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啟的煩惱(第1/2頁)

作品:《我本明月仙

努爾哈赤這次的三線進攻,意在託垮大明。

他把皇太極和代善叫到帳中,把他的真實意圖說明、讓兩人各帶一支精兵攻打大明朝、不圖全勝、只要把戰爭的時間拖長即可。最好拖他三五年,讓這頭大象一天比一尺瘦,瘦到一定時侯他自然就倒下了,到時我們再拿著快刀對著倒下去的大象想割那塊肉就割那塊,想怎麼動刀就怎麼動刀。

代善和皇太極會意後把這對明政策定為最高機密,只三人知道,不傳外人。

父子三人合計後三路進軍。還真就應了他們的預料,天啟皇帝果然中計、放棄了撤地計劃、要先御外敵。

努爾哈赤把大軍帶到長城邊上時聽到這個訊息高興的腳趾頭都在笑。他抱著沙麗紅連喝了十多碗馬奶酒,然後雲雨巫山起來,沙麗紅當然更是開心了,她要為弟弟胡兒報仇,要滅了大明朝。

其實努爾哈赤的計劃能成功還得感謝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八王。

八王的本意是讓九王謀反,當九王成功後他再站在平亂的道德高度上把九王拿下;到時天啟皇帝沒了,九王是亂臣賊子、他為大明朝為朱姓王朝清理門戶理所當然。

這樣他在大明朝億萬人心目中就成了英雄,就成為了朱棣以後的又一代明君。到那時江山美名全在他一身,多麼完美的計劃。

他這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計劃最終被九王這頭豬給破壞了。

他支援九王制造挺擊案時,用的是河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手段、可沒想到柳公公壞了他的好事。

當時如果太子一死,證據又指向鄭貴妃,眾大臣一定會和鄭貴妃玩命,自己的父皇看到太子被殺也不會無動於衷,九王做太子便沒戲了。

到時候大臣們會支援立他為太子,萬曆皇帝本就覺的他有帝王像也立他為太子,再熬幾年自己就順理成章成了皇帝。多完美的計劃,這就是八王的權謀。

當時八王一擊不中便蟄伏了起來。

直到太子朱常洛做了皇帝后又把自己給玩死了,大臣們擁立天啟登基。

他知道機會又來了,他暗示八王還有勝算,然後靜觀其變,九王果然中計。暗通鄭貴妃,讓她伺機奪權。

可九王和鄭貴妃智商太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鬥過大臣們,又敗了。這事又擱止了兩年。

這次九王居然明目張膽的行刺,這到對自己是個天大的好事,如果行刺成功、九王必然讓魏忠賢為自己宣旨稱帝。

在皇室和眾臣心中魏忠賢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奸臣,自己到時候振臂一揮,帶著眾臣滅了九王,自己這一世明君便會千秋萬代。

這是個多好的機會,可這九王還是沒有成功,沒刺殺成天啟又落個自殺的下場。

九王完了,自己還得繼續,八王看到九王以敗馬上做了善後處理。他讓何勇舍錢保命,那銀子當然是八王出的、他料到魏忠賢投鼠忌器,一定會放過何勇;然後又讓他的乾女兒雲姬偷了馮老七的供狀逃出了九王府。

九王到死也不知道那漂亮溫柔的雲姫是八王從小養的乾女兒,她到九王身邊就是為了監視他的一切。

他又將雲姬包裝了一下改了個如玉的名字讓何勇獻給了吳三桂。他要掌控吳三桂這支鐵騎,好為將來的奪帝增加籌碼。

何勇不負使命,把這事做的天衣無縫,八王很是滿意;然後又授意沙麗紅出逃。沙麗紅能成功逃到努爾哈赤身邊便是他幫的忙。

八王的確是當世最聰明的人,他能在不動聲色間把天啟依賴的施紀幹掉,從此讓天啟沒了依靠,是很了不起的。

完成這些工作後他讓何勇拿著馮老七的供狀獻給了魏忠賢,讓魏忠賢化解掉撤除潘地的危機。

魏忠賢沒有選擇,幫八王做成了這件事,把郝仁推薦成了平遼大都督,成功轉移了郝仁的目標。

在魏忠賢心中八王只要不造反,還跟著天啟皇帝混,他什麼事都能做。天啟是他的靠山,靠山不能倒,做奴才的要忠於主人,要不一切都是空,遲早自己的完蛋。

他幫八王做成了這件大事,然後燒燬了供狀、躺在太師椅上長長的出了口氣。這所有的一切郝仁不知道,天啟不知道、全天下的人都不知道,只有八王心裡清楚,何勇清楚、自己清楚,自己可以安心了。

八王的奪帝計劃推遲了,他又蟄伏了起來,現在還不能出擊。因為天啟皇帝在處理九王的結果時令各潘王都很滿意,天啟沒有趕盡殺絕,放了九王的家人一馬。這時候八王敢跳出來鬧事,時機未熟,只能是自取共辱。

八王是最聰明的人、是最有權謀的王爺,是可以下盲棋的高手,他能把施紀滅了又不讓天啟查覺可見他的手段之高明,那可是唯一能與他對弈的人。現在他的對手沒有了,他可以為所欲為了,難怪眾大臣和萬曆都說八王銳智。

天啟皇帝很煩惱、他自幼的理想是做個好木匠、他喜歡魯班的故事、魯班創造了鐵鋸、可以鋸開再大的樹木、可以不浪費木料。他還創造了鐵梨和種小麥講地的木樓,這些極大的提高了勞動力。

魯班被稱為一代宗師,是多少人感激祟拜的先祖。天啟想成為魯班、讓後人敬仰、可他沒那麼多的智慧;所以他只是想做個好木匠,每日推刨刨平木板、用剔琢、琢出壎口、再上了皮焦把木檻打入壎口。做成一件傢俱後他精心的刷上油漆,最後看著自己的作品陶醉其中。

這是他的理想,他想做真實的自己。可他生在了朱常洛家、並且是長子,朱常洛沒做幾天皇帝就昇天了、大臣們把他捧上了皇位。這皇帝他不做也不行,為了大明王朝他只能舍小我求大我了。

可做了皇帝煩惱就來了,他還小,駕馭不了這個王朝。因為他善良,不願得罪人,更別說殺人了,可做為帝王得有帝王的手斷、恩威並施也好,雷立風行也罷,他都不會,他只是個想搞創作的好孩子。

這一點他的老師施紀最清楚、但施紀不支援他搞創作,而是想幫他把皇帝做好。於是施紀不斷的引導他,幫助他,想讓他成為明君,他也依賴老師遇到任何難題都會請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