖明,科舉改革,確實非常有必要!”

李建成先站了出來,對李淵的意見表示支援。

“兒臣也覺得科舉改革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李世民的大局觀還是不錯的。

雖然這個事情有可能助長東宮和太原郡王府的威望。

但是不得不說,這個事情對李唐來說,是有好處的。

作為大唐的秦王,他自然沒有理由反對。

畢竟,這片江山,他都認為是自己的。

“父皇聖明,孩兒也覺得大郎的這個提議非常不錯。”

李元吉看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站出來支援了,自然不會反對。

而東宮和秦王府算是朝中非常大的兩方勢力。

眼看著他們都站出來表示支援,其他人哪怕是想要反對,也知道估計是沒有什麼效果了。

這個大朝會,就在很多人的糾結之中,落下了帷幕。

……

都說古代的做事效率比較低,其實未必。

像是科舉改革,大朝會上透過之後,正式的改革內容,在三天後就公佈了。

這些變化雖然很大,但是反映到條文上,其實也就是三個內容。

“世子,這幾天報名我們渭水學院的人多了很多,我們除了明經科沒有開設之外,其他四個科目都已經開設了。

按照這個節奏展下去,過幾年我們甚至可以過國子學,成為大唐最大的學府了。”

馬周的心情很是不錯。

渭水書院在太原郡王府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

不說他為許多匠人提供了新的出路,也為渭水新城裡頭的作坊提供了高階匠人。

單單他能夠影響大唐的科舉,學員畢業之後能夠進入到國稅總局的衙門,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雖然科舉改革之後,從明年開始,國稅總局的官員招募,普遍都會透過科舉來選拔。

但是像是明算科的內容,整個天下有哪個書院比得上渭水書院?

自從當初李承宗在賦稅計算上給民部上了一堂課之後,大家就知道在算學這一個領域,沒有幾個人能夠比得上李承宗。

而渭水書院算學院的教材,都是李承宗親自編寫的。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人在明算科上怎麼可能比得上?

“適當的提高招募學員的門檻,對於那種明顯是投機取巧的學員,要及時的識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