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水似雪冰似刀(第1/2頁)

作品:《我本明月仙

天牢的紅樓裡,郝仁一個人望著窗外;

“水似雪、冰似刀,西風勁蕭條。畫梁雕簷生寒玉、樓榭巷陌飛鵝毫。馬困關山紅翠減,暮靄深深看路遙。五陵又破豪傑夢,雲霧遮掩長安橋。”

郝仁讀了一遍自己剛寫的詩,然後又搓了搓冰涼的雙手在屋裡來回踱了幾步、最後又站立在窗前。

十一月的北京城大雪來時多在夜中,早上郝仁起床時望到窗外四處飄揚著鵝毛大雪、那雪花自空中便結成了片、紛紛揚揚的、不知何時已將大地蓋嚴。

今冬的第一場雪,郝仁看到當然歡喜,他把手伸出窗外接了一把,冰涼刺骨,雪一遇熱便化,最後手心留下一小捧水,這水比雪還涼,不一會手受不了了,他把水乾脆喝掉,那股冰涼勁由口到喉、再到胃中、像是寒氣入腹、讓身子一顫,自己的腦也忽然更清醒了,他想起在豐縣城的那次寒冬。

當年陪伴特使到縣城同蒙古人談判時,一場大雪使整個縣城成為了冰窟,那一夜自己吟的“腳踩霜冰冷望月,罵似孤獨恨如雪,欲駕西風風如鐵、寒刀割面面不覺,滿杯狂飲凌風烈,淚染衣矜空成闕。”

那一晚自己的詩還沒寫完,努爾哈赤的大兵到了,他們包圍了豐縣城那守縣城的周遇吉將軍同努爾哈赤展開了守城之戰,自己那時還小,剛二十歲,看到城牆上那些刀光劍影難免害怕,可那是戰爭,害怕是沒用的,自己不能上陣殺敵,就想辦法用智慧制敵、自己明瞭瘋牛陣,最終使雷火生到雁門關的大同總兵李明揚那裡求救兵成功,打敗了百戰百勝的努爾哈赤。從此努爾哈赤再也沒敢攻打豐縣城。

那時自己也是年少輕狂、突奇想才敢冒險使用瘋牛陣。現在想想那瘋牛萬一不聽話,雷火生一出城不就必死無疑嗎,這戰場上的事真是太可怕了、活生生的一群人,在鼓炮的鳴叫下突然會變成一群瘋子,就如那被炮仗炸怕了的瘋牛一樣,只知向前衝、只想弄死對方,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全、不顧自己的生死,這些人都是怎麼了,殺人有那麼好玩嗎?即便殺死對方能搶些錢財又如何,錢財可是身外之物、生命可是自己的,戰爭太可怕了,殺人,被殺,血流成河。

那王翰寫的“葡萄美酒野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未笑,古來爭戰幾人回”說的不就是戰場之事嗎!

還有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破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爭戰地,不見有人還,戌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應未閒”,這都寫的是戰爭。

還有王昌齡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龍城、飛將軍李廣、多麼震撼人心的名字,這都是因戰爭而聞君天下的,戰爭是好事還是壞事,豐縣城一戰周遇吉提升為山西總兵,自己也官升一級。

接下來是陝西暴亂之事,一個災年能餓死多少人,老百姓不想死、有血性的人要殺人,要搶糧吃,這只是一個小範圍的災民暴亂,如果是整個省鬧災幾個省鬧災必會天下大亂,到時再出一個朱元璋也說不定。

那李自成說的沒錯、者百姓造反是被逼的,生於死亡間誰都會選擇活,即便吃上一頓飽飯再死做個撐死鬼總比餓死鬼強,當時自己也是利用了老百姓的求生心理,用兵糧當做賑災糧把反民的心弄散,最後擒了賊韓龍,平叛算是成功、自己又立功了,這功立的自己心酸,立的自己不甘心,不如自己建壩修渠之功立的心安理得。

杜甫的詩中寫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自己為民辦事、做出成績老百姓喜歡、家家吃上糧,人人得飽餐,這樣的功績才叫功績,自己才能對自己滿意。

不管怎樣自己平叛又立功了,再下來自己上《求國魂疏》,想讓皇上收潘地、以充國虛、清改弊政、充國庫、立國威、為民安再鑄國魂。這本來是件好事,也應該立功的,可功沒立成、自己差點被毒箭射死,要不是小翠為自己擋那一箭,自己早歸黃泉了。皇上知道後送塊玉安慰自己,讓自己回鄉養傷,這世道是怎麼了、想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真難。

再後來自己又被招回京做了平遼總督;同努爾哈赤的三次戰役都打贏了,自己又立功了,這功立的心中多少有些滿意;好像自己做了一次岳飛,抵住了大金、但大金是抵住了,可要直搗黃龍府卻不行、自己還的老老實實的到江南任總督、最後自己又擁立信王成功、立了第一大功,可這次自己沒被賞。還被自己擁立的新皇上關進了天牢。

這天牢自古都好進不好出,幾次都不能被朋友們救出去,只能在這裡待著。自己是犯過錯,買取功名也是大罪,可那都是往事了,那時自己年少無知,所以那樣做。

現在自己成大人了,朝廷的二品大員。如果自己做官做到二品再被買取功名之事扳倒,那真成了天大的笑話、還不如這個閹黨落個痛快。

王明仁王大學士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他及時趕來為自己出主意,讓自己渡過那難關,自己當天就會自殺。

那時是真的不想活了,感到人生一片黑暗,王明仁的到來救了自己,王明仁是個好人,他欣賞自己、覺的自己是個人才,他才出手解救自己,並對自己加以厚望,還期望自己出去後能繼續扶助皇上,把大明朝管理好,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早死了。

這七年來的風風雨雨大起大落早已將自已弄的很疲憊,天啟皇帝賞識自已,自己在天啟皇帝身上看到了希望,雖然他喜歡幹木匠話、喜歡明創造,不屬於一個勤奮的好皇帝,但他有朝氣,他在暗中製造那種越常規的武器、想徹底打敗努爾哈赤,他還支援收復潘地用以強國,他知道明朝的弊病在那,他想改革,想建立一個新的適合國家展的制度。

除了這些他還是個善良的好皇上,他不願殺生、不願血流成河,不會讓太多的人死於無辜,他想以仁治國,即使九王造反他也不讓殺太多的人。

雖然善良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是個弱點,但自己就是喜歡他,因為自己也是個善良的人。

天啟死了,他的理想和抱負沒有實現。崇禎不是天啟,崇禎很勤奮,喜歡上朝,喜歡處理一切事務。可他還太小,沒有那種水平、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當皇帝,從沒接受過培養帝王的教育,不知道應該怎麼管理國家,所以他很多事都搞不定。

他還厭惡天啟皇帝的一切、第一是魏忠賢、第二是天啟設計的長槍和飛雞。他覺的那些無用,他先將天啟搞創作的庫房裡的所有物件毀了,說那是淫巧、是玩物喪志。

如果天啟沒死看到他的親弟弟這樣一定會被氣死。

接下來他清除了閹黨,這件事他做的對,魏忠賢專權,培養了一幫子自己的親信、這個人是不能用了。

其實魏忠賢是個打工的,他是在為天啟皇上打工,他有手段,把大明朝打理的還行,天啟需要這樣的打工仔,這魏忠賢能為天啟獨擋一面。

現在的崇禎不需要這樣的工人,他要自己玩,他想自己一個人把朝庭把國家玩轉,於是清除了閹黨,這閹黨清除到了自己頭上,那齊高傑是個小人,和自己有新仇舊恨,你崇視也不是不知道,可你就願聽他的,想滅了我郝仁,這大概就是做帝王的權術。

自己是冤枉的、這誰都知道、齊高傑一個小人要弄死我郝仁;可你們東林黨怎麼也容不得我,你們正統,你們是清流,你們不就是會寫個八股文嗎!

王明仁說的對,八股文只是一種文體,就如五言七絕一樣,它不過是個格式問題,你們認準了那格式能造就君子就把君子放在了那格式內。

聽說這八股文是劉伯溫編排的文體,定下的格調,他劉伯溫也真是個神人,弄這麼複雜的格局選拔人才,他大概覺的、能寫好這麼複雜的文章的人就都成了神人,都成了劉伯溫,他不知道的是多數人因為他的格局都練成了書呆子,練成了只認死理的傻子。能從八股文中鑽出來的劉伯溫有幾人。

想起八股文就想起了劉伯溫,想起劉伯溫就又想起了朱元璋,你朱元璋起義造反的時候是看到了元朝的黑暗、你神武、勇猛、造反成功了。

你成功後又看到功臣的弊病,然後三下五除二的滅了所有的功臣,把你自己的後代都定為了功臣,凡是你一脈傳下的後代子孫都成了大地主,你怕他們吃不飽,定下了潘地制度、結果你朱家的人吃的太飽了、使勁的生孩子、二百年後全國都有你的子孫。

他們有土地,所以要多娶老婆多生孩子,反正有土地餓不死。那些窮人生著孩子生著孩子就不敢生了,土地越來越少,四處開荒也養不活太多的孩子,遇個災年好不容易生出的孩子又都餓死了,他們成了元朝末年的朱元璋、看到了朝庭的黑暗,實在不行就造反吧!

這朱元璋和劉伯溫都不是完人,都會犯錯,他們犯的錯來的晚了些,但很嚴重,現在成了一遇災年就有人造反,雖然還不至於推翻的大明朝,但也快了。

那八股文教育出來的東林黨與魏忠賢鬥爭時他們沒有一點辦法、現在落井下石到是很在行,聽說昨天朝堂上把王明仁老大人氣的不行、王明仁說的對,屈原寫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那屈原是何等人物,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他知道人才難得,所以不要侷限於格局也不要侷限於單一、各種人才都有才能更強大。

我郝仁是買取了功名、是沒有你們東林黨人的出身好,可我做出了比你們強的事業,為國為民我都於心無愧,那王陽明的心學要求知行合一、你若知道你的良知,便要同行動結合在一起,要做到於心無愧正大光明的去面對任何事情,在於心無愧的基礎上是可以變通的、王陽明懂得變通,所以在當代天下無敵。

他的心學才是處世之大道,知道靈活運用自己的智慧,不是你東林黨人沒事就飆和人吵吵架、顯示自己的威猛。現在的崇禎皇帝就吃這一套,覺的他們這群人個個都是君子,就連東林黨的叛徒院大鋮也又轉變成了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