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璉二爺喜獲殺威棒 賈子安神機營試銃(中)(第1/2頁)

作品:《紅樓士

似乎早就料到勳貴子弟們,沒了先祖們的文成武德,負責訓練的武教頭,講解時,早有一群兵士相候著,輔助搭建營舍。

擔心今夜會露宿外面,而拖累進度,連木頭都準備好了。

請示過督軍太監,得其同意後,一處處營舍迅拔地而起。

但見賈璉等人,揉著屁股,或是各自低言開小差時,賈崢看得是津津有味!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

他前世雖略讀過《六韜》等古代兵書,也曾偶然閱讀過關乎古人行軍作戰的論文,然則,都是理論性的東西,包括研究者,至多掘一些遺蹟,也沒有真正看過古人處之。

順軍的實用性辦法,即於眼前,賈崢自是要牢記心間,才能看出缺陷,甚至於戰時而做一些修正。

拿目前的安營紮寨來說,後世這些工作,有更完善的工程兵種負責,並結合運輸等多方面合作優勢,度不是一般的快,更利於兵士休整作戰、後勤保障。

順軍則依前朝制度,此間行為,則為兵士和民夫共同施為,專門軍官行做負責,且觀處置之法,數千年前已有之,倒是同《六韜》所論相差不大。

然在兵事細化訓練教學等方面,隨著火器之重用,未來技術之推廣展,已有些跟不上時代步伐。

換言之,順應展的前提下,大順軍制之變革,勢在必行。

……

隨同觀摩訓練,賈崢並沒有借舉人功名,以備考名義,當日便報備離開營舍,而是在黃昏後,繼續同史皓等人分營舍休整,準備停留一夜。

夜幕下,營地裡散著一股有些濃密的糟糠味道。

實從午間的營地飯食開始,在監軍安排下,賈崢等人的吃食,就換上了有蛀蟲米糠之類的粥食!

眾人能夠看出,這同樣該是宮裡意思!

故使一群紈絝子弟,愈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這是人吃的?

賈崢倒沒有那麼挑剔,無論是中午,還是傍晚,他都是第一個取來碗筷,往伙房盛取之人。

只有經歷過餓肚子的人,才會知道飯食的珍貴。

顯然,包括史皓在內,於他們過去十幾、二十多年裡,還沒有經過這些,遂一時難以接受。

然根據前線傳回的訊息,遼東大順軍隊,處在這飢寒交迫的冬日,日子比他們過得苦多了,還要面對金人的不斷襲擊……可想其中困苦有多少!

待明年真去了戰場,若是分到普通部曲裡,能不能吃到這般稠密的粥食,都不一定!

“賈兄,此物味道如何?”

肚子傳來的飢餓感,讓史皓嚥了咽口水,這位史家嫡系子弟,任他有豪情壯志,然同樣一時半會,還未曾放下心裡包袱。

“算是可口,史兄,還有諸位,難道都不嚐嚐?今日只是聽訓,明日可要實訓,未有飲食,沒有力氣可不行。

何況,比較於河南等地饑荒,我等此間飲食,已算得上‘豐富’……”

賈崢喝了一口粥食,對比午間,糠物少了些,更稠密幾分,還加了一些野菜,顯得能下嚥。

其他一些人,也都看向了打飯而處在篝火處,緩慢吞嚥的賈崢。

包括袁怔、馬烽等,皆越欽佩。

特別是馬烽,即便侯府有些貧苦,但一日三餐還是有的。長這麼大,便是曾聽祖父說過索倫人吃樹根、野物之疾苦,可到底沒有落自己身上。

得聞饑荒事,數人心裡變得有些低沉。