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論農事而言天下 迷霧重重顯蹤影(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微臣於地方之時,多見農人疾苦,外有百姓耕種不易,每歲收成欠佳,捱餓之事,司空見慣,更多百姓之間,都是吃了上頓飯,但沒有下頓飯。

然自太祖皇帝開始,西洋之地,如紅薯,玉米,土豆,早有傳入,太祖是故行做推廣。

至於今日,隨著人口增加,其中糧荒之事,不減少反增!

微臣是故於地方走訪,最終現了其中根本之原因……”

賈崢的這番話,一下子就將昌元帝的心神,給勾了起來。

這些日子,地方之奏報事上,多數都是關於朝廷撥款,以接濟糧食缺少而爆的糧荒之事。

但於天下太平日久之下,人口的增加,乃是必然,而人一多,以往的土地有限,加上產量之低,自會時常爆糧食問題。

大順立國百年之久,總體也安穩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一些矛盾之積累下,正逐漸形成現實,並開始威脅到李家的統治!

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需要解決的糧食問題。

糧食作為百姓生活之基礎所需,內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到了災荒之時,有了糧食就有了一切,甚至地方藉此,鼓動鄉民生事,都不是問題。

同樣地,不能解決好大順天下的萬萬張嘴,朝廷就會出現大的裂痕,若是以地方之動擴大化,那將演變成為全天下的危機。

也正是因此,昌元帝從登基以來,一邊削減勳貴勢力,一邊加強地方控制,並主抓糧食生產諸事。

現在聽到賈崢說到糧產,昌元帝去除其他所思,一下子就聚精會神起來,朗聲問道“關乎其中事,子安有何研究現?”

賈崢道“微臣經過走訪,且是看出,一如漢中之地,糧食產量,連年以來,居低不上,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沒有良好的育種,其二就在於肥料事上!”

種子能決定畝產的上限,但肥料才是作物能夠高產的決定性因素。

而如當下的紅薯,玉米,可沒有後世那麼壯碩,都顯得很小,完全不夠農人食用之。

這其中,肥料在賈崢看去,最為關鍵。

從古至今,關於務農,特別是農人自制造肥料事上,古人本多有總結。

但是,這、此中一切,只是適用於地方鄉紳大戶,尋常百姓,一家兩口人,要供養很多張嘴,又如何去行堆肥諸事。

只有“化肥”這個大殺器出來,才能更好的解決民生問題。

而化肥之生產,同化學的展,息息相關,其中,合成氨技術的成功,才正式開啟了化肥時代。

當然,面對昌元帝,不能講的那麼細緻,關於化學事上,大順天子也不一定會去重視,作為國朝之主,則是最終的結果,能給朝廷帶來什麼樣的利益!

“原來如此!那子安在此種子和肥料事上,莫非有了獨道之現?”

昌元帝坐直了身體,語氣不如方才那樣飄忽嚴肅了,此間之所為,顯然認真感興趣起來。

見昌元帝如此,賈崢緩緩舒了一口氣,回道“聖上明見,當如戶部之屬,也應知道育種之事。於此,微臣一個半月前,於漢中之地,正有擇一些好地良田,而為試驗田,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行做處置記錄,此正是挑選育種之準備。於飽滿之如玉米,小麥,水稻,可透過雜交之法,而行孕育變異之大種……”

賈崢努力將自己所言,說的通俗一些。

其中事情,正如他給昌元帝現在說的一樣,乃是交給曹明中,具體負責。

糧食種子,如何透過雜交之技術,以挑選耐旱,且可高產之物,是一個緩慢的工作,這個工作,若是做成功了,並行推廣,勢必會造福天下!

而關於具體如何行為,以提高成功率,方才之前,需要他所請的農人,自行摸索,可現在不同,有了穿越來的電腦,其中關乎雜交育種,包括一應化肥合成製造之事,都有著詳細的論文,及相應的操作重點。

待回到漢中,培養出第一批擅長此道的匠工,只需要一一印證!

昌元帝當然不會清楚明白,面前的賈崢,在做一件什麼樣的大事。

但觀賈崢關乎農事,關乎地方之治,比杜如安歸京所彙報的更貼合實際,更注重於細節,他心下漸漸有了決定。

於賈崢說完之後,昌元帝道“你能於地方,將民生放在位,關注其中細節,將地方展,融入到官府的具體實際之中。另以前番大理寺少卿之奏報,朕也知道你講田地分於百姓,而充斥戶口等實務作為。像你這般年紀,能於任上如此處事,在朕看去,這天下里,很多年紀比你大,屍餐素位之官員,都不如你!”

說到這裡,昌元帝再起身,從賈崢面前走過,來到這養心殿裡,懸掛的巨大大順地圖前,打量道“地方之官吏,若能盡忠職守,天下又哪裡會有這麼多事情?朕本來打算,是想將你召回京師,於工部處事,但現在看來,你於地方上,確實很有想法,更能處置諸事。既然這樣,朕也就不勉強了,早日歸於漢中,無論種子,還是你方才所說的化肥,早日拿出成功來,朕自當大賞,百姓也會少挨一些餓!”

“微臣遵命!”

離開養心殿,正巧戴權也被昌元帝安排出宮,時見戴權,左右的內侍,知其中有話道言,向遠處走了走,賈崢則是微微拱手道“多謝戴公公,其中恩情之事,在下不多有言,但以來日,戴公公有所需要,只要是能做的,在下必然會多加出力之!”

誰知道戴權靠近了些,笑了笑道“賈狀元面對咱家,實不用如此多禮,其中一應事,都是賈狀元的運氣好,所為得力,同樣也是聖上開明!

但既然賈狀元說起,咱家還真有一件事情,想著勞煩賈狀元一二!”

“公公請講!”

戴權摸著沒有鬍鬚的下巴,道“咱家雖然早入宮廷,淨了身子,但於宮外,咱家還有一個遠方侄子。他前些日子,來神京,且是想著讓咱家給安排一二!說起來,咱家這侄子,也算是能幹之人,也有考過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