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府歸而漢中安 學院立且創業難(第1/3頁)

作品:《紅樓士

再度想起榮府內的大老爺賈赦,這絕對不會是一個甘心之主,也就意味著,其人參與的可能性很大。

即是如此,賈崢只能祝他好運,敢在這個時間點上,參與一些烏七八糟之事,這是當昌元帝的刀劍不夠鋒利?

宮外於此醞釀著一件大事,但於宮內,昌元帝的長劍,恐怕已經磨得足夠亮了!

就如同給陳御史說的那樣,是夜,賈崢攜黛玉,卻也是出城,而往玄真觀一趟。

賈敬即便生病了,依舊喜歡住在觀裡。

用他話說,這叫清淨。

清靜無為,且是最適合他現在之狀態。

關於賈敬之決定,賈崢自是尊重之。

上次陳道人就說了,賈敬之身子骨,至多還有兩年功夫,也就意味著,接下來並沒有太長時間活頭。

好訊息在於,孫子賈蓉在改了性子之後,已有子嗣誕生,於此意味著,寧國府嫡長房,終於是有了後,寧府也不至於出現絕後之情況。

翌日。

神京城外,這次送別之眾,尤其之多。

不論同窗好友,正巧薛蟠,賈蓉,也都歸京,處於其內。

除此之外,還有林家的一應人。

賈崢同眾人們,一一道明。

特別是同馬車裡的黛玉多說了些,而正當賈崢準備啟程的時候,卻見薛蟠悄悄走過來,低聲道“崢哥兒,我以那武舉前三之名,而今正式被召入到了禁軍之內,若是這禁軍之中,混不下去了,到時候來找崢哥兒你,可別拒絕啊!”

此中之言,且做聽去,並無什麼大的問題,但看到薛蟠這擠眉弄眼的模樣,總有種說不上來的古怪、

賈崢笑道“漢中之地,前番經歷了民亂之後,正是百廢待興之間,若是薛兄來了,我自是親做相迎,而做歡迎,包括諸位也是一樣!”

賈崢說話的時候,也看向了其他人。

薛蟠每次說的悄悄話,就跟拿著擴音器一樣!

其他人聽聞,也紛紛附和起來。

一刻鐘後,當賈崢的馬匹消失在道路盡頭,一應人等才6續回城。

黛玉之策,且是雪雁相隨,而這次賈崢離開,以黛玉之言,晴雯這個大丫鬟,則同行之。

時下,往寧府之間,觀自家太太還處於別離的傷心之中,但雪雁還是忍不住道“太太,您怎麼叫晴姐姐,一道隨著姑爺歸去漢中,應該從林家人中,挑選一人同去。那晴姐姐,可是在府上,將諸事處理的正好!”

耳聽雪雁所言,黛玉面上的憂鬱悉數散去,白了眼道“可是你想跟在老爺身邊,要是這樣,我早就給老爺說了!”

雪雁得聞之,臉上泛紅,想起了這些日子,她為通房丫鬟所作所為,忙道“哪有,雪雁就要跟在姑娘身邊,一直照料好姑娘,才是雪雁當做之事!”

……

待賈崢緩緩離開順天府的轄地,這次同行,且處於馬車裡的晴雯,時下也正同馬車外的賈崢說著話。

但以太太,這次於她離開前,交代的可不少,而晴雯心裡是個藏不住話的人,竟主動說了起來、

黛玉於其中,多數囑託晴雯,當關照好賈崢的衣食住行。

從漢中回來一趟,肉眼可見,賈崢變黑變瘦了不少。

“老爺您可別見怪,太太之所為,也是擔心老爺您在外面照顧不好自己,多有吃虧!”晴雯說話的時候,顯得有些心虛,不住地偷偷看向老爺。

賈崢還在思索漢中傳來的書信事,時聽到晴雯所言,搖了搖頭,感慨道“處於這人世間,能有人關心,能有人記得,那就證明了我們的存在,自是大好事。但更多的時候,都是普通人,百年之後,誰又記得誰的名字?

若不是自入夏天之後,這道路之上,很是炎熱,我早就讓玉兒隨行,於漢中之安寧,倒比神京好些!”

另一個原因在於,岳父林如海過上一月,也將南下,返回家鄉。

黛玉便想著處於神京之內,能多做陪陪。

這句話道完之後,眼見前方之驛舍,而天色不早,賈崢遂讓停下休息,以待明日繼續行進。

若非有晴雯這等女眷同行,實以夜路,並不算什麼。

話說就在賈崢返回漢中的時候,於之離開五日,神京城,蜀王李秀所居的院舍內,迎來了數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