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東林黨的正統(第1/2頁)

作品:《我本明月仙

崇禎這天現王明仁又上朝了,王明仁拿著大同府知府的奏摺呈給了崇禎、這奏摺很厚,是大同府的萬民請願折、折上有上萬人的簽名,他們都是為保郝仁籤的字。

崇禎看了後回話道“王大人,這郝仁雖沒參與謀反。不算是閹黨,但考場買取功名之事尚還沒完全調查清楚,這人還是不能放的。萬民折上說郝仁在大同府任職期間修建惠民水庫。設壩蓄水造福一方地確是為國為民做了好事,可這功與過是不可互抵的,當年他建壩有功朝庭不也給他官升三級了嗎!現在買賣功多名之案又牽出數十起,個個都在朝庭任有職,這些案件不徹底查清,郝仁的案子還不能結,這事就先往後邊放放吧!”

王明仁道“這郝仁有建壩之功、平叛之功、平遼之功、擁立之功。這些功勞還抵不上一個買取功之過嗎?老臣還請皇上能不以瑕而掩瑜。畢竟郝仁是塊可造之才,他的才能在做官這七年來早以光芒直露,並且他擁立之功應為第一、皇上若不能馬上釋放他令他官復原職怕是要涼了他的心,涼了天下人對皇上的尊愛之心,臣還請皇上三思。”

吳仁杰也出道“臣也請皇上馬上釋放郝大人,好使他繼續為國效力、為皇上盡忠、為民謀利。”

韓忠良也出列“請皇上釋放郝大人,”

崇禎這時有些猶豫了,買取功名之罪罪不至死,再關著他確實沒意義了,可放了他又不甘心,如放了他,讓他官復原職他還會對自己忠心嗎!自己可是把人家關了二三個月的。

他正遲疑間這阮大鋮又出列了,他道

“啟稟皇上,這郝仁不能放,若是先前將郝仁放出也罷,現在郝仁的買取功名案以落實、他也招供、若再放此人恐寒了天下眾學子之心,試想天下才子十年寒窗苦讀,頭懸樑、鍾錐刺骨的苦熬時日,只為能有朝一日金榜題名,成為國之棟樑、而郝仁買取功名、視國法於不顧,投機取巧才最終登上金殿成為國之大員。現在事露還能被赦,臣敢問國法何在、朝廷選撥官員之正統何在、”

這時東林黨的周廷儒也出列道“皇上、古語講學的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天下學子無不是刻骨寒窗才能一朝中第、為國效力、光宗耀祖施展抱負、既便眾學子苦讀十年二十年也名落孫山者十之八九、郝仁賄賂考官買取功名雖罪不至死,但影響極大、若放此人出獄者正統不存,因而郝仁不能放,而且需重罰才能安天下人之心”

東林黨的周延儒乃是東林黨新一代的領軍人物,他這一出列東林黨幾十名官員全部出列,都喊道“皇上,郝仁不能放啊!”

其實東林黨是早有準備的、他們不是想整死郝仁,而是要維護正統,在這群人當中,正統比什麼都重要,他們敬拜的是孔聖人,一切要按孔聖人那套來辦,所以他們得知郝仁以招供後便商量著要重判郝仁、以儆效尤。

這夥人是個團體,一但對一件事得成一至見解便一擁而上,現在他們是站在正統的道德法制高度上進勸皇上,當然理直氣壯的,也不再怕翰林院的王明仁大學士了。

這王明仁一看這群書呆子又來搗亂、便道“皇上,東林黨人說的不錯,這買取功名之事是不可饒怨,但屈原在驚世名篇(離騷)中寫到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郝仁是一個人才,雖有瑕疵、但品德忠仁無可厚非,所以免他之罪也無不可、還請皇上能不拘一格特赦郝仁”

他的話一出阮大鋮便接著道“王大學士、如你這樣說天下的讀書人都拘於一格就不是人才了嗎?”

王明仁道“老夫並沒這樣說,是你以點蓋全,老夫的意思是郝仁屬個例,他有功於國、也是當代之俊傑、特赦郝仁於國於民有利。”

阮大鋮又道“郝仁若能特赦,這河南學政賣功名案中還有幾十位官員,現在都被確定為賄買舉人,他們為官幾年也沒犯法,也做了於民有利之事,是不是都可以特教,”

周延儒道“王大學士、這特赦郝仁的頭子一開,怕是再堵這買賣功名之事怕是不易了,你身為大學士能不知這一點嗎”

他這一句話把王明仁給嗆住了,王明仁氣的一跺腳道“爾等真是一群書呆子,”

這時吳仁杰道“周大人,這郝仁是擁立皇上、平叛亂的功臣,豈能與一般官員所比,既然王大學士請皇上特散,就是因人而議都仁其功德卓越才能被皇上特赦,與那碌碌小官有何關係”

周延儒道“吳大人,你也是監察使、管司法公證的人,怎麼能這樣說話,郝仁有功可獎有過必罰,這是天經地易之事,功大於過便不追糾過錯的話,太祖是帝在洪武年間便不會處置那些犯了法的開國功臣了,郝仁現在是犯了國法,你若在他身上詢私便是汙辱司法,瀉妒國法,汙辱斯文,還請王大人自重。”

這周延儒不愧為東林黨的領軍人物,他的舌頭比阮大鋮還毒。

其實不怪東林黨的人鑽牛角,因為東林黨人就是鑽牛角起的家,萬曆皇上並立三位太子之時,東林黨人連皇帝都敢得罪,磕頭撞腦的阻止萬曆皇帝,他們只堅持正統、其它的什麼也不顧,至於後來他們鬥不過魏忠賢是因為天啟皇帝太相信魏忠賢,幾年間幾乎不上朝,他們無處喊冤所以被打敗。

現在皇帝就坐在尤椅上,雖然年紀不大,但人很勤奮、每日必朝。他們可以在朝堂上辯論、只要他們說的話在理便成了真理、皇上會向著真理這一方的。

周廷儒維護的是正統,為了正統他們可以連老子都不認,只認孔子,因而他們有恃無恐。吳仁杰被駁的無話可說。

王明仁這一方冷了場,東林黨得勝了,崇禎這時心裡很舒服,他扶植起來的新寵終於派上了用場。

這東林黨果然厲害,一出馬就幹倒了王明仁和吳仁杰這兩個刺頭。皇上心中很是得意。

韓忠良一看眼前的形勢不利、兩位盟友都被堵住了嘴,自己嘴笨也別再自己找揍了,他腦子一轉想到解救這種尷尬場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