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璉二爺喜獲殺威棒 賈子安神機營試銃(下)(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神機營上次有過遇,遂往此處來,賈崢算得上是輕車熟路。

來到營地,在遞上腰牌後,賈崢一人很快被引到了營地內。

一直往內行去,能看到部分手持火銃之兵士,往另一側的山地行去,該是做每日訓練。

上次李聖恩於此帶了一部分火器兵離開後,故從神京各地,又招募了一群火銃手,而填補空缺。

越往裡去,甚至還有幾個火炮被安放在營地中間,火炮形狀,同前世在電視上看得有些類似。

放在四輪車上,以銅所制,帶有瞄準之物,目測重量不過千斤。這等大炮,在大順軍中,算是中型重炮。

馮紫英前次有道言,大順京營軍中,為保衛神京,從太宗皇帝開始,到太上皇一朝,且足足建造有幾十門,重有數千上萬斤的“無敵大炮”,威力極大,但運輸不便,需要以專門的炮車運輸。

當然,火炮在近幾百年的展裡,早就五花八門。除上述兩種,還有輕型神機炮類,以及用作攻城的短管炮。

因型別五花八門,沒有統一固定標準,內中補給,如炮彈製造就顯得有些混亂。

且道此間技術,多傳自前朝。

金國早些年,偷師學藝,火炮技術隱隱趕上了大順。

但大順地大物博,資源優勢,特別是冶煉、礦藏諸類,也非金國所能比較。

正因此,遼東前些年,戰事尚未爆,金國暗做積蓄,如火炮在內,為大順軍官走私資敵的可不少……

賈崢直接被帶到最內的軍舍裡,此地有屋舍連綿,伴隨著斷斷續續的打鐵聲,防備更為嚴密,應該就是神機營內部的火器試用督造之地。

火銃之威力和作用,有目共睹,朝廷自是嚴格把關,不願將一些技術流傳下去。

可實際上,火銃製造之法,百年未有大的改變,即於民間有諸多流傳,此中所為,就顯得有些多餘。

賈崢到達一排瓦房院落處,早有聞訊的神機營軍吏於外等候。

“下官徐仁,見過賈老爺!前有宮中和獻王殿下傳訊,下官等候賈老爺多時了!鳥銃之改造上,若我未曾見過賈老爺圖紙,尚不知能如此為之……”

徐仁留著長鬚,年紀也就三十多一點,右臉上有麻子,給人的第一眼,倒有些忠厚老實的“技術宅”之覺。

身上帶著濃郁的火藥味,更加證明了這位徐仁泡在神機營內,研究火器諸物。

而徐仁親眼見到賈崢,那是自內心喜悅。

前以獻王送來的一份圖紙,外有個中所錄講解,徐仁帶領匠工們,花費數日功夫,終於做出了改良版的鳥銃。

在此之前,軍營中的大部鳥銃,還是魯密銃版。

說到魯密銃,此則是前明萬曆年間,為趙士楨改進的一款魯密國火繩槍。

當年,明萬曆皇帝,下令改進數千只,可謂之貪腐嚴重,只有少數於威力和質量而做增強。

而有賈崢建議下,徐仁使人於槍膛處開有直線槽後,裝彈之摩擦大大減少,穩定性隨之提高……

早從獻王信件裡,徐仁知曉這位年輕的賈府舉人老爺,在火銃等方面涉略,以鳥銃的成功改進,還有宮裡獎賞後,他一直想做面見。但在探得賈崢備考江南覆試罷,未做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