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間緣分早有定 子安再會林姑娘(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第165章 世間緣分早有定 子安再會林姑娘

“子安之意……堵不如疏,是覺得朝廷於廣州、寧波之外,再設其他地方,而做管之?

並於海貿政令,細化嚴格,行為規範,引導私人海商,使之受朝廷節制?

進而一步步,縮小走私的規模。

以國稅之利,富於國庫?”

面對林如海瞬息抓住重點,賈崢身體前傾,頷道“正如世叔所言,海貿可謂之巨大燒餅。西洋列國聚焦於海上,其內富國家,我朝則需順應大勢之變,以同西洋競爭中,取得上風,則一些適應我朝展之改變,外有規範所為,勢在必行!”

“子安之言,我明白了!”

林如海手指輕輕敲動著旁邊案几,視線顯得有些幽遠。

於海外貿易上,朝堂內想得自不是那麼簡單,之所以不擴大,除了皇室憂心西洋傳教士藉此機再來添亂,還有倭寇擴大襲擾沿海外,更是因為涉及中央地方很多人。

林如海從賈崢的道言裡,很容易提煉出其中觀念,早有聖上內朝會表態,思慮的卻是可行性!

在老忠王建言下,乾清宮有意重建瓊州水師,這為打擊倭寇將、安穩沿海將提供更多機會,也將有利於確保南洋往廣州、寧波,含雞籠島的商道安全。

可有欽差大臣謝琦在地方遭遇,若於沿海再有開設口岸,並做規整,會迎來多大的反應,一切未知!

賈崢一直觀察著林如海的反應,在他道言後,注意到林如海臉色變化,有擔憂、猶豫……

他再道“晚輩常聞民間有一句話長痛不如短痛。

於晚輩看去,在西洋列國於各地擴大化下,我朝於海上利益若不爭取,於對外貿易諸方面若不改變……

長此下去,洋人會更加張狂,走私會更加嚴重,倭寇同洋人之聯合下,國朝利益受損,亦會加大。”

賈崢也知道政策的改變,不是一人,幾人能有作為。

但昌元帝既然表露了態度,那就有了皇權的支援。

在“開海”“擴艦”當面,如林如海代表的“新黨帝黨”,要將朝堂裡的朋友擴大化,才能壓制地方私慾。

而事設國家,一些預防針是必須提前打上。

“晚輩還聽聞,如英吉利國內,有同大順火機般的蒸汽機之物,用於物件生產。其中諸物,不許以人力,而多賴物力,物件之便宜下,將來於我大順許將產生威脅。

一旦擴大通商口岸,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內中利弊共存。

前期,我大順於傳統貨物可佔優勢,但亦需在新技術上的探索,防範商品傾銷……”

一些經濟貨幣論理,林如海這位戶部尚書,明白一些道理,但對於賈崢提出來的新概念,還是缺少認知,如“技術生產力”、“海關”,“順差”、“逆差”。

放在前時代,不必過分憂慮外邦會沖垮大順經濟體系,畢竟,無論前數朝代,還是大順。

地大物博的華夏,各種科學技術,如紡織之類,一直都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又有朝貢體系主導……但而今的時代變了!

老忠王、林如海屬於觀念還算前的一些人,這些人亦在昌元帝面前,有著巨大影響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無論從個人,還是華夏未來考量,都有必要認識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